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云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

发布时间:2017-06-23 02:09

  本文关键词:基于云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结构损伤识别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发展准确、高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工程实用价值。本文首先综述了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内容,介绍了云模型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与模态应变能相关的损伤识别理论以及与结构动力分析相关的有限元法,借鉴了刘晖等提出的应变能耗散率方法以及郭惠勇等提出的应变能等效指标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的识别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其次,介绍了云模型的基本理论,包括云的数字特征以及云的基本性质。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模糊性与随机性的关联性,为将云模型应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不确定性推理奠定了基础。然后,基于正态云模型和云的含熵期望曲线提出基于云模型的初级应用,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法在结构损伤定量方面的进步性进行了验证,并讨论了其在不同噪声水平和不同损伤程度下的识别效果。最后,为进一步深化云模型在结构损伤识别方面的应用,利用一维前件云发生器和一维后件云发生器的相互连接,构造了一个单条件单规则的发生器,并以此定性规则发生器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不确定性推理。以各单元损伤后模态应变能构造前件云,将单元损伤程度作为后件云,运用熵权法和灰云模型推导出云推理系统的定性规则库,给出了云推理的具体计算步骤。通过二维桁架结构以及三维桁架结构论证了该方法在结构损伤定位以及定量方面的有效性,并探讨了其在不同噪声水平和不同损伤程度下的识别效果。
【关键词】:结构损伤识别 模态应变能 云模型 不确定性推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1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20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
  • 1.2 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综述8-14
  • 1.2.1 结构损伤的识别内容8-9
  • 1.2.2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分类9-14
  • 1.3 云模型的研究现状14-18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18-20
  • 2 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结构损伤识别20-38
  • 2.1 引言20
  • 2.2 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法20-21
  • 2.3 动力学特征方程21-22
  • 2.4 单元模态应变能22-23
  • 2.5 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损伤识别指标23-24
  • 2.6 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损伤识别数值分析24-36
  • 2.6.1 数值算例描述24-25
  • 2.6.2 基于单元模态应变能的损伤识别结果25-36
  • 2.7 本章小结36-38
  • 3 基于云模型的初级应用38-54
  • 3.1 云的基本概念38
  • 3.2 云的性质38
  • 3.3 云的数字特征38-39
  • 3.4 正态云模型39-40
  • 3.5 云含熵期望曲线的概念40
  • 3.6 灰云模型40-41
  • 3.7 数值分析41-52
  • 3.7.1 损伤识别结果及分析41-46
  • 3.7.2 噪声水平对识别结果的影响46-49
  • 3.7.3 损伤程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49-52
  • 3.8 本章小结52-54
  • 4 基于云模型的不确定性推理54-90
  • 4.1 云发生器(CLOUD GENERATOR,,CG)54-56
  • 4.2 定性规则发生器56-58
  • 4.3 云推理58-71
  • 4.4 数值分析71-88
  • 4.4.1 损伤识别结果及分析71-80
  • 4.4.2 噪声水平对识别结果的影响80-84
  • 4.4.3 损伤程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84-88
  • 4.5 本章小结88-90
  • 5 结论与展望90-92
  • 5.1 主要结论90
  • 5.2 展望90-92
  • 致谢92-94
  • 参考文献94-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炳;结构损伤识别指标法及其实现[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王术新;结构损伤识别的现状和发展[J];现代制造工程;2004年03期

3 李大伟,李霆;一种基于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及识别矩阵的建立[J];机电工程技术;2005年07期

4 和飞,叶燎原;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综述[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5 朱子;董聪;;基于最小秩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6 尹涛;余岭;朱宏平;;一种基于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7年06期

7 李清富;张江威;;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08年05期

8 李伟;;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8年23期

9 李蕊;周丽;;基于不完全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何伟;何容;;基于动力学特性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J];铁道建筑;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鹏程;高岳权;;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现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和飞;叶燎原;;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综述[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钟军军;;模型缩聚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娄永利;韩大建;;基于摄动有限元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李烨;王建;李青;钱鹏;薛松涛;唐和生;;基于粒子滤波器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金志;张毅刚;;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晓强;朱宏平;暏东东;张俊兵;;应用动能密度和遗传算法进行梁结构损伤识别[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胡宁;王翔;姚振汉;吴智深;;利用静态响应并结合频率测试数据进行结构损伤识别[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9 袁旭东;高潮;高少霞;;量测模态数量对结构损伤识别影响数值模拟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10 徐建立;杨飞宇;;基于声音信号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华珠;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邹万杰;基于振动测试的杆系钢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谭林;基于动力指纹的结构损伤识别可靠度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焦莉;基于数据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唐小兵;结构损伤识别及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开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袁颖;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茂龙;结构损伤识别与模型更新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9 孙国;基于稀疏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育智;基于神经网络与数据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帝棋;基于稀疏特性恢复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算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李海玲;基于振动测试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3 孙良;基于分形理论和小波分析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郑亮亮;基于云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D];重庆大学;2016年

5 尹涛;基于动力指标下考虑不确定性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何立志;希尔伯特—黄变换及其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7 佟显能;基于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涛;基于振动特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9 霍旭薪;结构损伤识别[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10 孙文秀;结构损伤识别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云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73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