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深部花岗岩在压缩条件下的破裂演化与强度特性
本文关键词:北山深部花岗岩在压缩条件下的破裂演化与强度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北山花岗岩 声发射 破裂演化 强度特性
【摘要】:采用岩石三轴试验机和声发射监测系统,研究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北山预选区深部花岗岩在单轴和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破裂过程和强度特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岩石应力 应变曲线及其与声发射事件的时空分布关系,揭示岩石在压缩变形各个阶段的破裂演化机制,探讨3个特征应力水平(裂隙初始强度(ci)、裂隙损伤强度(cd)和峰值强度(c))对围压的依赖性。研究表明:(1)在低围压(0~2 MPa)条件下,大量分散或沿轴向应力方向分布的声发射事件与岩石宏观上的高密度竖向破裂相对应,从而导致岩石黏结力弱化,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逐渐从劈裂破坏向剪切破坏模式过渡,且裂隙增量最大值发生在应变软化阶段,其与岩石扩容率的变化规律一致;(2)采用提出的累计声发射撞击数方法结合应力 应变测量,可准确识别ci,与cd相比,ci对围压的依赖性较不敏感,该行为在低围压条件下更为突出;(3)单一的Hoek-Brown强度准则不足以充分描述岩石在劈裂和剪切并存条件下的峰值强度变化规律,赋予2个材料参数mi值的分段式Hoek-Brown强度曲线应更为合理。
【作者单位】: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北山花岗岩 声发射 破裂演化 强度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02061) 国防科工局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项目
【分类号】:TU452
【正文快照】: 1引言高放废物具有放射性高、半衰期长和毒性大等特点,对其进行安全处置的难度极大,面临一系列科学、技术和工程挑战,是关系到核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性课题。目前,深地质处置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放废物处置方法,普遍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设计[1],围岩是整个处置库系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 in China: update 2010[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0年01期
2 王驹;陈伟明;苏锐;郭永海;金远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及其若干关键科学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继成,李爽;匀变速扩展的圆盘形断层的远场辐射理论(二)[J];地球物理学报;1983年01期
2 尹祥础,李世愚,李红,王敏;闭合裂纹面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3期
3 罗嗣海;钱七虎;王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特点及其结构型式[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5期
4 周群力;从断裂力学的观点对新丰江水库地震机理的探讨[J];地震研究;1979年03期
5 ;Key Scientific Challenges in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 Level Radioactive Waste[J];Engineering Sciences;2007年04期
6 李新,李贺,万玲,许江,尹光志;预制裂纹灰岩试件断裂过程的光弹性试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7 冯天成;曾志;程建平;贾明雁;;高放废物处置库建设中几个管理问题的研究[J];辐射防护;2009年03期
8 车申;刘晓东;刘平辉;杨婷;;甘肃陇东地区粘土岩渗透特性初步研究[J];辐射防护;2012年01期
9 程文涛;龚育龄;莫撼;邓居智;张华;;甘肃北山预选区EH4电磁系统野外数据采集及特性研究[J];工程勘察;2010年10期
10 陈伟明;王驹;金远新;赵宏刚;李云峰;钟霞;;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北山预选区芨芨槽岩块地质特征[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朱维申;张春生;;岩石劈裂破坏过程的计算模拟[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2 朱立;曾志;程建平;王秀娟;王永江;;建议开展核试验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预选工作[A];全国核与辐射设施退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任伟中;白世伟;丰定祥;陈锦清;贾中和;;直剪条件下共面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的强度特性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文岗;王驹;王广地;;高放废物处置库围岩温度应力状态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金远新;王驹;陈伟明;赵宏刚;李云峰;;甘肃北山芨芨槽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艳辉;李国敏;徐海珍;;应用PEST及GIS的北山区域地下水流动模型校正[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卢应发;陈高峰;李建林;;非饱和孔隙介质固结理论及分析[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月妙;王驹;蔡美峰;柯丹;;高放废物处置库近场热-水-力耦合长期稳定性分析[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文岗;王驹;周宏伟;杨春和;姜鹏飞;;高放废物处置库花岗岩热-力耦合模拟研究[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宏刚;王驹;刘月妙;宗自华;;处置库硐室开挖稳定性分析——甘肃北山为例[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雯;层状砂岩岩爆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韦红钢;核素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场的迁移行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郭少华;岩石类材料压缩断裂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黄小华;温度—水—应力下开挖扰动区裂隙花岗岩体流变过程研究及细胞自动机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5 李培勇;非饱和土的理论探讨及膨润土加砂混合物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钱丽鑫;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缓冲材料[D];同济大学;2007年
