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的无量纲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23:22

  本文关键词: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的无量纲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通风 火灾排烟 无量纲模型 数值模拟 小尺寸实验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建筑的大型化使竖向结构较为常见,例如,中庭、楼梯以及烟囱等,这些结构会驱动空气流动以及烟气蔓延。竖向结构通过热压的积累可以提高建筑自身的通风能力,进而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同时竖向结构的内部热压也提高了建筑火灾时的排烟能力。所以,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通风与火灾排烟凭借其节能、经济、系统简单并具有一定兼容性的优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竖向结构用于建筑通风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是关于利用竖井纯热压通风模式或者是仅针对单层建筑的竖井热压通风模式。而在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通风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多层建筑中,当竖井高度有限时,若所有楼层纯粹利用热压通风,上部楼层可能会出现被下部楼层污风回灌的现象,针对此现象的理论分析方法还不完善。除此之外,当高大建筑中发生火灾时,室内外温差较大,竖向结构内部可以形成烟囱效应。所以若将竖向结构用于建筑通风模式兼顾火灾排烟模式可以实现风机与竖井积累热压构成的复合动力排烟,提高建筑自身的排烟能力并减小风机所需静压力,而且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可以利用通风风机替代排烟风机。所以复合动力排烟相比于传统机械排烟模式更经济、简单、易操作。因此,本文基于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基本原理,对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以及火灾排烟无量纲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多层建筑利用竖向结构复合通风无量纲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无量纲参数—需求通风性能指标 λ_0,然后基于通风基本理论,得到各层房间的开口大小、中性层高度、自然通风层数三个重要设计参数。同理,提出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排烟无量纲模型的排烟性能指标 λ_0,并分析得到复合动力排烟模式下的理论设计参数。其次,基于需求通风性能指标 λ_0,分析得出本文所提复合通风模式、其他两种低能耗通风模式(置换通风和利用竖井纯热压通风)以及机械通风模式的适用范围,为目标建筑选择合理的通风模式提供了依据。在火灾工况下,同样基于建筑排烟性能指标 λ_0,提出室内高差形成的热压排烟、利用竖井纯热压排烟、复合动力排烟以及纯机械排烟模式的适用范围。分析得到的各通风模式与排烟模式适用范围,为多层建筑综合选定最优的建筑通风与排烟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对全机械通风与复合通风的能耗比(COP)分析,将本文提出的通风方案的能耗节省率进行量化,从而找到建筑结构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在火灾工况下,对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动力排烟模式与传统机械排烟模式的所需风机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复合动力排烟模式提高了建筑自身排烟能力,减小了风机所需静压力,从而可能节省排烟风机的初投资。本文中采用CFD软件,以及三种不同的湍流模型,模拟验证目标建筑计算域内的流场分布,并将竖井中垂线温度分布、房间出风口质量流量、竖井中垂线压力分布的模拟监测结果与理论模型分析值进行对比,得出本文所提复合通风模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在相似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小尺寸的盐水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复合通风与排烟工况下的流场分布,从而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本文所提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复合通风 火灾排烟 无量纲模型 数值模拟 小尺寸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34;TU89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5
  • 1.1.1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的系统概述10-14
  • 1.1.2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模型的优化潜力14-15
  • 1.1.3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模型的可行性15
  • 1.2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模型研究现状及问题15-18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2.3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通风与火灾排烟现有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18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18-21
  • 2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的无量纲设计方法21-35
  • 2.1 通风性能指标(RVPI)的提出与分析21-24
  • 2.1.1 建筑通风工况RVPI分析21-23
  • 2.1.2 建筑火灾工况RVPI'分析23-24
  • 2.2 基于RVPI的定量设计方法24-27
  • 2.2.1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模型建立24-26
  • 2.2.2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火灾排烟模型建立26-27
  • 2.3 基于RVPI的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的适用性分析27-34
  • 2.3.1 通风工况下基于RVPI的适用范围分析27-29
  • 2.3.2 风压对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模式的影响29-31
  • 2.3.3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模型对室外气温变化的适应性分析31
  • 2.3.4 火灾工况下基于RVPI'的适用范围分析31-34
  • 2.4 本章小结34-35
  • 3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设计优化分析35-41
  • 3.1 建筑复合通风工况的COP表达式35-36
  • 3.2 竖井顶部出口无量纲面积参数的优化分析36-37
  • 3.3 最高自然通风层窗口无量纲面积参数的优化分析37
  • 3.4 竖井超出建筑无量纲高度参数的优化分析37
  • 3.5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火灾排烟模型优化分析37-39
  • 3.6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简化设计流程39-40
  • 3.7 本章小结40-41
  • 4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的数值模拟分析41-49
  • 4.1 数值模拟的参数设计以及建模41-46
  • 4.1.1 数值模拟模型参数设计41
  • 4.1.2 数值模拟建模41-46
  • 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46-47
  • 4.2.1 数值模拟温度分布分析46
  • 4.2.2 数值模拟竖向结构中垂线压力分布分析46-47
  • 4.2.3 数值模拟模型窗口通风流量分析47
  • 4.3 本章小结47-49
  • 5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排烟的盐水实验相似理论49-57
  • 5.1 相似理论概述49
  • 5.2 盐水实验比例尺确定49-56
  • 5.2.1 复合通风工况盐水实验参数设计52-53
  • 5.2.2 竖向结构被动通风工况盐水实验参数设计53-54
  • 5.2.3 火灾工况盐水实验参数设计54-56
  • 5.3 本章小结56-57
  • 6 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排烟盐水模型实验结果57-67
  • 6.1 模型实验设计57-60
  • 6.1.1 实验台建立57-58
  • 6.1.2 测试内容及仪器选择58-60
  • 6.2 实验操作与结果60-66
  • 6.2.1 实验时间与操作方案60-62
  • 6.2.2 实验结果及分析62-66
  • 6.3 本章小结66-67
  • 7 结论与展望67-69
  • 7.1 本文研究成果67-68
  • 7.2 后续工作展望68-69
  • 致谢69-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75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7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萍;竖向结构用于多层建筑复合通风与火灾排烟的无量纲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86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86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6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