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叠压供水设备的研究与优化

发布时间:2017-06-15 15:12

  本文关键词:叠压供水设备的研究与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叠压供水设备与市政供水管网直接连接,中间不设任何调节构筑物,在充分利用市政余压的基础上对市政来水进行二次加压,并保证水质安全,相较于传统供水模式在建筑节能中具有明显优势。作为建筑给水设计人员应该客观认识到叠压供水设备的优缺点和被夸大的成分。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叠压供水设备(包括选泵,稳流稳压装置和运行调度等)决定着叠压供水设备能够节能。论文根据叠压供水设备的构成,展开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1)国内不同品牌及外资企业的叠压供水设备的特点;(2)稳流装置(防负压装置)的工作原理、抗冲击能力和控制方式;(3)变频泵组合规律和运行工况,叠压供水设备中水泵组合方法;(4)研究气压罐容积的计算方法;(5)优化变频恒压控制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市售叠压供水设备的特点包括,带囊式结构的稳流罐和不带囊式结构的稳流罐,各有利弊,均不能完全解决长时间供水不足的情况下的供水问题;水泵组合从同型号并联运行逐步向大小泵组合并联运行模式发展;市售稳压罐容积大小没有统一标准,各厂商各有不同;带囊式结构的稳流罐的自动控制较不带囊式结构的更为复杂,变频恒压控制模式为“从小到大,依次启动,先启先停”。(2)稳流装置抗市政压力波动时间短,电动排气阀有利于稳流罐内气体迅速排出。(3)利用Excel对水泵组合做图文分析,证明了大小泵组合的优势,提出大小泵选型按额定流量2:1的配置方式,合理估计夜间流量并作为选择小泵型号的依据。(4)提出了气压罐容积的计算方法,在设计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气压罐,而选用小泵作为保压泵。(5)新控制逻辑能够使水泵长时间运行在高效区,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叠压供水 水泵组合 稳流装置 变频调速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1.3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的背景8-10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0-12
  • 1.2.1 研究与应用现状10-11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11-12
  • 1.3 研究内容12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14
  • 2 叠压供水设备的基础理论14-22
  • 2.1 叠压供水设备的水力学理论14-17
  • 2.1.1 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14
  • 2.1.2 离心泵的比例律和相似工况14-15
  • 2.1.3 水泵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15-16
  • 2.1.4 气压罐工作原理16-17
  • 2.2 叠压供水设备的工作原理17-18
  • 2.2.1 叠压供水设备的组成17-18
  • 2.2.2 叠压供水设备的叠压原理18
  • 2.3 叠压供水设备的控制原理18-19
  • 2.3.1 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原理18-19
  • 2.3.2 稳流装置控制原理19
  • 2.4 叠压供水设备的相关规定19-20
  • 2.5 本章小结20-22
  • 3 市售叠压供水设备的特点22-28
  • 3.1 市售叠压供水设备的分类22-23
  • 3.2 稳流部分特点23-24
  • 3.3 水泵机组的特点24-25
  • 3.4 气压罐的特点25
  • 3.5 控制系统特点25-26
  • 3.5.1 稳流控制系统的特点25-26
  • 3.5.2 变频恒压控制的特点26
  • 3.6 本章小结26-28
  • 4 叠压供水设备优化设计28-56
  • 4.1 叠压供水设备形式的选择28
  • 4.2 叠压供水设备的水泵机组28-41
  • 4.2.1 水泵选型的依据28-31
  • 4.2.2 水泵特性曲线的拟合31-32
  • 4.2.3 单台水泵变频恒压运行32-34
  • 4.2.4 同型号水泵组合变频恒压运行34-37
  • 4.2.5 不同型号水泵组合变频恒压运行37-41
  • 4.3 稳流装置的性能研究41-46
  • 4.4 气压罐的优化研究46-50
  • 4.5 叠压供水设备的控制方法50-54
  • 4.5.1 自动控制参数的研究50-51
  • 4.5.2 控制逻辑的优化51-54
  • 4.6 本章小结54-56
  • 5 工程项目设计实例56-66
  • 5.1 项目概况56-57
  • 5.2 优化设计57-64
  • 5.2.1 项目基数参数的计算57-59
  • 5.2.2 项目水泵机组的选型59-60
  • 5.2.3 水泵组合方案比选60-63
  • 5.2.4 稳流罐和稳压罐设计63-64
  • 5.3 控制设计64
  • 5.4 方案经济比较64
  • 5.5 本章小结64-66
  • 6 结论与展望66-68
  • 6.1 结论66-67
  • 6.2 展望67-68
  • 致谢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图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滨;;浅谈供水设备的改造与更新[J];城镇供水;2002年01期

2 姚福来;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现状与发展态势[J];建设科技;2005年22期

3 刘亚涛;;论我国供水行业叠压供水设备[J];河南科技;2008年07期

4 潘淼;俞明军;;浅析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应用[J];浙江建筑;2008年09期

5 范广英;苏娅;;不锈钢供水设备腐蚀原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9期

6 王莉;白刚;;罐式叠压供水设备的类型及工作原理[J];城镇供水;2013年04期

7 尤百琴;;新型供水设备问世[J];技术经济信息;1992年08期

8 张彦和;我国供水设备技术开发获得新突破──供水机器人在宝鸡问世[J];上海消防;1997年06期

9 崔恩恒;;无负压供水设备应用方案的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22期

10 丁立国;;无负压供水设备应用方案的优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晓晴;宋锐;;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在供水设备运行中的应用[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2 刘继成;;浅谈供水设备电机电路安全保护改进措施[A];技师·传承[C];2011年

3 王忠军;;新型的环保节能供水设备在大屯矿区的研发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李强;;二次供水技术的最新突破——介绍管网保护型(GQZ)全封闭直接供水设备[A];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 单大鹏;居民小区供水设备的设计维修和节能改造(上)[N];电子报;2014年

2 张彦和;秦新公司创出一流供水设备[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马育业;慧怡供水设备深受用户好评[N];市场报;2000年

4 山东 单大鹏;居民小区供水设备的设计维修和节能改造(下)[N];电子报;2014年

5 记者 万斌;宜春四海自主研发促创新[N];宜春日报;2010年

6 张彦和;专利技术开发一流供水设备[N];经济消息报;2000年

7 栾辅学;“懒汉自来水”销售红火[N];经理日报;2002年

8 程宏伟 郑章;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组件的应用分析[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青华 慧娟;新型无负压供水设备获得好评[N];中国建材报;2006年

10 驻辽宁记者 乔铮 李聚财 刘思诗;打造诚信品牌 发展循环经济[N];民营经济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李园;叠压供水设备的研究与优化[D];重庆大学;2016年

2 孙玮;叠压供水设备对市政管网供水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叠压供水设备的研究与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52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4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