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2 03:23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效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用能分析 节能改造 变频技术 效果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的需求,建筑节能已成为全球热点问题,而我国既有建筑的存量大、节能潜力大,而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随着国家的大力引导及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已经成为了节能工作的一个重点,因此对节能改造技术研究、节能诊断及效果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的节能诊断及效果判定等方面研究还相对薄弱,尤其是节能效果评价的不确定性非常普遍,严重制约了节能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针对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近年来能耗数据及节能改造实施情况展开研究,以期为后续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收集重庆市能耗平台近三年上传的297栋建筑分项能耗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重庆市各类型既有公共建筑整体用能水平、分项用电及分项用电比例,得出照明插座用电和空调用电是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的主要用电,为节能改造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功能用途的公共建筑,用能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商场建筑耗能水平最高,其次是宾馆饭店、医疗卫生及综合建筑,办公及文化教育建筑能耗水平相对较低,且相同功能用途的公共建筑用能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每类型建筑都存在能耗明显偏高的部分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应放在这些高能耗建筑上。接着对重庆市已完成的113个、面积约为42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进行归纳统计,并重点对围护结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及室内用电设备等主要节能改造技术开展测试及理论分析研究工作,归纳总结各改造对象的主要改造技术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典型节能改造项目改造后运行效果进行调研及测试,总结节能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对集中空调变频改造技术(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及末端风机变频)的改造技术原理、实施方式与改造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三个主要节能效果判断指标(主机性能系数、冷水耗电输冷比和单位风量耗功率),并探讨了三种节能量判定方法:a.有自动监测系统,则可以直接计算逐时能耗,然后对全年进行积分即可得到变频改造后水泵及风机的能耗,改造前能耗则采用水泵及风机工频运行的平均输入功率与年运行时间的乘积,然后将改造前后年能耗相减即可得到节能量;b.当变频改造采用温差控制时,变频改造后能耗计算采用公式E’=∑(Ni*ti)=N∑(ηi3 ti),只要确定负荷率即可得到结果,改造前能耗则采用水泵及风机工频运行的平均输入功率与年运行时间的乘积,然后将改造前后年能耗相减即可得到节能量;c.采用实测能耗比较法,即在空调负荷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将空调系统工频运行与变频运行交替运行相同的天数,比较工频和变频运行期间的能耗值即可得到节能量。论文最后结合案例进行了实际案例的改造全过程分析,为节能改造的实施全过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工程参考意义。
【关键词】:用能分析 节能改造 变频技术 效果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2;TU201.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1
  • 1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8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8-21
  • 1.3.1 研究内容18
  • 1.3.2 技术路线18-21
  • 2 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用能分析21-43
  • 2.1 重庆市能耗监管平台概况21-24
  • 2.1.1 工作介绍21
  • 2.1.2 监测内容简介21-22
  • 2.1.3 数据上传现状22-24
  • 2.2 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总用能现状24-26
  • 2.3 重庆市典型公共建筑能耗数据分析26-40
  • 2.3.1 办公建筑27-30
  • 2.3.2 商场建筑30-33
  • 2.3.3 宾馆饭店建筑33-35
  • 2.3.4 文化教育建筑35-38
  • 2.3.5 医疗卫生建筑38-40
  • 2.4 本章小结40-43
  • 3 重庆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现状分析43-71
  • 3.1 节能改造概况43-46
  • 3.2 节能改造技术分析46-61
  • 3.2.1 围护结构47-51
  • 3.2.2 照明系统51-54
  • 3.2.3 空调系统54-59
  • 3.2.4 供配电系统59-61
  • 3.2.5 室内用电设备61
  • 3.2.6 其他61
  • 3.3 节能量核定现状61-68
  • 3.3.1 节能量核定工作及方法介绍61-66
  • 3.3.2 节能量核定存在问题分析66-68
  • 3.4 本章小结68-71
  • 4 集中空调系统重点改造技术效果分析71-97
  • 4.1 集中空调系统工作原理71-76
  • 4.1.1 集中空调系统主要结构71-76
  • 4.1.2 集中空调系统工作原理76
  • 4.2 集中空调系统变频节能原理分析76-88
  • 4.2.1 变频技术节能基础理论77-78
  • 4.2.2 冷冻水系统节能分析78-82
  • 4.2.3 冷却水系统节能分析82-85
  • 4.2.4 空调风系统节能分析85-88
  • 4.3 集中空调系统变频改造节能效果分析88-94
  • 4.3.1 节能效果判断指标88-90
  • 4.3.2 节能量计算方法90-94
  • 4.4 本章小结94-97
  • 5 案例分析97-125
  • 5.1 项目概况97
  • 5.2 改造前节能诊断97-107
  • 5.2.1 能耗分析97-98
  • 5.2.2 建筑围护结构分析98-99
  • 5.2.3 空调系统分析99-102
  • 5.2.4 照明系统分析102-105
  • 5.2.5 室内用电设备分析105-106
  • 5.2.6 其他用能系统分析106-107
  • 5.3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107-109
  • 5.3.1 空调系统节能改造107-108
  • 5.3.2 照明系统节能改造108-109
  • 5.4 节能改造效果分析109-123
  • 5.4.1 空调系统109-120
  • 5.4.2 照明系统120-123
  • 5.5 本章小结123-125
  • 6 结论与展望125-127
  • 6.1 主要结论125
  • 6.2 展望125-127
  • 致谢127-129
  • 参考文献129-133
  • 附录133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33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1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兵;试点先行 推进建筑节能产业化[J];施工技术;2000年08期

