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损失与岩土体蠕变耦合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5:16

  本文关键词: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损失与岩土体蠕变耦合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锚固力损失 蠕变 耦合效应 计算模型


【摘要】:因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损失而导致锚固失效的工程事故屡屡发生,锚索锚固力损失与岩土体蠕变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效应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在岩土体常用流变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应变相等的耦合效应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效应模型,确立二者之间的计算关系式,为预应力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安全运行管理以及锚固力损失的控制与补偿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山东华联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锚固力损失 蠕变 耦合效应 计算模型
【分类号】:TU476
【正文快照】: 1引言研究[15-18]。虽然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已成为边坡加固工由上可以看出,国内外诸多学者对预应力锚程的关键技术[1-3],但是,因锚索锚固力损失而索锚固力损失进行一定的研究,但对锚索锚固力导致锚固失效的高陡边坡失稳事故屡见不鲜[4-变化与岩土体蠕变耦合效应研究的较少,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思明;王全才;;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李端友,汤平,李亦明;三峡永久船闸一期工程岩锚预应力监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1期

3 丁多文,,白世伟,罗国煜;预应力锚索加固岩体的应力损失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995年01期

4 陆锡铭,朱晗迓;破碎岩质边坡中群锚效应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5 陈成文;喻成亮;王永兴;;超长预应力束有效预应力测试与研究[J];公路;2013年01期

6 李双一,王艳琴,张一玉;浅谈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的应力损失分析及控制[J];辽宁交通科技;2005年09期

7 马长乐;吴拥政;何杰;;预应力损失对高预应力全锚索支护技术的影响[J];煤矿开采;2012年02期

8 王清标;;孔道成孔工艺对锚固力损失的分析与控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9 高大水,曾勇;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锚索预应力状态监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5期

10 陈安敏,顾金才,沈俊,明治清;软岩加固中锚索张拉吨位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华;郭志昆;;岩土工程反分析的初步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李月;刘立;李玉梅;张中兴;梁伟;;地基层状岩石纵波波速与密度相关性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张晓忠;张胜民;李世民;;土层锚杆预应力损失原因分析与补偿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4 崔可锐;侯方;;安徽芦岭—朱仙庄煤矿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J];安徽地质;2004年03期

5 施笋;庞建勇;龙卿吉;;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徐银燕;;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破坏基本判据[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7 刘春,姜德义,黄卫东,林登发;万梁高速路典型滑坡及其治理措施[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8 陈金锋,杜文龙,姚凯,王跃文;两种大直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比较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9 胡盛斌;邓建;彭建华;;充填物对岩石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10 岩小明;李夕兵;李地元;郭雷;;露天开采地下矿室隔离层安全厚度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光顺;段海峰;江昌民;董山;;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应用研究[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盛建红;廖文景;李伟明;;高山石膏矿井下矿柱安全系数计算及分析[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鹏博;李路;姚永超;明世祥;;基于矿岩性质模糊聚类分析的巷道分级支护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吉南;张德琦;;陷落柱内辅运大巷膨胀地压治理技术探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5 祝效华;汤历平;吴华;贾彦杰;石昌帅;;高频扭转冲击作用下硬地层破岩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6 曾细龙;林钦河;蔡进斌;;云浮硫铁矿采空区深孔爆破处理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7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永茜;杨军;余德运;;爆破冲击边坡稳定性DDA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李高帅;李晓泉;蔡波;;突出煤样与非突出煤样三轴压缩试验研究[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振;胡千庭;金洪伟;;煤岩失稳的发生机制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同彬;深部岩石蠕变特性试验及锚固围岩变形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4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张华;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康富中;深埋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结构方案及关键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李芬花;水利水电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培淼;注水强化松软煤壁稳定性的规律及工艺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呼庆华;近井筒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治理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唐杰兵;平煤十一矿软岩破坏巷道修复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尚群;赵庄矿3#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封孔深度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家勇;安林煤矿炮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煤冒放性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建武;含单一天然弱面岩石试样的力学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寿迎;黄岛LPG地下储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冯银银;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泽;大台煤矿深部原岩应力场及岩爆地质力学成因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思明;王全才;;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丁秀美,黄润秋,臧亚君;预应力锚索框架作用下附加应力的FLAC~(3D)模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端友,汤平,李亦明;三峡永久船闸一期工程岩锚预应力监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1期

4 黄太平,姜荣梅;龙滩水电站左岸进水口边坡锚固预应力的实测研究[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4年06期

5 丁多文,白世伟,罗国煜;预应力锚索加固岩体的应力损失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995年01期

6 王建松;朱本珍;;高速公路高边坡建设质量安全控制及工后安全维护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5期

7 王建松;朱本珍;刘庆元;廖小平;;锚固工程质量及长期安全检测新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3期

8 聂彪;王建松;高和斌;曹玉立;廖小平;;路堑边坡锚索结构工后应力状态浅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5期

9 高和斌;马新凯;聂彪;;锚固工程工后检测技术在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6期

10 唐树名,饶枭宇,张永兴;公路边坡锚固失效模式及影响因素[J];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吉平;;复杂系统中基于场与结构耦合效应的一些涌现特性及其物理机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潘留仙,阎贵卿,焦善庆;耦合项对冲击型温度和应力的影响[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89年02期

3 潘征;刘其中;李跃波;刘锋;杨杰;;高功率微波缝隙耦合效应的试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11期

4 王虎;王俊奎;;耦合效应对复合材料圆锥壳稳定性的影响[J];强度与环境;1992年04期

5 曾宪明;李长松;赵健;冀文政;肖玲;梁仕发;汪剑辉;;模型锚杆腐蚀耦合效应试验研究[J];预应力技术;2006年04期

6 马宋设,吴大进,曹力;平方外噪音驱动系统的内外噪音统一描述[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7 袁丽侠;崔星;赵建民;陆彦俊;;地震中造成建筑物毁损的耦合效应[J];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06期

8 李明;石晋旭;王昌贤;唐红梅;叶四桥;祝辉;;滑坡耦合效应及耦合参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9 安丽媛;朱为玄;卓鹏飞;孙伟伟;;损伤与断裂耦合效应的能量理论研究及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孟鑫;周璧华;曲新波;;不同带宽高功率电磁环境对架空线缆耦合效应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良福;;气象因素与土壤性质耦合效应对土壤电导影响研究(摘要)[A];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孟萃;陈雨生;程建平;刘以农;;瞬态电磁场对双层圆柱腔体耦合效应的三维FDTD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颜森林;;光纤传输中的态叠加耦合效应理论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顾阳 徐涵;“耦合效应”是如何形成的[N];经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培岭;不同灌溉方式下民勤荒漠绿洲区棉花水氮耦合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钟振宇;超高层建筑风重耦合效应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仲山;路面热弹耦合效应的预测与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程煜;电子系统后门耦合效应的FDTD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26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26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