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与模糊数学的重力式挡土墙震害评估
本文关键词:基于灰色关联与模糊数学的重力式挡土墙震害评估
【摘要】:龙门山地区强震荷载导致大量已建边坡支挡结构严重受损,如何对震区受损挡土墙进行震害评估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本文首先通过对研究区挡土墙的震害分析,总结出其主要破坏模式包括滑移破坏、沉降破坏、倾覆破坏、墙身破坏以及越顶破坏5类。然后根据全面性、重要性以及科学性原则对影响震害评价的因子进行定性分析和分类,并结合挡墙的破坏模式,综合分析得到挡土墙安全评估的敏感性因子和一般因子。将震害范围60%作为挡墙评价的敏感性因子,而一般因子分为两级共10个指标,包括:滑移距离,沉降深度,倾斜角度,裂缝数量,裂缝长度比,开裂深度比,开裂宽度,错动距离,垮塌范围,覆盖范围。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与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挡土墙震害评估体系,从而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防,为灾后恢复重建服务。
【作者单位】: 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重力式挡土墙 震害评估 灰色关联 模糊数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10219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12B03)资助
【分类号】:TU476.4
【正文快照】: 0引言龙门山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是我国众多强烈地震带的典型代表,也是山地灾害多发区。“5·12”地震发生后,强震荷载导致大量已建边坡支挡结构严重受损,其安全性和耐久性大幅度降低。调查显示,极重灾区共有348处挡土墙遭受不同程度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随旺;唐永建;胡德贵;汪军;陶双江;;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干线公路典型震害特征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强;李金贝;张鸿儒;;公路路基震害特征及震后工作状态的安全评估[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2 李金贝;张鸿儒;李志强;;高烈度地震区公路填方路基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1期
3 李志强;李金贝;孔亚平;;基于地震响应分析的公路挡土结构物抗震动力可靠性[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2期
4 王宇;陈廷方;;震区公路崩塌危险度评价模型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陈远川;陈洪凯;;山区沿河公路地质风险分类[J];公路;2012年10期
6 翟永勇;;人工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田慧;张海;周晓洁;王雪洁;;山岭隧道地震响应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2013年05期
8 吉随旺;;桥梁基础地质条件对桥梁震害的影响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S1期
9 马德胜;刘江涛;;浅谈山区路基地震灾害与抗震措施[J];山西建筑;2010年35期
10 徐旭东;;公路桥梁设计与抗震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超;强震作用下圆形隧道响应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建;地震作用下路基工程破坏机理及抗震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孙有为;地下硐室围岩松动圈的地震反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4 李悦;强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金贝;公路填方路基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曹小平;强震作用下山岭隧道洞口段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文畅平;多级支挡结构与边坡系统地震动力特性及抗震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陈远川;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9 段建;边坡框架锚杆锚固系统力学行为及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兴;斜交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邵润萌;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工程损伤及岩土失效扩展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恺;成兰线跨断层隧道的错动破坏机理研究及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高文立;高烈度地震区特长隧道浅埋段地震动力响应及减免震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钟正;铁路路堤震陷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罗宏川;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路堑边坡重力式挡墙破坏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魏丹;既有铁路路基支挡震后评估及修复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胡碧英;汶川地震灾区边坡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德功;高烈度地震区高陡边坡支挡结构[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魏道攀;考虑土—路面—结构相互作用的城市高架桥地震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一凡;;四川汶川8.0级地震损失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5期
2 何宏林;孙昭民;王世元;王纪强;董绍鹏;;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J];地震地质;2008年02期
3 王志涛;田杰;苏经宇;马东辉;郭小东;王威;;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浅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6期
4 杨洪伟;;浅谈桥梁抗震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7年30期
5 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6 周德培;钟卫;杨涛;;基于坡体结构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7 谢和平;邓建辉;台佳佳;何昌荣;魏进兵;陈继平;李小余;;汶川大地震灾害与灾区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8 李晓;李守定;陈剑;廖秋林;;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9 杨志法;赵汝斌;王靖;张路青;袁广祥;高千;;安县西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力学问题思考[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10 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松;重力式挡土墙在南台岩边坡治理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03期
2 许燕禄;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与计算[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年10期
3 甘宜山;加筋土技术在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的应用[J];基建优化;2003年02期
4 黄太华,袁健;关于重力式挡土墙截面尺寸确定方法的探讨[J];岩土工程技术;2004年05期
5 章宝华,鄢玉英,李华军;重力式挡土墙失效模式与可靠度界限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李清华,马普杰,季安,秦冰;圆弧形重力式挡土墙部分荷载的整体计算[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年03期
7 张雪峰,赖庆球,樊富民;江门市某住宅小区重力式挡土墙的治理[J];岩土工程界;2005年06期
8 杨洪涛;浅析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理论及方法[J];山西建筑;2005年16期
9 蔡阳,罗书学,刘昌清;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J];四川建筑;2005年04期
10 刘海松,倪万魁;一种超高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及其工程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俊奇;;重力式挡土墙的可靠度优化设计[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2 徐建新;刘英利;刘颜江;;重力式挡土墙在高边坡治理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3 吴从师;徐泽沛;陈昕;;爆破地震作用下重力式挡土墙的稳定分析[A];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朱彦鹏;杨校辉;马孝瑞;朱桥川;;柔性加固失稳重力式挡土墙的动静力稳定性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5 郑e,
本文编号:523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2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