2 ;建设部即将进行全国建筑节能工作检查[J];施工技术;2000年08期

3 姚江波,白蔚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J];华中建筑;2000年02期

4 ;明确目标 统筹规划 实现建筑节能跨世纪发展——记全国建筑节能工作座谈会[J];建筑;2000年01期

5 张波;加大管理力度 促进建筑节能快速发展——写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将要施行之际[J];建筑;2000年05期

6 ;坚定信心 努力开拓 全面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0年05期

7 ;国家鼓励的建筑节能技术[J];中国建材;2000年02期

8 ;建筑节能有章可循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正式出台[J];中国建材;2000年04期

9 ;国家将鼓励的八大建筑节能技术[J];中国建材;2000年12期

10 屈智,贾玉伟;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J];山西建筑;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琦;;对建筑节能认识的反思[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玉成;;21世纪初成都建筑节能展望及举措[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路宾;;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检测技术发展状况[A];庆祝北京制冷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瑜娟;贺随志;;浅谈建筑节能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李增亮;;浅谈建筑节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6 钞锋;杨全峰;秦兵;;谈建筑节能的问题和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7 徐文章;;建筑节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会君;冀晓军;;浅谈建筑节能的发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曹琦;;对建筑节能认识的反思[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魁英;王喜霞;;当代建筑节能设备与产品的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丽娟;国家节能战略重点直指建筑节能[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胡曙光;大力推进建筑节能 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N];长江日报;2005年

3 记者 裘军;建筑节能市场发展现状耐人寻味[N];建筑时报;2005年

4 记者 张原;政府应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胡贵玉 柯善北;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工作[N];中国建设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陶晓;北京:建筑节能向规范化迈进[N];中国建设报;2005年

7 徐一骐;谈推进建筑节能的措施和责任[N];中国建设报;2005年

8 记者路长青 台俊民;山西出台政策激励建筑节能[N];中国建设报;2005年

9 田文化;建筑节能势在必行[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10 石昶;莫让建筑节能“曲高和寡”[N];中国电力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慧玲;建筑节能气候适应性的时域划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孙鹏程;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丰艳萍;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张海文;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7 郁文红;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陈砚祥;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海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高庆龙;基于空间分布的建筑节能气象参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胜;建筑节能中政府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2 徐晓飞;建筑节能的环境伦理思考[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宫晓玲;我国建筑节能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晓群;论建筑节能政府管理的状况及其改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吉琳娜;建筑节能技术选择及其政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傅剑;浙江省推广建筑节能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7 陈旭;建筑节能技术市场发展前景及推广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亮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服务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赵云峰;我国推广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其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代善国;某市建筑节能检测平台建立与运行维护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07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07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8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