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气浮-生物陶粒-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湖水的运行特性

发布时间:2017-08-07 00:20

  本文关键词:“气浮-生物陶粒-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湖水的运行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藻类 气浮 生物陶粒 膜污染


【摘要】:为了提高饮用水水质,将气浮、生物陶粒与膜进行有机组合,开发出"气浮-生物陶粒-膜"一体化工艺。采用该工艺处理高藻、低浊、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微污染湖水,对其运行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和藻类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浊度、色度、COD、氨氮、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6%、80.6%、69.6%、64.1%和94.4%。另外,该工艺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膜污染能力。实验开始时,跨膜压差约为2.2 k Pa;当实验运行至100 d时,跨膜压差仅为4.1 kPa。
【作者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藻类 气浮 生物陶粒 膜污染
【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2GA690325) 徐州工程学院校课题(XKY2011107)
【分类号】:TU991.2
【正文快照】: 常规工艺在处理高藻、低浊、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微污染湖水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混凝效果差、易堵塞滤池、出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氯耗增加、出水嗅味严重、消毒副产物浓度增加,等等[1-6]。为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将气浮、生物陶粒与膜分离技术进行有机组合,开发出一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记中;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滏阳河微污染源水[J];中国给水排水;1999年11期

2 韩宏大;周玉文;何文杰;;强化常规工艺处理黄河原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05期

3 刘强;王晓昌;;新型浮滤池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11期

4 刘善培;王启山;何文杰;韩宏大;耿天甲;吴立波;;混凝/气浮与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对比[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9期

5 吴玉宝;王启山;王玉恒;石大安;安毅;;混凝—气浮除藻工艺中各参数的优化[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03期

6 黄廷林;郭伟锋;韩宏大;李玉仙;;强化常规工艺处理滦河高藻原水的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23期

7 柳姝;黄培坤;汪群慧;候文华;菊池隆重;;混凝-微气泡气浮法处理含藻废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8 黄晓东,曹天洪,谭为民,吴为中,方俊峰,王占生;生物陶粒处理深圳水库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1998年06期

9 刘文江,戴之荷;气浮技术在水库水处理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0年09期

10 王丽花,周鸿,张晓健,王占生;常规工艺对消毒副产物及前体物的去除[J];给水排水;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川;舒为群;曹佳;;我国水环境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3期

2 赵影;我国微囊藻污染及毒素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3 张键;宗姗;时惠;何莲;程吉林;;复合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源水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4 陈湘萍;姚江华;;生活饮用水管网中水质影响因素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0期

5 左金龙;;城市供水中藻类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6 吴俊奇,滕华,于莉;三相旋转流应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王璧人,刘辉,彰勤纪,白秀玉;超滤膜清洗剂的红外与核磁共振谱[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4年03期

8 刘金彩,曾利群;陶瓷分离膜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J];山东陶瓷;2004年06期

9 张亮;王建民;于江梅;;MBR技术在纯碱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纯碱工业;2012年01期

10 陈如海,方振东;无机陶瓷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银永发;贺才富;;高分子“PVF”微滤功能膜的研制生产与开发应用[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2 许荣鹏;;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3 许振良;;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钟常明;郎万中;许振良;管爱国;朱亚平;;纳滤膜法脱除干法腈纶纺丝洗涤废水中非挥发组分的研究[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许振良;白心平;程亮;魏永明;;UF-RO处理铝型材废水及中水回用技术[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桂娥;李啸寰;许振良;;MBR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邱瑞芳;崔莉;杨凤玲;程芳琴;;微滤-电渗析工艺处理高矿化度矿井水的试验研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8 ;Microcystins Contamina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Toxicology Study in China[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巫黎庶;;双膜法污水净化技术生产实践及效果分析[A];节能降耗减排——第四届广东油气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刚;;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乳化液废水的技术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旭;纳米ZnO催化臭氧氧化去除饮用水中二氯乙酸的效能与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陶益;UV-C辐照对典型藻类生长抑制效果与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张艳;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含藻水及膜污染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杜俊;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任晶;UV/H_2O_2对铜绿微囊藻抑制特性及其对微囊藻毒素降解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平;EM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系统应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7 杜军;减压膜蒸馏及其分离含铬溶液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刘贵云;河道底泥资源化—新型陶粒滤料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9 谷和平;陶瓷膜处理含油乳化废水的技术开发及传递模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10 陈加平;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毒性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业;镀镍废水的处理回用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谢荣华;聚氯乙烯超滤膜亲水性改性及水过滤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岩;超滤膜性质对海水超滤过程的影响及海水超滤分级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曹江;双亲性纳米TiO_2复合体的制备及其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郑捷;高温NIPS法制备PVC微孔膜及其结构控制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郑阳;高温纳滤膜浓缩草甘膦母液及其结晶过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卢玲巧;大黄多糖集成化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迟峰;反渗透法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楚庄;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牛快快;高浓度含氯工业废水脱氯处理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莹,王孙巍,王彦军;快速搅拌对混凝—絮凝最佳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北方环境;2000年02期

2 管晓涛;胡锋平;路文旭;何洪;;CAF工艺浓缩剩余活性污泥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3 徐国想,阮复昌;铁系和铝系无机絮凝剂的性能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4 许国仁,李圭白;高锰酸钾复合药剂(CP)的强化混凝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05期

5 彭海清,谭章荣,高乃云,孟长再;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2期

6 黄晓东;美国大、中型水厂的工艺和水质调查[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9期

7 刘强;王晓昌;;新型浮滤池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11期

8 刘文君,贺北平,,张锡辉;生物预处理对受有机污染源水中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96年04期

9 姜恒,宫红,吴平;含油废水气浮处理药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1年05期

10 王静超,马军,王静海;气浮净水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J];工业水处理;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放;王弘宇;周丹丹;左微;;常温下生物陶粒反应器中亚硝酸型硝化的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5年10期

2 王玉莲;蔡昌凤;;应用配方均匀设计确定粉煤灰/生物质生物陶粒的最佳配比[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王弘宇;马放;杨开;左薇;周丹丹;王立立;;亚硝酸型硝化在生物陶粒反应器中的实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李静,季民,周菁;生物陶粒滤池对微污染原水中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苏俊峰;马放;王弘宇;魏利;;生物陶粒反应器硝化细菌的分离及硝化特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6 马放;邱珊;冯奇;张辉;;生物陶粒在水源水处理中的实验[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查建明,张苗苗,王立久;生物陶粒在污水处理中作滤料的研究与应用[J];广东建材;2005年01期

8 雒怀庆,胡勇有,陈柱;生物陶粒批式硝化过程的特性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9 桑军强,王占生;低温条件下生物陶粒反应器运行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10 许立新,汪艳霞,杨云龙;生物陶粒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金秋;段雪松;;生物陶粒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初探[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胡爽;北沥公司节能减排实现“三丰收”[N];盘锦日报;2007年

2 记者 孙喻奇邋高刚;北沥公司节能减排“三丰收”[N];辽宁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辉;生物陶粒反应器内微生物特性研究及对滤后水的深度处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周卫军;黄河微污染水源饮用水生物预处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魏海娟;三相轻质生物陶粒流化床处理废水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扬;新型生物陶粒分层MBBR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朱学峰;生物陶粒泡沫反应器处理低氨氮废水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姜楠;轻质生物陶粒流化床脱氮效能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32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32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