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细化设计——以苏北地区村庄规划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07 12:32

  本文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细化设计——以苏北地区村庄规划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一体化 新型农村社区 精细化设计


【摘要】:研究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求,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精细化设计理论方法,重点介绍了精细化设计的目标、原则、框架与要素,并以苏北地区村庄规划为例,阐明了新时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注重在居住环境、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整合四个方面的精细化设计,从而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建筑设计院;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新型农村社区 精细化设计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公共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公共管理的一体化。”由此可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农村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斌;王耀南;郑晓华;陶德凯;;困惑与创新——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0年02期

2 戴帅;陆化普;程颖;;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0年01期

3 黄晓芳;张晓达;;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体系构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J];规划师;2010年07期

4 林风霞;;强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支撑的探索[J];城乡建设;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斌;汪精海;;村庄规模的扩大及其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2 王新哲;刘晓;;新疆新农村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巴楚县试点新农村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1期

3 王新哲;;大寨的建设历程及新农村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3期

4 梁颖;张瑞德;蔡承智;;国内外(乡)农村建设模式的比较[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5 张宏元;王倩;郑雄彬;;“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城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兼论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途径与典型模式[J];规划师;2011年04期

6 李英豪;郑宇军;;基于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东阳市花园村为例[J];规划师;2011年05期

7 韩波;顾贤荣;李小梨;;浙江省村镇体系规划中产业、公共服务与特色规划研究[J];规划师;2012年05期

8 邓毛颖;蒋万芳;;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J];规划师;2012年05期

9 官卫华;;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重构——南京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3期

10 殷湖北;黄晖;;长寿区新农村规划建设探索[J];重庆建筑;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毕英杰;;农村人口规模与土地流转预测方法浅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芳;饶传坤;;日韩农村建设的比较与借鉴[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晨;;台湾“农村再生计划”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4 王粟;刘贺;;新时期上下结合型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思路探索——以河南省尧山镇下河及马公店村落建设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5 周轶男;刘纲;;村庄规划的新视野——分区层面村庄规划的编制探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旭丹;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楼琦峰;湿地乡村空间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3 黄贵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南小城镇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4 徐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5 王瑾;陕南山区村庄布点及空间布局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晨曦;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刘岗;洛南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倩;城乡统筹视角下关中农村城镇化路径探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曾飞;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欧阳德敏;构建我国开鲁县农村发展框架的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锦富;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J];城市规划;2000年07期

2 张庭伟;从“向权力讲授真理”到“参与决策权力”——当前美国规划理论界的一个动向:“联络性规划”[J];城市规划;1999年06期

3 胡娟;朱喜钢;;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03期

4 王飞;;构建城乡一体、统筹协调、科学民主的城乡规划体系[J];北京规划建设;2009年04期

5 林文棋;;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创新[J];规划师;2007年02期

6 章凌志;杨介榜;;村庄规划可实施性的反思与对策[J];规划师;2007年02期

7 吴之凌;汪勰;;新时期武汉城乡规划体系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规划师;2009年05期

8 何兰萍;;从公共空间看农村社会控制的弱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2期

9 张晖;;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8年05期

10 陈家宝;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南京市城乡“二元结构”成因及其对策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广艳,方红英,蒋乐其;义乌市上溪镇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探索[J];规划师;2005年S1期

2 杜白操;;论城乡一体化必不可缺的五大支撑[J];小城镇建设;2009年12期

3 马红杰;桂琳;;探村偶得——乌托邦梦想与城乡一体化现实的对视[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2期

4 董晓莉,周波;加快城镇体系规划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四川山地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研究[J];四川建筑;2005年S1期

5 王振亮;城乡一体化的误区——兼与《城乡一体化探论》作者商榷[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6 李治;褚延萍;;推行“迁村并点” 打破“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之政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0年30期

7 黄国胜;陈宗兴;;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韦薇;赵兵;;关于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问题的思考[J];广东园林;2010年05期

9 吴海燕;《义乌市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的编制与探索[J];规划师;2005年S1期

10 ;郑州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省会[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薇;朱京海;王晓臣;;区域城乡一体化下实现低碳城市的有效途径——热电一体化[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车生泉;林源祥;;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尹潘;;城乡一体化模型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彭震;;资源型城市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刘秀晨;;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6 林建永;吴永兴;;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向,促进上海空间布局协调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林德高;王贤萍;张磊;;嘉兴市区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A];浙江省2005年给水排水论文集[C];2005年

8 田高平;;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规划[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欧明华;;关于城市与乡村过度领域规划思考[A];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保平;赵晓东;秦绍玲;张占国;董莹莹;;加强大遗址保护,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良好的山水园林新格局[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勇庆威;环翠区环卫管理实现城乡一体化[N];威海日报;2010年

2 记者  洪和胜 实习生 陈文燕;大溪力推环卫城乡一体化[N];台州日报;2006年

3 刘丽媛;成都:以规划为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杨继祥;市容考评下半年进农村[N];厦门日报;2008年

5 记者 徐黎明;南昌拟规划城乡一体化生态城[N];江西日报;2009年

6 坤文;昆明市:百村试点领跑“城乡一体化”[N];中华建筑报;2006年

7 记者 马基随 通讯员 王伟;严格管理 科学规划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N];商丘日报;2009年

8 记者 邓晋伟 次卓玛;构建城乡一体化“大园林”体系[N];拉萨晚报;2010年

9 记者 王健;全市乡村保洁员已达6500多人[N];南京日报;2008年

10 吴劲松;新民居建设提速城乡一体化[N];昆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世峰;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刘纯青;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熊向宁;转型期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规划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欣;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长虹;可持续农业社区设计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林涛;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亚飞;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调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艳君;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刘月琴;城乡一体化小城镇绿地系统研究初探[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4 贺广瑜;城郊型农村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黄懿;城郊农村地区整体空间规划方法初探[D];重庆大学;2007年

6 袁柳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业景观之生活美学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刘思远;基于水质保障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改建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陈yN;小城镇的供水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D];浙江大学;2011年

9 刘培培;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乔伟;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634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34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