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传统寺观园林声景运用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17 08:50
本文关键词:峨眉山传统寺观园林声景运用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以声塑景已传承千年历史。而声景作为现代风景园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概念提出至今不过六十年,国内对于声景的专项研究并不多。中国传统寺观园林常处碧水青山之地,兼具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优势,匠心独运,因其优美的环境、独特的礼法器乐声使其成为古典园林声景研究的绝佳之地。峨眉山作为佛教圣山,因其清幽俊秀的自然环境及各具特色的梵宇古刹,具备完善的传统寺观园林声景研究条件。故从景观评价角度对峨眉山传统寺观园林声景进行探析研究,总结其营造手法、提出改进建议,丰富声景与古典园林交互研究。以景观评价研究为出发点,对峨眉山四座传统寺观园林声景元素进行测量提取,据此总结出传统寺观园林中典型声景元素,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声景元素量化好感度评价。通过对单一声景元素量化评价及综合情境声景元素量化比较评价,得到声景环境塑造的最佳元素及最佳声级。再通过SPSS对实验结果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声景元素、类型及声级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最后得到峨眉山传统寺观园林声景元素评价结果以及传统寺观园林声景营造手法总结、传统寺观园林声景塑造改进建议和带给现代园林声景塑造的启示。结论如下:(1)传统寺观园林声环境中,单一声音元素及背景音好感度存在转折点。当声级达到为45dB时为好感度转折点,综合情境下好感度转折点为背景音超过60dB。在传统寺观园林声景塑造中应该采取控制声景元素的手段将声级控制在单一声景元素45dB,综合背景音60dB。(2)传统寺观园林声环境中,低声压级佛教标志音好感度最佳。在传统寺观园林声景塑造中,可作为首要添加声景元素或是作为背景音的构成元素,营造佛寺庄严虔诚的声环境感受。(3)传统寺观园林声环境中,低声压级自然声协调性较高,心理感受度好。在整体声景环境塑造中,应该加强此类声景元素的添加,并丰富自然声的类型,营造清净自然,万物有灵的传统寺观园林声景氛围。(4)传统寺观园林声环境中,人为声好感度最差。在传统寺观园林声景环境塑造中应该尽量避免此类声音元素高声级的出现,可通过声元素掩映、环境塑造、标示张贴、区域分划等方式对于此类声元素的规避和控制。(5)在传统寺观园林声环境中,适当营造安静空间可带来较好的心理感受。通过安静空间营造可丰富传统寺观园林声环境空间,增加景观层次感,也能带来不同的佛法感悟。适当的安静空间可以静衬动,更能凸显传统寺观园林声环境清幽静雅的氛围。依据上述结论总结得到传统寺观园林声景塑造方法有:承于自然,卓尔天成;妙造清音,留声入心;寂静留白,佛法空澄。以及对传统寺观园林声景提出改造建议包括:摒杂去繁,悟本归真;以声动情,境界两然;生尤人造,宛白天开;踏古寻音,超然物外。最后得到将传统声景观元素引入现代园林声景塑造中;运用现代手法将古典园林声景创新以及现代宗教园林声景塑造的启示。
【关键词】:声景 传统寺观园林 景观评价 峨眉山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TU1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0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背景11
- 1.1.1 选题缘起11
- 1.1.2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12-15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3.3 技术路线14-15
- 1.4 研究区域概况15-20
- 1.4.1 峨眉山概况15-16
- 1.4.2 研究对象确立16-19
- 1.4.3 研究对象概况19-20
- 1.4.3.1 伏虎寺19
- 1.4.3.2 万年寺19-20
- 1.4.3.3 清音阁20
- 1.4.3.4 洗象池20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0-25
- 2.1 声景研究现状20-23
- 2.2 传统寺观园林研究现状23-25
- 3 峨眉山传统寺观园林声景现状分析25-47
- 3.1 传统寺观园林声景现状25-39
- 3.1.1 伏虎寺25-30
- 3.1.2 清音阁30-34
- 3.1.3 万年寺34-38
- 3.1.4 洗象池38-39
- 3.2 现状分析39-41
- 3.2.1 伏虎寺39-40
- 3.2.2 清音阁40
- 3.2.3 万年寺40-41
- 3.2.4 洗象池41
- 3.3 问卷调查分析41-47
- 3.3.1 问卷调查法42
-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42-47
- 3.3.2.1 伏虎寺42-43
- 3.3.2.2 清音阁43-45
- 3.3.2.3 万年寺45-46
- 3.3.2.4 洗象池46-47
- 4 声景量化主观评价实验47-76
- 4.1 实验方法47-49
- 4.2 实验准备49
- 4.3 实验过程49-51
- 4.4 实验结果分析51-62
- 4.4.1 单一声元素量化评价结果分析51-55
- 4.4.2 综合情境下声元素量化评价结果分析55-62
- 4.4.2.1 伏虎寺55-57
- 4.4.2.2 清音阁57-60
- 4.4.2.3 万年寺60-62
- 4.5 使用SPSS分析结果62-74
- 4.5.1 单一声元素评价62-65
- 4.5.2 伏虎寺综合情境声景元素比较评价65-68
- 4.5.3 清音阁综合情境声景元素比较评价68-71
- 4.5.4 万年寺综合情境声景元素比较评价71-74
- 4.6 实验结果74-76
- 5 结论与启示76-82
- 5.1 结论76-77
- 5.2 启示77-82
- 5.2.1 传统寺观园林声景塑造方法77-78
- 5.2.1.1 承于自然,卓尔天成77
- 5.2.1.2 妙造清音,留声入心77
- 5.2.1.3 寂静留白,佛法空澄77-78
- 5.2.2 传统寺观园林声景塑造改进建议78-80
- 5.2.2.1 摒繁去杂,归真悟本78
- 5.2.2.2 以声动情,境界两然78-79
- 5.2.2.3 声尤人造,宛自天开79-80
- 5.2.2.4 踏古寻音,超然物外80
- 5.2.3 创新与启示80-82
- 5.2.3.1 传统声景元素与手法引入现代景观园林80
- 5.2.3.2 现代声景塑造手法在传统园林中的运用80-81
- 5.2.3.3 现代宗教园林声景营造启示81-82
- 参考文献82-85
- 附录一85-87
- 附录二87-90
- 致谢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滨谊;陈丹;;论声景类型及其规划设计手法[J];风景园林;2009年01期
2 李楠;赵越U,
本文编号:457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5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