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保持开挖孔(槽)的稳定性是泥浆在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及泥水盾构工法等工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泥浆在地层表面形成泥皮,使得泥浆压力平衡地层的土水压力实现的。其中,泥皮的形成是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问题。为了探讨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规律,采用多组性质不同的泥浆在多种渗透性不同的地层中开展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试验,系统地展示了泥浆在地层中不同的渗透现象。渗透完成后泥浆颗粒在地层表面的堆积形态可以分为:泥皮型、泥皮+渗透带型、无泥皮或渗透带3种类型,并且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曲线的类型与泥浆颗粒在地层表面的堆积形态的类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试验过程中渗透流量的大小,不仅可以反映泥浆的渗透类型,还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形成泥皮的标准。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中国矿业大学
【关键词】: 泥浆 地层 渗透特性 渗透流量 泥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08191,No.51108156)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No.1301031B)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SKLGDUEK1306)
【分类号】:TU411.4;TU44
【正文快照】: 1引言泥浆以其材料易获取、良好的护壁作用和携渣能力等优点,在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泥水盾构隧道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3]。其中,护壁作用是工程利用泥浆的最主要功能。然而,在高渗透性的砂砾地层中进行泥浆工程施工时,常因泥浆的利用不当而出现泥浆大量滤失,进而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军;邵生俊;刘奉银;;西藏直孔水电站深厚覆盖层坝基防渗墙施工[J];水力发电;2006年05期
2 马喜平,,赵敏;动泥饼渗透特性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钻探技术;1995年03期
3 周风山,倪文学,赵明方,蒲春生,卢凤纪;泥饼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致强;刘建伟;徐晓鹏;;玻璃纤维筋混凝土在地铁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黄卫;汪志刚;;盾构机穿越花岗岩球状风化体时掘进参数的控制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李鹏程;;盾构隧道管片受力与变形研究[J];安徽建筑;2008年05期
4 严长征;张庆贺;王慎堂;;盾构隧道通、错缝拼装管片受力及变形比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5 李昀;张子新;;泥浆渗透对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6 周诗俊;王金安;;曲线隧道盾构引起地表沉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7 韩月旺;钟小春;虞兴福;;盾构壁后注浆体变形及压力消散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8 宋天田;周顺华;徐润泽;;盾构隧道盾尾同步注浆机理与注浆参数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9 李庭平;沈水龙;姜弘;;下穿式盾构泥水压力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建秀;付慧仙;朱雁飞;唐益群;杨坪;;基于地层损失的盾构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明清;孙文昊;韩向阳;;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问题研究[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元庆;;宁波地铁1号线泽大区间盾构隧道障碍物处理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锐;;硬岩地层盾构机掘进技术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立;;粘土层中泥水盾构掘进施工技术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红军;;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法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管理[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坤;;盾构过河到达施工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守峰;;关于某地铁隧道盾构机被卡的原因分析及脱困的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翟志国;黄学军;;城市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关键技术[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丁文其;;降低盾构隧道造价的技术途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苏宗贤;何川;;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下穿火车北站站场股道的数值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开荣;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掘进与对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蒙晓莲;大坡度小半径线路情况对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及管片受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孙谋;盾构隧道进出洞土体颗粒渐进破坏模式分析及加固精细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赵宝虎;冲击问题实验应力分析与盾构始发反力架监测[D];天津大学;2009年
6 邓孔书;土压平衡盾构推进系统特性及布局优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於昌荣;砂砾地层盾构施工注浆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敖日汗;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几个问题[D];天津大学;2011年
9 肖正明;土压平衡盾构机主减速器三级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D];重庆大学;2011年
10 赵冬安;基于故障树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面向纠偏工况的盾构机载荷模型及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蔡恒;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管片—结构接头连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唐一丰;海底隧道盾构对接地层稳定与施工过程管片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吴迪;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宋智强;盾构隧道管片中钢筋的优化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于娇;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力学特性及接缝防水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振;松散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及试验[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赵杰;盾构管片受力特性及耐久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春虎;盾构土压平衡比控制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丹;3ZJB-B3型液压注浆泵自动换向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志均,杨宪民,唐红君;泥饼质量评价方法探讨[J];钻井液与完井液;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家懋;后记[J];第四纪研究;2005年06期
2 黄学光;;评苏联前寒武纪新地层表[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0年04期
3 刘东生,施雅风,王汝建,赵泉鸿,翦如nc,成鑫荣,汪品先,王苏民,袁宝印,吴新智,邱占祥,徐钦琦,黄万波,黄慰文,安芷生,鹿化煜;以气候变化为标志的中国第四纪地层对比表[J];第四纪研究;2000年02期
4 刘鸿允;关于地层学要素和地层表编写的有关问题[J];地层学杂志;1978年01期
5 ;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十一次常委扩大会会议纪要[J];地质通报;2009年06期
6 ;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在贵阳举行[J];地层学杂志;2009年03期
7 寿嘉华;;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十三次常委扩大会议总结[J];地质通报;2011年09期
8 王泽九;;在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十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地质通报;2011年09期
9 ;“国际地层表(2008)”即将刊出[J];地层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吴锡浩,浦庆余;关于编制我国第四纪地层表的意见[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超民;邢光福;周宇章;曾勇;;华东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划分综述[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包超民;李春海;曾勇;邢光福;周宇章;;华东地区古生代地层划分及构造演化[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王子国;;燕山南麓晚古生代地层的划分与分界层位探讨[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五辑)[C];1986年
4 周建平;张遴信;;中国上石炭统的分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尹崇玉;刘鹏举;唐烽;;峡东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纪陡山沱期疑源类生物地层序列[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周慕林;;中国第四纪地层和上新世/更新世界线的商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9)[C];1985年
7 徐道一;沙金庚;姚小刚;泮燕红;王亚琼;张晓林;;新疆乌鲁木齐市郝家沟剖面八道湾组的天文地层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黄本宏;;内蒙古昭乌达盟晚二叠世地层及植物化石[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七辑)[C];1987年
9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10 高联达;;甘肃靖远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孢粉组合[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二十四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玉高 刘巍巍;中国科学家为寒武纪年代地层表提供“蓝本”[N];中国矿业报;2009年
2 熊树文 朱万金 钮素敏;云南磷化集团重造秀美矿山[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赵凡;“谢谢中国”[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司徒瑜;华北地区地层划分采取新标准[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俊涛;大兴安岭中南部石炭-二叠纪地层、岩相古地理与烃源岩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2 李晓波;大兴安岭北部及邻区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及地层[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继山;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肖伟峰;天山造山带中段古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年代学[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5 金炳成;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杨怀宇;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郎嘉彬;辽宁东南部晚石炭世牙形刺及本溪组的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林全胜;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雯;青海省大柴旦红灯沟地区滩间山群地层综合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孙会一;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某些关键地层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苏静;川东北河坝地区气体钻井地层出水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4 赵淼;辽宁本溪地区晚石炭世早期地层和(?)类动物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赫海洋;银—额盆地上石炭统罗苏阶—下二叠统紫松阶岩相古地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杨r
本文编号:565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6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