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腹地划分的中国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识别

发布时间:2017-07-18 02:28

  本文关键词:基于腹地划分的中国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识别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群 城市腹地 空间场能 可达性 中国


【摘要】: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的界定是认清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腹地、城市与城市间相互关联的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结节性指数,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法和k阶数据场,综合测度了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场能,根据场强"取大"原则对城市腹地进行了划分,依据城市腹地范围界定了城市群的空间影响范围。结果表明:①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最大和最小结节性指数相差157.53倍,城市平均可达时间为193.43 min,场能平均值为5 412,最大和最小城市腹地相差3 751倍;②23个城市群中,空间影响范围最大的是北疆城市群,空间平均场强最大的是中原城市群;③城市群在空间上呈现为发育程度不同的"11+9+3"的分布格局和逆时针90°旋转的"β"型城市群连绵带发展格局;④基于腹地划分的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充分考虑了现实的交通网络和地形地貌特点,实现了对广域空间范围内城市腹地范围和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的定量测度。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城市群 城市腹地 空间场能 可达性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群空间识别及其演化研究”(编号:41361040)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GIS和交通可达性的中国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编号:SKQNYB12021)资助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1引言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若干都市圈(区)或大城市为基本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1]。城市群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特定的空间形态,群内城市之间如何聚集和构造,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青;李玉江;刘海珍;;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2 童中贤;;中部地区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J];城市问题;2011年07期

3 方创琳;;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4 陈群元;宋玉祥;;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综合界定方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5 潘竟虎;石培基;董晓峰;;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6 张倩;胡云锋;刘纪远;刘越;任旺兵;李军;;基于交通、人口和经济的中国城市群识别[J];地理学报;2011年06期

7 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年08期

8 靳诚;陆玉麒;张莉;徐菁;;基于路网结构的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以南京市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9 樊杰;李平星;;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10 关兴良;方创琳;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J];地理科学;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加来;胡百红;任志安;;皖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范围的测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钟业喜;陆玉麒;;城市影响区格局分析的定量方法——以江西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3 蒋海兵;徐建刚;商硕;;过江通道对乡镇可达性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4 田嵩;赵树明;刘颖;;我国城市群生态空间管制的“四分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5 程钰;陈延斌;任建兰;来逢波;;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6 邢天河;;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镇群构想——兼论京津冀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J];城市;2009年12期

7 何丹;杨r,

本文编号:555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55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