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结合部演化态势与发展趋向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乡结合部演化态势与发展趋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与乡村交界地带,是一个充满生机、矛盾和困惑的区域。19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结合部进入快速扩张与发展时期,其发展演化历程折射出经济、社会、制度的种种变迁与烙印。长期以来,城乡结合部处于混乱状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备受关注。经济利益驱动下城乡结合部的农副产品供应、生态保障与城市边界增长约束功能逐渐丧失,在被动、盲目的发展状态下日渐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社会空间体系,且结构、效率与各种利益关系趋于恶化。城乡结合部特殊的经济地理区位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及对此区域的低价值判断和机会主义思想等共同作用,使其发展陷入困境。城乡结合部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其高端化发展带来障碍。今后,必须突出城乡结合部自身的功能,统筹规划、适度发展,并创新治理与改造模式。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演化态势 功能定位 影响因素 发展趋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51)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引言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是城市和乡村交界的区域。这个处于城市生态系统与乡村生态系统交融状态下的地区,受城市与乡村两种力量作用,在我国特定的经济社会制度背景下,已演化成一个区别于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空间单元,并且对城市与区域的空间地域结构、城乡一体化,以及城镇化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远宽;;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方式选择[J];城市问题;1992年03期
2 张桂兴;;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划改革[J];城市问题;1993年05期
3 陈怡,潘蜀健;广州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9年05期
4 齐童,白振平 ,郑怀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J];城市问题;2005年02期
5 徐坚;城市边缘区的住环境[J];城市问题;2005年04期
6 方晓;上海城市边缘区的开发管理矛盾——以浦东钦洋镇为例[J];城市问题;1999年01期
7 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03期
8 隆少秋;大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以广州增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9 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年04期
10 顾朝林,熊江波;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J];地理研究;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金华;;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边缘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以康辰别墅区环境设计方案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邢厚道;杨山;;城市边缘区演化及其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 潘涛;罗颖;潘裔莎;王涛;;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4 曾丽群;何杰;单国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以成都市正兴片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5 王莉霞;张杰;;浅析城市边缘区的特征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6 周昭英;蔡永立;郑文发;;城乡交错带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7 谢正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8 李广梅;;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对策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9 王亚华;张小林;袁源;阎红;金晔;朱卫华;;城乡结合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10 赵冠伟;李江涛;林淑玲;;城市边缘区水环境质量演变及其城市化响应——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涛;;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与对策[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2 陈咏梅;连小平;;基于AHP的城市边缘区旅游地评价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范凌云;;苏锡常城市边缘区演化发展中生态问题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凯峰;王琳;;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基于地租理论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畔;张建召;王兴平;;大都市边缘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婕;胡剑双;;大都市边缘地区小城镇空间特征研究——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蔡栋;李满春;陈振杰;魏巍;胡伟;;基于信息熵的城市边缘区的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卢武强;石崧;卫东;;武汉市洪山区土地利用探讨[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9 宫方强;;城乡结合部农地非农流转驱动因素及耕地保护对策[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10 周春梅;;融合与促进,区域城市边缘城镇发展战略规划新思路探索——以衡阳县城至衡阳市融城战略概念规划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6 田永英;功能·尺度·等级;功能·尺度·等级[D];天津大学;2010年
7 黄晓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笪可宁;小城镇核心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王思元;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关涛;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宇琼;北京市郊野公园体系研究及发展策略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晓阳;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交错带空间整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福禄;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集约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胡鸿瑞;应用遥感技术估测合肥市城市森林绿量[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查祥德;甘肃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比较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曹颖;辽宁省辽阳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相关分析及对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吴永鑫;城中村改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胥志彪;昆明城中村更新机制的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海涛;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村落形态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何睿雅;山区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统筹与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1990年02期
2 闵希莹,杨保军;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与城市空间布局[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3 王晓鸣;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与居住质量改善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4 章光日;顾朝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6年05期
5 齐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在开发建设中应重视环境保护工作[J];城市开发;1997年02期
6 曾学龙;孙林;李慧;李美丽;;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及破解对策——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02期
7 隋永华;;和谐拆迁 城中村改造多方共赢[J];城乡建设;2011年03期
8 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03期
9 许学强,胡华颖,叶嘉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J];地理学报;1989年04期
10 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峻;叶玉玲;;沪宁铁路运输通道线路的合理分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3期
2 吕红伟;;航空物流园区规划空间布局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3期
3 龚星星,刘东兴,何继斌;交通预测法在道路功能定位中的应用[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徐永能;李旭宏;朱彦东;;我国大城市快速公交功能定位及其适应性分析——以天津市快速公交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03期
5 陈泽建;;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功能定位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08期
6 李素艳;杨东援;杨扬;刘艺;;城市地下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7 刘朝晖;王鑫;;死刑复核程序之功能及其完善[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丰焰;周伟;李雪;;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在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的定位研究[J];公路;2007年04期
9 管菊香;朱顺应;李安勋;李军;朱丹;傅萃清;肖斌;;长沙—株州—湘潭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6期
10 曹立峰;;西安市三环路快速系统的交通问题研究[J];市政技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怀庭;王军伟;张贵凯;;河谷型城市功能区发展定位研究——以延安市东关延河南岸区域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彭琼;斯克纲;;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功能定位探讨——以绍兴县城独山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春燕;刘宗敏;林正雨;;成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定位研究与探讨[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4 朱君明;陈书达;金晓;楼林;张卫华;冯丽;;术中微电流刺激皮层功能区定位在中央区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A];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士君;冯章献;;中国东北地区四中心城市功能关系优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孙俊青;;应用型大学学报的功能定位分析[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7 徐彦峰;;能源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定位及编制思路[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国弟;;武汉的功能定位与武汉城市群的发展战略[A];2007中国科协年会年会专题论坛报告精选[C];2007年
9 马海慧;;浅谈社会保障机制在高科技产业化中的功能定位[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10 孙俊青;;应用型大学学报的功能定位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国;高校接待服务体系的产业功能定位[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记者 傅晓峰 马国军;小清河及两岸地区将建成 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河新区[N];济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燕;区县各定位全市一盘棋[N];北京日报;2005年
4 胥会云;上海勾画浦南板块“四个中心”拟定时间表[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梅传众 马坤;坚持功能定位 实现新突破[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6 袁江天;信托银行与投资银行:中国信托公司的功能定位[N];金融时报;2006年
7 张鸣岐邋通讯员 王斌 赵旭;河西区建设七大经济功能区[N];天津日报;2007年
8 记者 周奇邋杨汛;奥林匹克中心区将成主题公园[N];北京日报;2008年
9 乡村旅游北京模式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 张慧光 安金明 邹统钎 张晓军 蔡红 赵广朝 王维佳 张伟 刘玲等;区域特色鲜明功能定位清晰[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楼一层;适应社会发展 调整功能定位[N];中国文化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投资银行在中国的功能定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子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功能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学春;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王合军;我国国债功能及其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姚成杰;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并购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袁榴艳;新疆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李冰;京津冀都市圈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9 郎黎琴;BOLD-fMRI在语言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德刚;综合运输网中的通道分析与系统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对未来邮政储蓄银行功能定位的思考[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2 朱志鹏;武汉体育中心发展环境和功能定位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3 苏红;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和实现方式[D];苏州大学;2007年
4 谢玮;娄底市在“3+5”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黄昕;多中心公共治理范式下的行业协会角色与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晋秀;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7 胡顺芳;宁波港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潘慧丽;工商联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胡恩同;政府投资功能定位与范围界定[D];河南大学;2003年
10 姚元;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乡结合部演化态势与发展趋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7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5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