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04:26

  本文关键词: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建筑 全寿命周期 指标体系 可拓评价法


【摘要】:随着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比例不断增加,低碳建筑等新型建筑在建筑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设计一套合理、适用、高效的低碳建筑等级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分析了低碳建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全寿命周期理论,该理论把低碳建筑划分为五个阶段:前期决策、设计规划、施工建造、运营维护、报废拆除,同时,对各阶段下影响建筑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此领域建筑评价的各个指标项,同时借鉴相关的规范标准,提出一套合适的指标库。在这个过程中,以确定指标的思路和原则为指导,结合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和方法,最终确定低碳建筑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其后,为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主观判断导致结果失准的情况,本文选用可拓综合评价作为低碳建筑评价的方法。可拓综合评价以定量的视角去化解矛盾问题,指标关于建筑碳排等级的关联度和权重分别通过初等关联函数和简单关联函数计算。该方法通过简便的计算,不仅可以规避主观性,而且能够提高最终结果的精准性。最终为了验证评价指标及方法的准确度,本文将构建的评价体系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使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得到了准确的检验。本文将可拓综合评价应用于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等级评价,说明了可拓评价方法在此领域的适用性和合理性,为低碳建筑评价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影响建筑碳排放量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把控减排的要点,对相关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是有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低碳建筑 全寿命周期 指标体系 可拓评价法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0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17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8
  • 1.4.1 研究内容17-18
  • 1.4.2 研究方法18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18-22
  • 1.5.1 技术路线18-20
  • 1.5.2 创新点20-22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22-44
  • 2.1 低碳建筑相关理论22-25
  • 2.1.1 低碳建筑的发展历程22-23
  • 2.1.2 低碳建筑的概念、内涵与特点23-24
  • 2.1.3 低碳建筑与其他新型建筑的界定24-25
  • 2.2 全寿命周期相关理论25-27
  • 2.2.1 全寿命周期概念25-26
  • 2.2.2 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阶段划分26-27
  • 2.3 低碳建筑评价相关理论27-36
  • 2.3.1 国外低碳建筑评价相关理论27-33
  • 2.3.2 国内低碳建筑评价相关理论33-36
  • 2.4 可拓综合评价法相关理论36-42
  • 2.4.1 可拓评价法概述36-37
  • 2.4.2 物元理论37-39
  • 2.4.3 可拓集合39-40
  • 2.4.4 关联函数40-42
  • 2.5 本章小结42-44
  • 第三章 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4-58
  • 3.1 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44-45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44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44-45
  • 3.2 影响低碳建筑各阶段碳排因素分析45-50
  • 3.2.1 前期策划阶段因素分析46
  • 3.2.2 规划设计阶段因素分析46-47
  • 3.2.3 施工建造阶段因素分析47-49
  • 3.2.4 运营维护阶段因素分析49
  • 3.2.5 拆除报废阶段因素分析49-50
  • 3.3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50-53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设计50
  • 3.3.2 评价指标的设置流程50-51
  • 3.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51-53
  • 3.4 评价指标的评估要点及内涵说明53-56
  • 3.4.1 规划特征53-55
  • 3.4.2 建筑特性55
  • 3.4.3 资源消耗55-56
  • 3.5 本章小结56-58
  • 第四章 低碳建筑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58-70
  • 4.1 低碳建筑评价方法比选58-59
  • 4.1.1 常用综合评价法58-59
  • 4.1.2 综合评价法的选择59
  • 4.2 可拓综合评价法在低碳建筑评价中的应用59-69
  • 4.2.1 可拓综合评价法的应用思路与步骤59-61
  • 4.2.2 可拓综合评价法的评价过程61-69
  • 4.3 本章小结69-70
  • 第五章 应用实例70-92
  • 5.1 项目概况70
  • 5.2 可拓综合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70-90
  • 5.2.1 确定待评物元70-77
  • 5.2.2 二级指标评价77-88
  • 5.2.3 一级指标评价88-89
  • 5.2.4 低碳等级评定89-90
  • 5.2.5 评价结果分析90
  • 5.3 本章小结90-9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2-94
  • 6.1 论文总结92-93
  • 6.2 研究展望93-94
  • 附录 1:低碳建筑评价指标量值范围评定表94-96
  • 参考文献96-100
  • 作者简介100-101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1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101-102
  • 致谢102-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蔚为;;我国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效益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16期

2 吴奕亮,张俊迈;应用寿命周期利润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 提高设备的寿命周期效益[J];中国设备工程;2003年03期

3 Gerardo Alvarez;;维修在设备全寿命周期中的作用(三)[J];中国设备工程;2006年03期

4 ;全寿命周期分析[J];绿色建筑;2012年01期

5 王晓飞;凌海风;肖兴青;青星;;装备使用保障寿命周期档案管理与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2期

6 张长元;标准的寿命周期[J];标准化报道;1997年01期

7 ;节能新标 绿色建筑[J];晚霞;2011年02期

8 ;寿命周期管理技术研究[J];国际电力;2003年04期

9 苑舜;以设备寿命周期为基础确定更新规划方向[J];东北电力技术;2005年06期

10 李忠民;汤淑春;李军;陈健;;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武器装备采办风险识别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子玲;许爱强;杨智勇;;面向装备全寿命周期的诊断体系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Ⅲ)[C];2008年

2 王大中;;维修—向设备润滑要效益[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润滑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温州)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汝海;苏晓梅;耿俊利;张建卫;闫卫国;时玉良;;全寿命周期投资管理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A];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10年

4 时云洪;黎智;徐星;徐睿志;;考虑全寿命周期的导线截面选择[A];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王建宏;;风力发电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A];中国风电生产运营管理(2013)[C];2013年

6 周如雯;;论拓展沪外和海外园林经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专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青;长钢炼铁厂推行关键设备寿命周期管理[N];中国冶金报;2008年

2 肖慧颖 汤程 肖润生;江西全寿命周期试点变电站建成[N];国家电网报;2011年

3 霍桂芳 柳祖林;运用寿命周期理论 践行精细化管理[N];中国冶金报;2011年

4 董江戎 张从宝;全寿命周期设计进行时[N];中国电力报;2009年

5 张强;公司点评全寿命周期试点设计竞赛方案[N];国家电网报;2008年

6 周祥宝 王文礼;抓好设计和施工 建设“全寿命周期”电网[N];中国电力报;2009年

7 通讯员 易均 许景新 杨林 罗平方;江苏首座全寿命周期变电站投运[N];中国电力报;2010年

8 施战辽 王斌;金华电业局全寿命周期研究项目通过鉴定[N];国家电网报;2009年

9 胡晓延;首座全寿命周期示范变电站投运[N];国家电网报;2010年

10 记者 李蕾;上海全力推进“绿色建筑”[N];解放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智勇;复杂系统全寿命周期综合维修准则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沈鸿雁;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方法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强青军;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与监管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宇;基于两型社会理念的船舶装备全寿命周期价值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代;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党鑫桥;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胡雪艳;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变电站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贺晨晨;配网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李振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热电联产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6 安玉民;电缆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董莎;基于变动风速的风电项目全寿命周期综合效益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皮薇;全寿命周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成本—效益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范文佳;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通信宽带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10 邢玉巧;地下储粮仓全寿命周期经济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07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07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