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为了满足底部大空间上部小开间的功能要求,通常都采用转换结构体系来实现这种建筑功能。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底部大空间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日益新颖,形式日益复杂,规模日益庞大,对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带转换层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系既能满足建筑平面、空间造型以及跨度的要求,又能满足经济技术指标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本文通过对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来进行分析,研究其抗震性能,优化结构设计,为提高转换层的安全可靠性,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转换结构的发展概况,常用的转换结构体系等。然后对某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与研究,并分析研究了转换层层高及其上一层层高对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本文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结合工程实例,课题从如下方面进行了分析:(1)利用SATWE程序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整体分析,并结合现行规范对结构的周期比、位移比、受剪承载力之比、剪重比、等各项参数指标进行了验证。(2)在多遇地震的作用下,对该结构采用SATWE程序进行弹性时程分析。(3)在罕遇地震的作用下,对该结构利用EPDA-PUSH程序进行弹塑性的静力时程分析。(4)调整转换层本层的层高以及与其相邻上一层的层高,通过数据分析,探索层高的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5)总结计算与分析结论,为此类工程设计分析提供一些参考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高位转换梁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震性能 计算分析 有限元分析 转换层层高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73.12;TU973.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7
- 1.1 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8-10
- 1.2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10-13
- 1.3 转换层的分类及主要结构形式13-14
- 1.4 国内外对带转换层结构的研究现状14-15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的工作15-16
- 1.6 本论文所用到的规范16-17
- 2 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及抗震设计要求17-23
- 2.1 梁式转换层的工作原理17-19
- 2.2 带高位转换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19-21
- 2.3 带高位转换梁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求21-23
- 3 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与研究23-51
- 3.1 工程概况23-29
- 3.2 软件及楼层的质量、质心坐标29-30
- 3.3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震动周期及振型的计算与分析30-31
- 3.4 位移比、层间位移角的计算与分析31-35
- 3.5 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的计算与分析35-36
- 3.6 层刚度比的计算与分析36-37
- 3.7 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的计算与分析37
- 3.8 转换梁的有限元分析37-45
- 3.9 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45-50
- 3.10 本章小结50-51
- 4 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与研究51-63
- 4.1 结构的弹塑性静力分析51
- 4.2 工程实例的的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51-62
- 4.3 本章小结62-63
- 5 转换层层高及转换层上一层层高对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63-82
- 5.1 结构周期的计算与分析研究63-66
- 5.2 结构位移的计算与分析研究66-72
- 5.3 等效侧向刚度比的计算与分析研究72
- 5.4 刚度比的计算与分析研究72-74
- 5.5 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的计算与分析研究74-79
- 5.6 结构整体抗倾覆的计算与分析研究79-80
- 5.7 结构整体稳定的计算与分析研究80-81
- 5.8 本章小结81-82
- 结论与展望82-83
- 1 本文结论82
- 2 展望82-83
- 致谢83-84
- 参考文献84-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竹屋抗震性能令人吃惊[J];世界竹藤通讯;2004年04期
2 海涛;;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思考[J];建筑;2006年19期
3 李晓明;杨伟;谢光辉;;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4 ;住房抗震性能成为百姓购房关注点[J];西部资源;2008年03期
5 张蕾;程卫红;张志军;;民用住宅的抗震性能探究[J];今日科苑;2010年12期
6 沈林;沈小璞;张伟林;刘运林;;城市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调查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地震科普家族新成员——建筑物抗震性能演示模型[J];城市与减灾;2011年01期
8 崔奇;;影响住宅抗震性能的因素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03期
9 林奕禧;邝春光;;珠海市中小学校舍抗震性能诊治有关问题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年Z3期
10 谢辛辛;;浅谈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现代竹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吴建有;曹万林;魏文湘;郝春森;曲英华;;L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3 谢强;薛松涛;陈昒;姚谦峰;王清敏;;高层轻板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赵均;朱丹;陈向东;;结构参数沿高度方向突变对抗震性能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李斌;陈颖;;闽东地区联建房抗震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国庆;王曙光;刘伟庆;杜东升;;常州凯悦中心12#楼抗震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7 王玉岚;蒋沧如;;底部框剪砖房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曹炳政;罗奇峰;;浅谈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9 董军;吉小萍;;两类新型隅撑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梁钰;孙伟;;施工质量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丁娟 蔡浩林;力助城建抗震性能普查[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陈熹熹邋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冼云儿 谢宏栋;穗番禺区普查建设工程抗震性能[N];广东建设报;2009年
4 记者 庞磊成;我市将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潮州日报;2009年
5 王玉;输入门牌便知房子抗震性能[N];广东科技报;2013年
6 记者 谢峰 通讯员 裴蕾;高楼绑“韧带”提抗震性能[N];首都建设报;2013年
7 ;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可小视[N];湖北日报;2000年
8 王庆;市政设施抗震性能须加强[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李根梅;要让群众住上抗震性能好的新房[N];固原日报;2008年
10 郭文渊;全面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湄洲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东序;CFRP加固局部薄弱柱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满荣;单跨三层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曾武华;基于概率的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设计理论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夏樟华;钢筋混凝土箱型墩抗震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5 陈俊;预制混凝土底层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16年
6 杜文学;外型钢砼框架—内置型钢框架钢筋砼核心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7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飞;混凝土箱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锋;土坯房屋基本力学和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参数敏感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范值慎;高地震烈度区超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的抗震性能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3 范秀英;无伸缩缝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廖术龙;配竹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钰;人工模拟酸雨环境下腐蚀RC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杨勇;多层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及破坏评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子胜;冻融环境下RC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姣姣;宁夏生态移民住宅抗震性能及能源自维持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白军刚;带梁式与斜柱式转换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比[D];长安大学;2015年
10 霍啸苏;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Pushover分析与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带高位转换梁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0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