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住宅建筑 冷弯薄壁 工业化 施工工艺 集约型社会
【摘要】:住宅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环保和节能理念越来越得到认同的当下,我国传统住宅建筑由于其粗放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为了解决传统住宅建筑模式中能耗高、效率低、周期长、寿命短和污染大等问题,我国引进和发展了发达国家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该住宅体系一般由冷弯薄壁钢龙骨组装成主体承重结构,以轻质、保温、隔音的复合材料作为围护结构。由于这种体系具有抗震性能好、建材环保可回收、空间利用率高、易于实现工业化、施工高效快捷、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突出优势,在我国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工业化住宅,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背景下,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在我国的推广对改变传统住宅建筑模式,推动现代住宅科技的发展,促进工业化住宅的进步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和前景必将更广阔。本文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的在我国的应用从多个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如下:(1)具体的介绍了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不同的主体结构形式和围护体系里墙体、楼板、屋盖的构成,说明了轻钢结构体系优劣势和因此而形成构造技术,通过介绍该体系的良好的特点,证明了轻钢结构住宅体系适合我国现代化集约型社会的建设。(2)通过介绍本人调研的国内某企业的新型改性石膏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的围护结构施工中机喷的应用,总结该围护结构材料改良的优点和机喷的特点,以此证明该技术在我国应用和发展的优劣势。(3)对比国内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和应用,发现我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在住宅中应用和具体工艺与发达国家的区别和差距,并说明在我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推广的必要性,提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实践和推行应向工业化、产业化和集成化发展。(4)详细的介绍了华新顿现代钢结构有限公司开发的现代·森林国际城的8#—11#楼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从中发现和提出一些问题或不足,并给出一些改进或完善的建议,以此来给国内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的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使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成长向更合适我国特色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住宅建筑 冷弯薄壁 工业化 施工工艺 集约型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9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意义11-12
- 1.2 相关研究背景及成果12-13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3-15
- 1.3.1 研究方法13-14
- 1.3.2 研究内容14-15
- 第二章 轻钢结构住宅的分析研究15-25
- 2.1 常见的主体结构体系15-18
- 2.1.1 纯钢框架结构体系15
- 2.1.2 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15
- 2.1.3 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15-16
- 2.1.4 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16
- 2.1.5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16-17
- 2.1.6 交错桁架钢结构体系17-18
- 2.2 围护结构体系18-21
- 2.2.1 墙体18-19
- 2.2.2 楼板19-20
- 2.2.3 屋盖20-21
- 2.3 轻钢结构住宅的构造技术21-23
- 2.3.1 保温绿色的构造技术21-22
- 2.3.2 防火的构造技术22
- 2.3.3 隔音的构造技术22
- 2.3.4 防腐的构造技术22-23
- 2.4 轻钢结构住宅应用的优势23-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改性石膏机喷技术在围护结构中的应用25-32
- 3.1 改性石膏介绍25
- 3.2 改性石膏的特点25-26
- 3.3 机喷施工技术26-28
- 3.4 改性石膏在围护结构施工中的应用28-30
- 3.4.1 地面28
- 3.4.2 楼板28-29
- 3.4.3 屋盖29
- 3.4.4 墙体29-30
- 3.5 机械喷涂的特点30-31
- 3.6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应用的对比与展望32-42
- 4.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国外的应用32-34
- 4.1.1 北美32-33
- 4.1.2 欧洲33
- 4.1.3 日本33-34
- 4.1.4 澳大利亚34
- 4.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应用34-35
- 4.3 国内外应用的对比分析35-37
- 4.3.1 结构钢材的选用35-36
- 4.3.2 围护墙体的构造36-37
- 4.4 在我国推广的必要性37-38
- 4.5 在我国发展方向的展望38-41
- 4.5.1 实现工业化38-40
- 4.5.2 实现产业化40-41
- 4.5.3 实现集成化41
- 4.6 本章小结41-42
- 第五章 基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应用实例的分析42-63
- 5.1 工程简介42
- 5.2 施工的工艺和流程42-58
- 5.2.1 基础的施工42-43
- 5.2.2 主体结构的施工43-49
- 5.2.3 主体外部的施工49-53
- 5.2.4 主体内部的施工53-58
- 5.3 施工过程的总结与探讨58-62
- 5.3.1 基础58
- 5.3.2 水电管线58-59
- 5.3.3 墙体59-60
- 5.3.4 屋面60-61
- 5.3.5 卫生间61
- 5.3.6 其他构件61-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3-65
- 6.1 研究得出的结论63
- 6.2 研究方向的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69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光琼;轻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长江建设;2001年04期
2 尹志明,李筱华;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性[J];新型建筑材料;2002年04期
3 金鹏;轻钢结构住宅的发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1期
4 吴广珊,华兰,徐钧;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其应用与发展[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郝强;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刍议[J];山西建筑;2004年02期
6 姚刚;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初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李俊;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其发展[J];化肥设计;2004年05期
8 杨家骥;杨朋飞;;制定低层轻钢结构住宅标准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J];住宅产业;2004年11期
9 张辉;;美国多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J];中华建设;2005年08期
10 童悦仲 ,娄乃琳;美国的多层轻钢结构住宅掠影[J];建筑;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方河;牛斌;;多层轻钢结构住宅设计[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麻杰;;轻钢结构住宅初探[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3 王洪智;;轻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实例[A];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二十年资料汇编[C];2001年
4 唐柏鉴;刘兴业;;多层轻钢结构住宅设计[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慧娟;景明勇;魏德义;;多层轻钢结构住宅试点楼的施工技术[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洪智;;轻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介绍库尔勒市金丰信用社轻钢住宅楼工程[A];2001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徐凌;朱浮声;;轻钢结构住宅节点连接性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但泽义;赵熙元;;我国建筑钢结构现状与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展望[A];重庆金属学会钢铁年会学术论文专辑[C];2002年
9 张颖;张一舟;王元清;;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及其在民用建筑的应用[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轻钢结构住宅面临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建设报;2002年
2 李丛笑;中国轻钢结构住宅的“后世今生”[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金名;多层轻钢结构住宅发展之我见[N];建筑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韩睿华;轻钢结构住宅:发展还需跨越两大“鸿沟”[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刘笑一;上海轻钢结构住宅受宠[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冯利芳;公园中的轻钢结构住宅骨架[N];中国建设报;2001年
7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娄乃琳;多层轻钢结构住宅可填能耗“黑洞”[N];中国建设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贺慧宇;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助力节能省地[N];中国建设报;2005年
9 迈特;建筑节能新主张——轻钢结构住宅[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孙成会;浅析加拿大轻钢结构住宅[N];中华建筑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航海;轻钢结构住宅循环经济研究与评价[D];长安大学;2007年
2 孙宇;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马锐;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4 汪强;冷弯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与太阳能供热系统一体化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5 葛成宣;冷弯薄壁型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6 韩少锋;轻钢结构住宅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江冰;低层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张镇森;重庆推广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可行性研究与政策建议[D];重庆大学;2007年
9 黄慧娟;河北省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6年
10 余娟;轻钢结构住宅及经济分析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4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5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