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上海城市开敞空间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基础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8:15

  本文关键词:上海城市开敞空间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基础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 小气候要素 基础调查 广场 滨水带 街道


【摘要】:作为"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的基础实验工作,以寻找风、湿、热等小气候要素与开敞空间布局间的关联特性为研究目的,以夏热冬冷地区上海市为研究对象,以1 000~100 000m2为研究尺度,对广场、滨水带和街道的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及太阳辐射等小气候要素进行了实测。分析测试数据,研究广场空间平面布局及竖向、滨水带空间断面形式、街道空间形态与小气候要素之间的量化关系,进一步提出以调节改善小气候为导向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对策。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关键词】风景园林 小气候要素 基础调查 广场 滨水带 街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编号51338007)资助
【分类号】:TU986
【正文快照】: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中,小尺度范围的环境气候与人居更为密切。风景园林能否在城市人居环境小气候改善中发挥作用?风景园林环境与小气候诸因素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依据这种联动关系,是否可以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达到调节改善人居环境小气候的目的?这是风景园林学科具有突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琳;刘滨谊;林俊;;城市滨水带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2014年04期

2 朱春阳;李树华;纪鹏;任斌斌;李晓艳;;城市带状绿地宽度与温湿效益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1年02期

3 吴菲;李树华;刘剑;;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对温湿度变化影响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6年07期

4 陈自新,苏雪痕,刘少宗,古润泽,李延明;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2)[J];中国园林;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卫华;申亚男;;园林植物生态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2 王蓉丽;刘惠;马玲;;园林植被滞尘效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0期

3 吴志莲;焦一之;;城市环境功能分区及绿化树种配置——以大连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4 王飞;王彦芳;侯申;王志杰;;城市绿化小区绿化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1期

5 吴中能,于一苏,边艳霞;合肥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6期

6 岳莉然;岳桦;;2种多肉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光合及蒸腾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7 鲁小珍;马尾松、栓皮栎生长盛期树干液流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张磊;吴泽民;江国华;阮煌胜;;基于GIS技术的校园树木生态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王蓉丽;马玲;方英姿;;山茶叶面积指数模型研究[J];北方园艺;2008年12期

10 吴立威;;从空气负离子浓度谈现代城镇建设[J];北方园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文婷;彭尽晖;邱波;;城市植物配置的景观生态效益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2 吴菲;张志国;;城市绿地形状与温湿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3 王发曾;王胜男;;洛阳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动态演变与功能优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赵亚洲;卓丽环;王莹;张琰;;5种地被植物生态效益研究[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廖伟彪;施雪良;郁继华;朱兴娜;张美玲;;12种花灌木抑菌和降温增湿效益的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6 霍东林;;论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要素[A];北京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C];2002年

7 谢军飞;李延明;郭佳;李薇;;基于MapObjects园林生态效益空间定量分析[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8 赵敬源;刘加平;;绿化对城市街谷热环境影响的模拟比较[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军民;夏雷;;基于绿量思想的城市生态环境控制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朱春阳;;城市带状绿地研究综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童滋雨;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吴耀兴;长沙市城区热岛成因及绿地系统缓解热岛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潘剑彬;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生态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康峰峰;北京西南山地森林绿量遥感反演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唐雪海;北京市城六区三维绿量估算与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国政;西南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韩明臣;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高亚锋;适于城市住区规划的室外热环境实测与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卉;基于GIS技术的合肥市城市绿地缓解热岛效应作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继平;长株潭地区城市森林效益评价及可持续经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贺翔;绿化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问题的监控与防治[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玉琴;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建成后评估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庆君;长沙市城市森林系统诊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郑晓程;乡土树种在长沙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智慧;蔷薇科植物在长沙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丽;基于两型社会理念的城市道路植物配置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嘉君;保定市12种彩叶树种光合特性及生态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岳子义;保健型城市公园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1期

2 李延明;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1999年01期

3 张虹鸥;岑倩华;;国外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4 王娟;蔺银鼎;刘清丽;;城市绿地在减弱热岛效应中的作用[J];草原与草坪;2006年06期

5 张毅川,李东升,乔丽芳;城市“绿道”类型、功能与设置浅议[J];防护林科技;2004年04期

6 杜明义;陈玉荣;孙维先;张明;刘忠贞;;廊道结构对北京市空间热环境的影响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刘滨谊;;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创森理念与技术[J];中国城市林业;2012年06期

8 席宏正;焦胜;鲁利宇;;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自然通风廊道营造模式研究——以长沙为例[J];华中建筑;2010年06期

9 臧庆国;山青水秀紫竹院[J];健康;1997年02期

10 逄丽艳,李桂华,焦玉忠;济南市绿化质量分析及生态效益的计算[J];林业资源管理;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卓伦;绿化体系对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宜蔚;;惠州西湖小气候对湖滨图书馆藏书的影响[J];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2 张明珠;秦天玲;王凌河;郝彩莲;;不同CO_2浓度下气候要素变化数值模拟——以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为例[J];人民长江;2011年03期

3 文元桥;陈正洪;王海军;任永建;;武汉市非常规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4 张玉;孟庆林;;太阳能被动蒸发风洞研制(英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20期

5 于德龙;高淑梅;;锦州地区春旱频率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年06期

6 张云海;杨洪斌;李法云;;辽宁水资源与气候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史军;崔林丽;周伟东;;1959~2005年长江三角洲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杨利霞;袁再勤;孟茹;;汉中市水稻产量特征及气候要素对其影响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3 除多;德吉央宗;普布次仁;;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的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研究[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月;樊高峰;张小伟;柳苗;;浙江省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特征[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5 余辉;王国庆;王苗苗;鲍振鑫;翟劭q

本文编号:545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45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