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试验条件下深部下组煤底板水岩相互作用特征
本文关键词:不同试验条件下深部下组煤底板水岩相互作用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水岩作用 深部下组煤底板岩石 湿 干循环作用 水稳性特征 电导率
【摘要】:为探讨济北矿区深部下组煤底板岩石与水相互作用规律,以岱庄煤矿首采面底板5种不同类型岩性的岩样为研究对象,在自来水与饱和食盐水浸泡后并结合自然浸泡与湿 干交替循环浸泡条件下两两组合进行为期52 d的水稳性和相关电导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20个岩样掉渣、表面裂隙、岩样开裂、饱水后强度和崩解等现象统计对比分析,发现不论是自来水还是饱和食盐水在自然浸泡条件下5种岩样的水稳性均相对较好,浸水后基本不崩解,但在湿 干交替循环作用条件下均会发生崩解现象;(2)通过对自来水浸泡岩样在自然与湿 干交替条件下电导率测试,发现所有岩样溶液中电导率增加幅度随时间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3个阶段,但同一岩样在不同条件下电导率增加幅度随时间变化具有较大差异性,湿 干交替岩样的电导率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自然浸泡岩样的;(3)电导率和岩样质量损失率基本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深部水岩相互作用导致岩石劣化的微观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淄博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岱庄煤矿;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水岩作用 深部下组煤底板岩石 湿 干循环作用 水稳性特征 电导率
【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资助项目(20121029005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M54175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TD315;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岩石在水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化、水解和溶解等相互作用过程,而这些相互作用过程会导致岩石发生各种物理、化学乃至力学性质的变化,是影响工程岩体强度和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1-3]。因此,岩石遇水作用后水稳性及软化性研究是水岩作用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重大工程的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军 ,曹广宇;南屯煤矿下组煤-432水平构造特征浅析[J];煤矿现代化;2005年03期
2 刘唐生,邵爱军;峰局五矿下组煤带压开采的可行性与建议[J];北京地质;2001年01期
3 满铁男;利用地质规律 解放下组煤层[J];中国岩溶;1985年Z1期
4 胡东祥;岳尊彩;孙如华;王家春;;兖州矿区下组煤主要充水含水层水质特征[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6期
5 王鸿俊;;太岳矿区下组煤聚煤规律分析[J];煤;2008年02期
6 张广忠;张运成;李长河;孙永亮;;煤矿采空区下组煤三维地震勘探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1期
7 赵德强;陈福霞;杜华;高世星;;鲍店煤矿下组煤第I区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8 程晨;李刚;;下组煤开发的可行性探讨与分析[J];科技传播;2011年10期
9 曹丁涛;;东滩煤矿下组煤奥灰疏降水量数值模拟[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2期
10 马庆福;钟林华;;兴隆庄煤矿下组煤第一勘探区奥灰疏降水量数值模拟[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忠;张运成;李长河;孙永亮;;禹州采空区下组煤三维地震勘探技术[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2 安俭俭;张秀华;;南屯煤矿下组煤开采地质条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邢程;高明飞;王庆全;;北皂煤矿下组煤构造类比分析方法及应用效果[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田保安;;岩溶水对霍州矿区下组煤开采威胁的研究[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5 王松青;刘博洋;孙杰;;淄矿集团岱庄煤矿16、17煤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方法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C];2008年
6 安俭俭;仲崇武;贾忠国;;南屯煤矿下组煤开采水文地质条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辉;程建远;蔡文芮;;煤矿井下超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探测下组煤小窑采空区[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8 王怀洪;刘元生;田育鑫;王淑霞;;地球物理勘探与山东省煤炭后备资源保障[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恩惠;李刚;;横波地震探测技术在矿井物探中的应用[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10 程建远;王信文;张仲礼;;矿井巷道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技术[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延颖;河北金牛葛泉矿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发展[N];科技日报;2008年
2 张延颖;葛泉矿东井全面发展[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李新宏;扬帆前行[N];中煤地质报;2007年
4 张延颖邋宗宝泉;金能集团葛泉矿一项创新降低成本85%[N];科技日报;2008年
5 贾元 申东阳;沁水县矿产资源开发取得显著成效[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维;我国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亟待加强[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刘维;煤田水文地质工作,,安全合理采煤的基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8 杜儿坪矿地质科 李淑萍;浅谈杜儿坪矿井田内陷落柱的分布规律及发育情况[N];山西科技报;2004年
9 李新宏 李路;干河边界断层产状及导水性勘查通过评审[N];中煤地质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永柱;峰峰煤田五矿东翼区下组煤开采水文地质可行性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年
2 牛苏会;峰峰煤田小屯矿下组煤开采水文地质可行性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81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8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