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变化规律
本文关键词:建筑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变化规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实验测得了4种建筑材料样品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平衡含湿量.将4种样品置于环境参数不同的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12h吸湿12h放湿的吸放湿周期试验,测得了样品在各个环境条件下吸(放)湿过程中每小时的吸(放)湿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样品所处环境相对湿度相同时,各实验样品的量纲为一的吸放湿速度是时间的同一幂函数.数值拟合得到了环境相对湿度分别为95%和75%时样品的量纲为一的吸放湿速度的表达式.给出了样品在恒温恒湿环境(风速在2.0m·s-1以下)中材料每小时吸放湿量计算值的相对误差.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关键词】: 调湿材料 含湿量 吸放湿速度 幂函数
【分类号】:TU55;TU111.24
【正文快照】: 对室内相对湿度进行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还有助于防止因墙体结露导致的围护结构的破坏以及霉菌的滋生[1-3].目前,调节室内相对湿度主要依靠空调或其他耗能调湿器,不仅耗能而且不利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因此,依靠调湿材料所具有的吸放湿性能对室内湿度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冉茂宇;日本对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2年11期
2 贾树队,唱斗,王生,刘童童,叶康平,刘立琪,左晨,彭智会;相对湿度对装修后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浓度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1期
3 李继领;于航;孟二林;陈鑫;;被动调湿方式在高湿地区冬季的应用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正武;;调湿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10期
2 王吉会;王志伟;;复合调湿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6期
3 侯国艳;冀志江;王静;王继梅;王晓燕;;调湿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J];材料导报;2008年08期
4 王吉会;李燕;张子洋;;凹凸棒粘土/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调湿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0年02期
5 闫全智;贾春霞;冯寅烁;张宇;肖凯;于小龙;;被动式绿色调湿材料研究进展[J];建筑节能;2010年12期
6 赖聪龙;;室内空气甲醛浓度检测方法比对[J];福建建材;2008年05期
7 龚强;;南靖怀远楼热舒适与节能技术研究概述[J];福建建材;2011年09期
8 杨瑞;邓跃全;解忠雷;许春凤;董发勤;徐光亮;;川西磷石膏保温、调湿功能属性研究[J];非金属矿;2009年03期
9 姜洪义;王一萍;万维新;;沸石、硅藻土孔结构及调湿性能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年06期
10 朱化雨;闫圣娟;陈怀成;赵洪义;;天然沸石在建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吉会;张子洋;王春芳;王志伟;;银氨蒙脱土/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调湿抗菌性能[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冉茂宇;;调湿材料动态调湿性能的评价理论与测量方法[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秀辉;赵立华;孟庆林;;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吸放湿性能实验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方志华;;调湿材料在库房环境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展望[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5 张秀梅;由世俊;陈冠益;;调湿墙体材料的研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文集[C];2004年
6 韩星;陈秋火;;调湿材料研究进展及吸放湿性能对比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连松;调湿 净化 抗菌功能无机涂覆材料与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彩;沸石/聚丙烯酸系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天津大学;2010年
2 孔伟;硅藻土基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楠;功能性复合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高燕;丙烯酰胺基微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李国胜;海泡石矿物材料的显微结构与自调湿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彭昊;建筑围护结构调湿材料理论和实验的基础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张秀梅;调湿墙体材料及其调湿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熊毕华;二氧化钛/蒙脱石复合体系及其抗菌调湿的环境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马斌齐;调湿建筑材料调节室内湿环境的机理和评价指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连;气候变化对污染物浓度和健康影响的关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桂芳,陈烈贤,宋瑞金,韩克勤,史黎薇,井海宁,李霞;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的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年03期
2 马良,邓九兰,张文俊,汪彤,库雪晶;室内氨气污染的净化试验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1年04期
3 黄季宜,金招芬;调湿建材调节室内湿度的可行性分析[J];暖通空调;2002年01期
4 张德新,王福元,程璐萍;武汉市学校教室内甲醛监测与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昊;建筑围护结构调湿材料理论和实验的基础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胡敏;建筑结构湿过程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邓永强;湿热气候建筑外墙热湿耦合迁移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茂宇;袁炯炯;;调湿材料吸放湿性能的测试方法[J];暖通空调;2006年04期
2 冯乃谦,李桂芝,邢锋;调湿材料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1994年06期
3 包剑;郑晓红;代彦军;;硅胶用于调节室内湿度的可行性研究[J];暖通空调;2006年11期
4 冉茂宇;;调湿材料动态调湿性能的评价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冉茂宇;封闭空间调湿材料新的调湿特性指标及其理论基础[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 William Sisson;桂芝藩;;湿蒸汽品质和焓的确定[J];制冷;1988年02期
7 朱明亮;罗青;;调湿材料在地下工程湿度调节中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2005年06期
8 侯国艳;冀志江;王继梅;王晓燕;;调湿材料的研究现状[J];中国建材科技;2008年02期
9 吴宏伟;王厚华;庄燕燕;;调湿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前景[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9年06期
10 尚建丽;黄沛增;闫增峰;马斌齐;;环保型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志华;;调湿材料在库房环境控制中的应用前景展望[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2 李丛来;陈焕新;舒朝晖;鲁红亮;;湿空气参数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冉茂宇;;调湿材料动态调湿性能的评价理论与测量方法[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秀辉;赵立华;孟庆林;;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吸放湿性能实验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袁琪;刘清龙;肖凯;肖德玲;;无水加湿技术在空调产品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锡骞;;游泳馆空调节能设计分析[A];2009年全国节能与绿色建筑空调技术研讨会暨北京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兴国;陈友明;邓永强;;热湿气候地区冬季多层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国忠;支军;;室内游泳池防结露问题控制模式分析[A];二00四年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冯磊;陈超;王陈栋;;SiO_2气凝胶在密闭空间内调湿特性的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10 徐宏庆;;变工况时风机盘管的除湿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玉敏;空调换气功能大揭秘[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冯金秋;外墙外保温发展中相关认识问题的探讨[N];中华建筑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牛润萍;冷凝热再生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熊珍琴;热致浓度差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强天伟;通风空调设备用蒸发冷却节能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4 孔凡红;新建建筑围护结构干燥特性及其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何大四;暖通空调中气象数据相关的几个问题探讨[D];同济大学;2006年
6 聂一新;海上医院污染控制与空气品质对策[D];同济大学;2007年
7 郭兴国;热湿气候地区多层墙体热湿耦合迁移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钟辉智;多孔建筑材料热湿物理性能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丽;湿热地区降雨对墙体传热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跃存;新建建筑围护结构含湿量衰减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黄沛增;被动式绿色调湿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彭昊;建筑围护结构调湿材料理论和实验的基础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王宏斌;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组材调湿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5 吕荣超;海泡石、硅藻土、沸石、作为调湿建筑材料的基础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葛柳平;金属填料热质交换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段旭杰;钢纤维混凝土的高温爆裂行为与渗透性演变特征[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刘仙萍;空调新风用除湿与能量回收复合系统及其节能潜力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9 马斌齐;调湿建筑材料调节室内湿环境的机理和评价指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易晓园;加气混凝土砌块变形特点及配套砂浆基本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建筑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变化规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8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