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7-07-04 17:12

  本文关键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城市 信息技术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城市管理


【摘要】: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界定了“数字城市”的含义,提出了数字城市架构的参考模型,分析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方面对数字城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剖析了制约我国数字城市发展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城市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应用、数据标准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因素,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数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与管理职能、依靠市场运作、依靠试点城市全面推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
【关键词】数字城市 信息技术 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 城市管理
【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2BA107B01)
【分类号】:F299.2
【正文快照】: 城市是地球上最复杂的人文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要素高度密集的地理综合体。我国现有城市662个,小城镇2万多个,城镇总人数超过4.8亿。目前,全国工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70%、税收的80%、科研成果的90%都来自城市,城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宏霞,王树德;数字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及区域经济发展[J];海岸工程;2002年02期

2 陈国龙;城市数字化及其实现策略探讨[J];南方经济;2002年04期

3 侯宏亮,张yN;对我国城市数字化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艳,徐成芳,李磊鑫;新型工业化的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黄伟建;史元元;黄亮;;中小城市数字化建设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年35期

3 尤瑞玲;廖华军;吴进;;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城市中的应用[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侯宏亮,张yN;对我国城市数字化的思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勇;李望;田红;徐庚;武京军;薛立明;;实施城市数字化工程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对策研究[A];2007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管学理;数字高速公路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2 徐青;城市管理数字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国龙;城市数字化及其实现策略探讨[J];南方经济;2002年04期

2 张家庆;新一代GIS的走向[J];遥感信息;1998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保兴;;数字城市发展:挑战与对策——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建设科技;2010年23期

2 林炳荣;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和应用前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05期

3 姜爱林;数字城市理论体系初探[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彭笑一;;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阶段与趋势[J];数码世界;2008年02期

5 武汉市委研究室课题组;;关于构建武汉“数字城市”的思路与对策[J];学习与实践;2001年05期

6 ;姚兵在第三届数字城市大会上致辞:构建数字城市 促进和谐发展[J];建设科技;2007年19期

7 李德仁;;数字城市及其典型应用[J];中国信息界;2009年12期

8 葛岩;现代城市的数字信息化发展[J];山东经济;2004年03期

9 彭笑一;;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阶段与趋势[J];信息化建设;2008年03期

10 ;赖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数字城市[J];中国建设信息;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有观;吴洪涛;;数字城市与应急体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宁;葛君伟;邓宁波;;移动GIS技术[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彭学君;李彭城;王永军;;数字城市与数字城市系统架构研究[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赵长胜;金继读;;数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5 周立;;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分类标准与质量体系研究[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6 李新苗;;城市应急通信与无线数字城市融合SCDMA谋求商机[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高文君;;关于天津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立法的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袁晓梅;;数字城市声像一体化仿真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应东;崔铁军;许志海;;数字城市服务平台中的动态数据服务[A];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交流会专辑[C];2003年

10 张瑞芝;;BIM技术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研究[A];BIM与工程建设信息化——第三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纯;数字城市:技术让管理更科学更高效[N];科技日报;2010年

2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省测绘局局长 高献计;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发展水平[N];河北日报;2011年

3 记者 周信炎;数字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班结业[N];中国测绘报;2011年

4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王丹;共享——数字城市的灵魂[N];计算机世界;2008年

5 沐雨;数字城市[N];中国测绘报;2003年

6 ;今年我国将开建60到80个数字城市[N];人民邮电;2009年

7 吴晶晶;今年我国将建设60到80个数字城市[N];中国建设报;2009年

8 记者 杨石明 通讯员 张鹏;我市成为全国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市[N];益阳日报;2009年

9 记者 荣锋 实习生 白宁;太原成为首家“全国数字城市示范市”[N];发展导报;2009年

10 解晓冬 张蕾;第四届数字城市大会将在京举行[N];中国建设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刘浩;数字城市三维景观再现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康志忠;数字城市中街道景观主体三维可视化的快速实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于冬;面向数字城市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任明;分布式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江绵康;“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骏;“数字城市”中的空间本体数据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孙长虹;现代城市管理人本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乐;城市导引职能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寇晓东;基于WSR方法论的城市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伟;基于OpenGIS的数字城市公众服务平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杜海明;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项琳;数字城市建立技术研究及数字校园实现[D];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

4 李大江;邛崃市城市化与数字城市发展的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周杨;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6 刘萱;网络传播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各因子相关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袁何俊;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格化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闫博;“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闫博;“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基础平台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曹传芬;虚拟城市三维建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18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18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