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福州滨海地区原状淤泥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3:05

  本文关键词:福州滨海地区原状淤泥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淤泥 固结屈服应力 压缩模量 修正剑桥模型


【摘要】:对福州可门港原状淤泥进行单向压缩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试验得到了福州地区滨海淤泥在荷载作用下由弹性状态向塑性状态变化过程中其固结应力、孔隙水压力与轴向应变的关系以及应力路径曲线的特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福州淤泥的固结屈服应力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压缩模量与深度关系不大。通过三轴试验和三轴固结-回弹-再压缩试验得到福州软土修正剑桥模型的指标参数,为该地区滨海软土本构模型及参数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淤泥 固结屈服应力 压缩模量 修正剑桥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98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5090)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0123514120005)
【分类号】:TU411.3;TU447
【正文快照】: 1引言软土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分为淤泥和淤泥质土。其中,淤泥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1],并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淤泥承载能力低,压缩模量大,其工程性质与一般的土截然不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智政,刘宝琛;残积红粘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2 杜雅峰;夏欢欢;刘会平;王巍;;广州地区海积软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3 周葆春;王靖涛;杨晓东;;武汉粘土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李作勤;粘土归一化性状的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7年05期

5 魏星,黄茂松;软土初始应力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J];岩土力学;2004年S2期

6 张勇;孔令伟;孟庆山;陈建斌;;武汉软土固结不排水应力-应变归一化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7 李雪刚;徐日庆;王兴陈;荣雪宁;;杭州地区海、湖相软土的工程特性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太江,,王志建;粘土变形的弹性非线性K~G模型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2 瞿成松;张文翔;刘毅;;软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发展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3 徐德馨;唐传政;彭汉发;张杰青;施木俊;;“中心岛法”斜支撑基坑开挖坡比探讨[J];城市勘测;2008年05期

4 黄英,何发祥,符必昌;红土应力-应变-体变关系的归一性分析[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0年02期

5 徐舜华,徐光黎,程瑶;黏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归一化性状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S1期

6 王英辉;聂庆科;张全秀;梁书奇;;广西靖西红粘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4期

7 聂庆科;;广西靖西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研究[J];工程勘察;2009年S2期

8 徐德馨;施木俊;彭汉发;张杰青;;武汉地区深厚软土地层基坑开挖对临近天然地基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初探[J];工程勘察;2011年05期

9 陈齐;;剪切硬化粘土应力应变关系归一化性状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1年04期

10 徐德馨;唐传政;彭汉发;张杰青;施木俊;;“中心岛法”斜支撑基坑开挖坡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子望;李洪岩;张延军;;辽宁省海岸带软土模型及沉降系数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爱武;杜东菊;周金;韩飞;;天津吹填软土应力应变归一化特性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邬忠虎;陈筠;刘磊磊;;基于ABAQUS的红粘土地基排水固结沉降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施维成;粗粒土真三轴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8年

3 刘用海;宁波软土工程特性及其本构模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张勇;武汉软粘土的变形特征与循环荷载动力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5 杨庆光;深厚软土中复合地基技术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李珍玉;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颜斌;洛川剖面黄土的结构性及其力学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王兴陈;基于物理性质的土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磊;邯郸粉质粘土Duncan-Chang模型及应力—应变归一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佳琦;考虑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基坑土压力和抗隆起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洪林;海南某红土强度变形及结构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文建鹏;长沙典型粉质粘土的三轴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孟庆云;重塑膨胀土胀缩特性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巩立亮;辽宁海岸带软土发育规律及土力学模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佩佩;强夯动力荷载作用下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瑞;非饱和黄土的次生各向异性及结构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杨雪辉;非饱和重塑黄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余敦猛;武广客运专线原状红粘土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军义,朱珊;粘性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归一化弹性模量及其应用[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雷华阳,肖树芳;软土结构性的试验研究及其对工程特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顾明光;汪庆华;卢成忠;秦祥熙;余国春;;杭州城市平原区三维第四系结构调查研究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2008年02期

4 谢春庆,陈其辉;红粘土原状土样保护方法的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4期

5 林春明,黄志城,朱嗣昭,李从先,蒋维三;杭州湾沿岸平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J];地质学报;1999年02期

6 高彦斌;;饱和软粘土一维非线性流变——固结耦合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8期

7 刘悦忠;凯里地区红粘土的工程特性与评价[J];贵州地质;2001年03期

8 李景阳;贵州残积红粘土的力学强度特征[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9 顾延生,肖春娥,章泽军,蔡述明;中国南方红土的研究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顾明光;龚日祥;颜铁增;卢成忠;汪建国;覃兆松;;杭州上泥盆统西湖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532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32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3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