7 李强;压缩作用下岩体裂纹起裂扩展规律及失稳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宁;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劈裂破坏的力学机理及其能量分析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寻;基于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溶质运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张志强;非贯通裂隙岩体破坏细观特征及其宏观力学参数确定方法[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磊;基于能量原理的岩石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2 田世斌;压缩作用下含预制裂纹石膏板裂纹扩展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葛培;岩盐层中核废料处置库温度、变形与应力场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祁顺彬;考虑开裂约束的重力坝体型优化设计[D];河海大学;2005年
5 邵勇;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高拱坝底缝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6 张硕卓;铁路路堑边坡的光面爆破技术及其损伤范围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梁健;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压实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姜曦;岩石声发射时间序列分析[D];东北大学 ;2009年
9 朱欢;核素在包气带中迁移的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郭海防;水压力作用下煤岩损伤弱化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式;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研究的讨论[J];辐射防护通讯;2005年01期
2 ;Key Scientific Challenges in Geological Disposal of High Level Radioactive Waste[J];Engineering Sciences;2007年04期
3 王驹,徐国庆,郑华铃,范显华,王承祖,范智文;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1985~2004[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5年01期
4 陈伟明,王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性能评价[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5年01期
5 刘月妙,温志坚;用于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的粘土材料研究[J];矿物岩石;2003年04期
6 傅冰骏;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战略讨论[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年09期
7 张华祝;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现状和展望[J];铀矿地质;2004年04期
8 王驹;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战略规划探讨[J];铀矿地质;2004年04期
9 温志坚;;中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缓冲材料选择及其基本性能[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5年06期
10 王驹;苏锐;陈伟明;郭永海;金远新;温志坚;刘月妙;;中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英文)[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玲;王国才;金菲力;陈龙珠;;淤泥再生混合轻质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2 周小凤;张孟喜;邱成春;朱洪;王进;;不同形式土工格栅加筋砂的强度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3 高秋金;靳晓雄;陈栋华;;轿车后桥强度特性的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4 陈晓平;黄井武;尹赛华;郑坚昭;;滑带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11期
5 查甫生;许龙;崔可锐;;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3期
6 张向松;张国忠;赵莹莹;周宇;张彩霞;;含水量对纤维风沙土强度特性的影响[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白冰,周健;周期荷载作用下粘性土变形及强度特性述评[J];岩土力学;1999年03期
8 彭永良;;京九线济南局段非饱和粉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特性规律研究[J];铁道勘察;2009年02期
9 杨廷玉;周宇;赵莹莹;陈德鹏;赵阳阳;马千惠;;水泥固化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曹玲;罗先启;;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滑带土干-湿循环条件下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彩霞;刘俊杰;胡嘉骏;;深水半潜平台关键部位强度特性研究[A];纪念徐秉汉院士船舶与海洋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赵国藩;宋玉普;彭放;;砼在两压一拉加载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0年
3 王子潮;王绳祖;;地壳温压条件下的迁安石英岩强度特性[A];第一届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4 王新辉;钱锋;缪林昌;;海相软土及水泥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廖红建;张新善;李震东;;含水量变化对桩土复合体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6 杨有海;徐实;刘兴平;耿煊;;水泥改良黄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林睦曾;王文广;;花岗岩在高温下的强度特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8 李铁汉;;岩体特性与岩体稳定性评价[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冰;动荷载下粘土与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瑞瑞;真三维应力状态下重塑黄土变形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隽华;主要构件腹板开孔后强度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冯涛;黄土三维强度特性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谢少军;风力机叶片铺层结构的强度特性研究及设计优化[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41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4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