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L建筑设计中的环境应对策略评析
本文关键词:UAL建筑设计中的环境应对策略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是一份以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工作室(Urban Architectural Lab,以下简称UAL)2006年至2013年内的建筑设计实践为样本,用样本研究的方法,从环境结构的角度,描述、解析UAL在建筑设计中的环境应对策略的研究报告。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缘起与价值、样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综合的研究框架。第一章“环境结构——作为样本研究的切入角度”,以结构为切入点,建立了“环境结构描述-应对”的综合模型。第二章“样本描述”运用该模型对UAL在2006至2013年内的建筑设计实践成果进行统计研究,并以环境信息密度为标准抽取了十个典型案例进行重点描述。第三章“样本解析”针对样本描述的成果,用统计和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对UAL在建筑设计中的环境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在样本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走向开放的环境结构方法。
【关键词】:环境 建筑 UAL 设计 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0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3
- 0.1 研究对象与范围9
- 0.2 研究缘起与价值9-10
- 0.3 研究方法10-13
- 第一章 环境结构——作为样本研究的切入角度13-33
- 1.1 样本研究切入角度的选定过程13-17
- 1.2 以环境结构作为切入角度的含义限定17-18
- 1.3 以环境结构作为切入角度的操作方法18-33
- 1.3.1 结构的基本原理18-20
- 1.3.2 环境结构的描述20-24
- 1.3.2.1 环境结构的多梯级描述20-21
- 1.3.2.2 环境结构的多维度描述21-24
- 1.3.3 环境结构的应对24-31
- 1.3.3.1 环境结构的多梯级应对24-25
- 1.3.3.2 环境结构的多维度应对25-31
- 1.3.4 环境结构的综合方法31-33
- 第二章 样本描述33-83
- 2.1 案例统计34-42
- 2.2 典型案例42-83
- 2.2.1 高环境信息密度中的典型案例43-71
- 2.2.1.1 吉兆营清真寺翻建工程43-47
- 2.2.1.2 教敷巷地块改造47-51
- 2.2.1.3 宣城市第二中学校园扩建工程51-55
- 2.2.1.4 仙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5-59
- 2.2.1.5 江宁谷里周村农村住房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9-63
- 2.2.1.6 太原晋祠博物馆展示中心63-67
- 2.2.1.7 江苏省绿色建筑和生态智慧城区展示中心67-71
- 2.2.2 低环境信息密度中的典型案例71-83
- 2.2.2.1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校园规划、建筑单体及配套项目71-75
- 2.2.2.2 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规划展览馆75-79
- 2.2.2.3 泸州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79-83
- 第三章 样本解析83-109
- 3.1 统计分析83-105
- 3.1.1 对环境结构描述梯级的统计分析83-87
- 3.1.2 对环境结构描述维度的统计分析87-95
- 3.1.3 对环境结构应对梯级的统计分析95-97
- 3.1.4 对环境结构应对维度的统计分析97-105
- 3.2 比较分析105-107
- 3.2.1 UAL在低环境信息密度中的应对策略105-106
- 3.2.2 UAL在高环境信息密度中的应对策略106-107
- 3.3 UAL的环境方法总结107-109
- 结语:走向开放的环境结构方法109-111
- 样本批判109-110
- 走向开放的环境结构方法110-111
- 参考文献111-113
- 致谢113-114
- 作者简介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J];河南交通科技;2000年01期
2 ;美国专家预测──21世纪的建筑设计[J];华中建筑;2000年01期
3 戚星海;建筑设计的防雷意识亟待加强[J];浙江水利科技;2000年06期
4 王蕴洁;对我院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的初步构想[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重组改制 加快发展——吴奕良理事长在建筑设计协会珠海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J];建筑设计管理;2000年06期
6 戴恩欣;房屋商品化大潮中的建筑设计课题[J];南方建筑;2000年02期
7 小雨;1999年度北京优秀建筑设计揭晓[J];岩土工程界;2000年03期
8 崔悦玫,杨双印;冷藏库的建筑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9 ;21世纪建筑设计预测[J];中国房地产;2001年06期
10 罗玲玲,张书鸿;建筑设计的思维本质和解题特点与创造能力开发[J];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晓东;孙世龙;;建立评价体系提高建筑设计质量[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丽群;姜华;;幼儿园建筑设计若干问题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3 杨德山;;谈新世纪建筑设计的革新[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赵静;卿笃超;;某科技综合楼建筑设计浅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5 尼书军;李思源;宋彩霞;;建筑设计之我见[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6 李新霞;;建筑设计之我见[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鹏;;建筑设计之我见[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尹志社;许晓宇;;建筑设计意义及其方法初探[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廉凤梅;季贵斌;侯永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张伟;;医疗建筑设计与应急管理[A];2010’全国医院建设大会——贵州省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坚;法国审批建筑设计的程序和法规[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2 记者 尚丹宁;重庆城镇建筑设计高端论坛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卢泳志;养老地产迎来建筑设计新国标[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4 孙亚宁;管窥美国建筑设计教育[N];建筑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张e,
本文编号:488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8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