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2:04

  本文关键词: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游憩型绿道 建设现状 评价 对策 杭州市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绿色空间和游憩空间。作为解决环境生态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新兴规划工具,绿道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目前我国的绿道相关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绿道的游憩性功能关注较少,对于已建成的游憩型绿道进行现状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方面还较为不足。鉴于此,本论文首先对游憩型绿道的相关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阐述了游憩型绿道的相关概念,并且梳理了杭州市游憩型绿道的建设背景、现状与发展。研究立足于杭州市典型游憩型绿道的现场调查,以景观生态学、城市休闲游憩理论和系统理论,通过收集准确的现状资料,对调查段绿道的可达性、绿道系统以及游憩性方面做出定性的评价,并以层次分析法结合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的评价体系进行定量评价,得出目前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中的优劣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通过对杭州市具有代表性游憩型绿道的建设现状调查研究,归纳出杭州主城区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1)可达性有待提高;(2)绿廊建设缺乏保障;(3)慢行系统连贯性较低;(4)驿站建设不足;(5)休憩设施种类较少;(6)绿道认知度较低;(7)游憩资源整合性不足;(8)官方资料与实际现状脱节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游憩型绿道 建设现状 评价 对策 杭州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0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
  • 1.3 研究内容10-11
  • 1.4 研究方法11-12
  • 1.5 研究技术路线12-13
  • 2 相关概念13-16
  • 2.1 游憩的概念13
  • 2.2 绿道的概念与功能13-14
  • 2.2.1 绿道的概念13-14
  • 2.3 游憩型绿道14-16
  • 2.3.1 游憩型绿道的概念14
  • 2.3.2 游憩型绿道的功能14-16
  • 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16-24
  • 3.1 国内外绿道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16-21
  • 3.1.1 国外绿道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16-18
  • 3.1.2 国内绿道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18-21
  • 3.2 国内外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相关研究21-22
  • 3.2.1 国外相关研究21-22
  • 3.2.2 国内相关研究22
  • 3.3 游憩型绿道建设经验总结22-23
  • 3.3.1 注重因地制宜22-23
  • 3.3.2 强调游憩系统的连贯性23
  • 3.3.3 挖掘游憩型绿道的多功能性23
  • 3.4 本章小结23-24
  • 4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调查24-72
  • 4.1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概况24-25
  • 4.1.1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背景与历程24-25
  • 4.2 杭州市绿道建设现状与发展25-26
  • 4.2.1 杭州市绿道总体布局和建设现状25-26
  • 4.3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调查26-71
  • 4.3.1 调查对象的选取26-27
  • 4.3.2 实地调研一: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绿道27-52
  • 4.3.3 实地调研二:三江两岸绿道杭州主城区段52-71
  • 4.4 本章小结71-72
  • 5 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72-93
  • 5.1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意义和原则72
  • 5.1.1 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意义72
  • 5.1.2 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72
  • 5.2 建设现状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法)72-73
  • 5.2.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72-73
  • 5.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73
  • 5.3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构建73-92
  • 5.3.1 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初步构建73-76
  • 5.3.2 评价体系框架校正76-81
  • 5.3.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81-83
  • 5.3.4 评价指标的内涵及评分标准83-92
  • 5.4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评价指标评分方法92-93
  • 6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评价93-117
  • 6.1 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绿道93-105
  • 6.1.1 可达性方面93
  • 6.1.2 绿道系统方面93-98
  • 6.1.3 游憩性方面98-104
  • 6.1.4 总体评价104-105
  • 6.2 三江两岸绿道杭州主城区段105-115
  • 6.2.1 可达性方面105-106
  • 6.2.2 绿道系统方面106-110
  • 6.2.3 游憩性方面110-114
  • 6.2.4 总体评价114-115
  • 6.3 评价结果分析115-117
  • 7 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117-123
  • 7.1 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117-118
  • 7.1.1 可达性有待提高117
  • 7.1.2 绿廊建设缺乏保障117
  • 7.1.3 慢行系统连贯性较低117
  • 7.1.4 驿站建设不足117
  • 7.1.5 休憩设施种类较少117-118
  • 7.1.6 绿道认知度较低118
  • 7.1.7 游憩资源整合性不足118
  • 7.1.8 官方资料与实际现状脱节118
  • 7.2 相关对策研究118-122
  • 7.2.1 公共交通提升绿道可可达性118
  • 7.2.2 社区绿道提升绿道渗透性118
  • 7.2.3 保障绿廊系统118-119
  • 7.2.4 利用现有道路完善慢行系统119
  • 7.2.5 依托现有设施加快驿站系统建设119
  • 7.2.6 多样化运营提高驿站人气119-120
  • 7.2.7 绿道标识规范化120
  • 7.2.8 休憩设施多样化120
  • 7.2.9 游憩资源整合120
  • 7.2.10 增强绿道游憩特色性120
  • 7.2.11 概念推广与公众参与120-121
  • 7.2.12 绿道信息网络化121
  • 7.2.13 政策法规保障121-122
  • 7.3 本章小结122-123
  • 8 结论与讨论123-125
  • 8.1 主要研究成果123
  • 8.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123-125
  • 参考文献125-129
  • 图表目录129-133
  • 附录133-153
  • 1.第一轮评价指标调查问卷133-135
  • 2.第二轮评价指标调查问卷135-137
  • 3.指标权重问卷137-139
  • 4.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绿道缓冲区内游憩资源表139-148
  • 5.三江两岸绿道杭州主城区段缓冲区内游憩资源表148-153
  • 作者简介153-154
  • 致谢1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博;相国强;于子彦;刘永霞;李霁;;房山区村庄规划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树德;丁辉;;贫困山区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帷韬;杭州市游憩型绿道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79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79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