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3:02

  本文关键词: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饱和土 特殊土 公理化体系 应力理论 固结理论 本构模型 广义土 水特征曲线模型


【摘要】:对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开展了持久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成果:在国内率先研制成非饱和土固结仪、直剪仪、渗气仪、标准三轴仪、温控三轴仪、多功能三轴仪和土工CT 三轴仪等一系列仪器设备,揭示了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水气运动规律及变形、强度、屈服、水量变化、湿陷、湿胀、细观结构演化、温度效应等许多重要力学特性规律;构建了岩土力学的公理化理论体系与多种组合形式的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变量;提出了各向异性多孔介质的有效应力理论公式与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理论公式;建立了非饱和土、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的本构模型谱系(包括非线性、弹塑性、结构性损伤与热力耦合模型)与分别考虑密度、净平均应力和偏应力影响的广义土 水特征曲线模型谱系;创立了非饱和土三维固结理论及其固结模型谱系;自主研发了分析固结问题的系列软件,求得一维固结问题的解析解和二维固结问题的数值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应用研究成果解决了多项工程的疑难问题,表明所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为工程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关键词】非饱和土 特殊土 公理化体系 应力理论 固结理论 本构模型 广义土 水特征曲线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272072,59279390,10372115,10672182,11072265,11272353)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0引言工程中遇到的土大多处于非饱和状态(地下水位之上),在中国北方和中、西部地区更是如此。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核电的快速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工程中遇到的非饱和土问题日益突出,如路基和大坝的不均匀沉降和湿化变形、平山造地形成的巨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再华,王权民,陈正汉;非饱和膨胀土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及分析[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苗天德,王正贵;考虑微结构失稳的湿陷性黄土变形机理[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0年01期

3 陈正汉;关于土力学理论模型与科研方法的思考[J];力学与实践;2003年06期

4 陈正汉;关于土力学理论模型与科研方法的思考(续)[J];力学与实践;2004年01期

5 ;现代土力学的基本问题[J];力学与实践;1998年06期

6 魏汝龙;;娭土的剪,

本文编号:653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53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1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