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新风机组的PM2.5过滤性能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21:04

  本文关键词:新风机组的PM2.5过滤性能综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不仅影响空气的能见度,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2011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细颗粒物(PM2.5)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虽然PM2.5只是室外大气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其粒径较小,往往携带大量有毒害物质,能够长时间停留在大气中,持续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对于设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建筑来说,室外空气一般都需要经过空调系统处理后送入室内。为了从源头上控制PM2.5,有效降低室内PM2.5浓度,本研究对不同等级过滤器的PM2.5过滤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的PM2.5污染现状,提出适用的过滤器组合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为新风机组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对过滤器的机理和特性进行阐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按照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要求,设计并搭建了新风机组过滤性能实验台。利用该实验台,测试了不同等级过滤器对PM2.5的过滤效率及阻力值,并绘制了风量阻力曲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等级过滤器对PM2.5的计数效率均略大于计重效率。在对过滤器进行选型计算时,建议采用计重效率,使其与PM2.5控制的相关标准保持一致。其次,根据单个过滤器的过滤性能,设计了过滤器组合方案,研究了两级、三级组合方案对PM2.5的计重效率。当两级组合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对新风进行三级过滤,使其综合效率进一步升高。在此基础上,对过滤器的寿命进行了理论计算,给出了不同组合条件下,末级过滤器寿命的相对变化。最后,结合室外PM2.5污染情况,给出了具体算例,综合考虑不同方案的效率、阻力、寿命和成本等因素,对适用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最佳方案。本文通过对过滤机理的理论研究,阐述了过滤器的特性指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新风机组过滤性能实验台对过滤器的PM2.5过滤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给出了不同等级过滤器对PM2.5的计数和计重效率,为进一步分析计数效率和计重效率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过滤器组合方案的各评价指标,为新风机组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风机组 PM2.5 过滤效率 综合评价 设计选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3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22
  • 1.1 研究背景8-11
  • 1.1.1 PM2.5 污染现状8-10
  • 1.1.2 对人体的危害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 1.2.1 国内外相关标准介绍11-15
  • 1.2.2 相关研究现状15-18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18-22
  • 1.3.1 研究内容18-19
  • 1.3.2 研究意义19-22
  • 2 过滤机理及影响因素22-38
  • 2.1 常用的过滤器分类及检测方法22-29
  • 2.1.1 过滤器的分类22-25
  • 2.1.2 检测方法25-29
  • 2.2 过滤器的过滤机理29-34
  • 2.2.1 拦截效应30-31
  • 2.2.2 惯性效应31
  • 2.2.3 扩散效应31-32
  • 2.2.4 重力效应32-33
  • 2.2.5 静电效应33
  • 2.2.6 过滤机理的合并33-34
  • 2.3 过滤器特性指标及影响因素34-37
  • 2.3.1 特性指标34-36
  • 2.3.2 影响因素36-37
  • 2.4 小结37-38
  • 3 新风机组过滤性能实验台38-52
  • 3.1 功能概况38
  • 3.2 实验台构成38-44
  • 3.2.1 风道系统40-41
  • 3.2.2 过滤器框架41-43
  • 3.2.3 尘源系统43
  • 3.2.4 浓度和压差测量系统43-44
  • 3.3 实验仪器44-46
  • 3.3.1 浓度测量设备44-45
  • 3.3.2 多功能测量仪45-46
  • 3.4 实验方案设计46-49
  • 3.4.1 尘源的选取46-47
  • 3.4.2 待测过滤器47-49
  • 3.4.3 实验工况49
  • 3.5 实验步骤49-51
  • 3.6 小结51-52
  • 4 PM2.5 过滤性能实验结果分析52-64
  • 4.1 效率测试结果分析52-58
  • 4.2 阻力测试结果分析58-61
  • 4.3 寿命的相对变化61-63
  • 4.4 小结63-64
  • 5 过滤器选型及综合评价64-72
  • 5.1 选型方法64-66
  • 5.1.1 室外设计浓度64-65
  • 5.1.2 室内设计浓度65-66
  • 5.2 过滤器设计选型66-69
  • 5.3 过滤器组合方案综合评价69-71
  • 5.3.1 评价指标对比69-70
  • 5.3.2 计算示例与综合评价70-71
  • 5.4 小结71-72
  • 6 结论与展望72-74
  • 6.1 结论72-73
  • 6.2 展望73-74
  • 致谢74-76
  • 参考文献76-82
  • 附录82-83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82-83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山;;新风机组的运行管理[J];施工技术;2007年S1期

2 郁文红,杨昭;新风机组的运行故障与管理[J];暖通空调;2004年08期

3 郭海丰,姜丽华,王思平,于英波;新风机组防冻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4 张少亮;高旭东;雷勇;王丽;;新风机组运行管理与故障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5 王连文;李云鹏;;新风机组的运行故障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3期

6 蔡宏亮;谢雪松;;新风机组的运行故障与管理[J];民营科技;2009年10期

7 宣剑飞;黄虎;张忠斌;陈薇;陈泽民;张万新;;变频全新风机组制冷变工况实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0年06期

8 杨卫枫;;制度保障新风机组的经济安全运行[J];科技资讯;2011年08期

9 董淳;;医院新风机组防冻浅析及经验总结[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年05期

10 郭海丰,王思平,杜艳新,王举坤,李殊凡,石功涛;寒冷地区集中空调系统新风机组防冻措施[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燕林;;燃气新风机组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2 王方琳;;新风机组送风状态变化及其影响的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3 康艳兵;张寅平;江亿;;相变贮能新风机组可行性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C];1998年

4 李永安;尹纲领;李轶;;新风机组热工性能逐时动态分析[A];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俊杰;王志强;;洁净厂房新风机组的空气预热处理[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6 李凯;孙颖;;关于双速新风机组与局部控制结合新风系统的探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7 陈尹;;手术室净化设计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8 朱青青;沈晋明;;既有医院无菌科室节能改造[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欣;郑晓晨;;DDC新风机组控制系统设计探讨[A];浙江制冷(2013年第01期总第102期)[C];2013年

10 潘军;何佩峰;;浅谈甲级写字楼的变频多联机暖通设计[A];2013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杭州市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瑞民;我国制冷空调第二批主导产品亮相[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2 大唐电信;大唐电信机房/基站节能整体解决方案获认可[N];通信产业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磊;转轮热交换器应用于全新风处理机组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涛;双冷源新风机组性能特性研究及仿真[D];东南大学;2015年

3 王晓飞;新风机组的PM2.5过滤性能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凌春雷;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尧德华;蒸发冷却空调新风机组的开发及实验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6 明祥宇;能量回收型全新风机组实验与仿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磊;R32与R410A在全新风机组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段凯;吊顶冷盘管与热泵式溶液除湿型新风机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新风机组的PM2.5过滤性能综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03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a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