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5 05:07

  本文关键词:基于结构面网络模拟的节理岩质边坡可靠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节理岩质边坡 结构面网络模拟 强度折减法 可靠性分析 失效概率


【摘要】:在节理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中,往往很少考虑结构面的随机分布特征。结构面网络模拟能较好地模拟结构面的随机分布,因此,本文将结构面网络模拟应用于节理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中。首先,运用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建立岩质边坡的结构面网络模型。然后,将模拟的结果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相结合求取边坡的安全系数。最后,对边坡进行一定次数的结构面网络模拟并得到对应的安全系数,进而进行节理岩质边坡的可靠性分析。工程实例结果表明:(1)节理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坡面附近结构面的数量及切割组合关系影响,结构面的数量越多,连通情况越好,则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越小;(2)该边坡的平均稳定性安全系数为3.06,失效概率为5%,表明该边坡有较高的可靠性,这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本文的分析方法主要考虑了结构面的随机分布特征,能为节理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单位】: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学院;
【关键词】节理岩质边坡 结构面网络模拟 强度折减法 可靠性分析 失效概率
【分类号】:TU457
【正文快照】: 0引言岩体是由结构面网络及其围限的岩石块体(结构体)构成的。对于节理发育的岩质边坡,除了边坡岩体的岩石类型外,岩体结构面的类型以及岩体的结构特征也是影响岩体力学作用及力学性质的关键性因素[1]。因此,对节理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岩体中结构面的正确处理是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崇;唐春安;邢军;唐烈先;;节理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RFPA模拟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郭映忠;;节理边坡的稳定性评价[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3 李新坡;何思明;;节理岩质边坡破坏过程的PFC2D数值模拟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S1期

4 郑颖人,赵尚毅,邓卫东;岩质边坡破坏机制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12期

5 周家文;徐卫亚;石崇;;基于3DEC的节理岩体边坡地震影响下的楔体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6 王书法,李树忱,李术才,朱维申;节理岩质边坡变形的DDA模拟[J];岩土力学;2002年03期

7 吴顺川;金爱兵;高永涛;;基于遍布节理模型的边坡稳定性强度折减法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4期

8 蒋青青;胡毅夫;赖伟明;;层状岩质边坡遍布节理模型的三维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03期

9 林杭;曹平;李江腾;江学良;何忠明;;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的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10期

10 贺续文;刘忠;廖彪;王翠翠;;基于离散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鑫;邱延峻;凌建明;;强度折减法软件在评价边坡稳定性上之比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2 刘永茜;杨军;余德运;;爆破冲击边坡稳定性非连续变形分析模拟研究[J];兵工学报;2010年S1期

3 杜子建;高永涛;朱俊;崔波;;基于REV的岩质边坡力学参数模拟试验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王国欣,王旭东,肖树芳;广义RQD在岩体各向异性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李攀峰;杨建宏;聂德新;;岩体体积节理数的修正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2期

6 李卫庆;;有限元法在边坡稳定及加固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蒋鑫;邱延峻;凌建明;;半填半挖式路基静动力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唐晓松;郑颖人;唐芬;叶海林;;抗滑桩的渗透性对其治理效果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连崇;唐春安;邢军;唐烈先;;节理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RFPA模拟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李垠;苏凯;李杰;;Mohr-Coulomb等面积圆屈服准则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茜;杨军;余德运;;爆破冲击边坡稳定性DDA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景锋;冷先伦;朱泽奇;;层状岩坡变形破坏及治理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朱少荣;刘佑荣;周丽珍;;印山越国王陵墓室岩体结构特征分析[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锦飞;王宏新;李进敏;杨鹏飞;;亚碧罗水电站坝址区中、缓倾角结构面连通率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唐烈先;唐春安;李连崇;邢军;梁正召;;节理岩质边坡破坏过程的数值试验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唐烈先;唐春安;李连崇;邢军;梁正召;;节理岩质边坡破坏过程的数值试验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辉;钱海涛;;节理化岩体结构面分布密度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向东;张淑坤;杨奎清;;基于ADINA的边坡开挖变形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徐文杰;王玉杰;陈祖煜;胡瑞林;;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刘明维;黄世武;尹健;;膨胀土斜坡地基路堤失稳破坏有限元极限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安;滇中红层路堑边坡与路堤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莉丽;裂隙岩体渗透典型单元体存在性[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朱超;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与工程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周斌;湘西红砂岩顺层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0年

5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许湘华;浅变质岩变形特征与边坡支护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光进;超高台阶排土场散体介质力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徐奴文;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龙武;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破坏特征及勘察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忠建;半胶结低强度围岩浅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及水害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利;规则锯齿状结构面受力变形过程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吴智慧;岩质高边坡开挖防护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汪磊;基于能量原理的岩石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4 邓钟敏;云南省大理梨花溪住宅小区ZK86号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贵娜;复杂岩体三维岩石块体系统构建方法及程序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U,

本文编号:520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20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