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分级循环荷载作用下冻土动应变幅值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3:32

  本文关键词:分级循环荷载作用下冻土动应变幅值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藏冻结黏土 兰州黄土 动三轴试验 分级加载 动应力幅值 动应变幅值


【摘要】:通过低温动三轴试验,采用分级加载方式逐级施加动荷载,对不同加载频率、围压和负温条件下青藏冻结黏土和兰州黄土的动应变幅值变化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级荷载作用下,动应变幅值随振次的增加基本不变,可以采用平均值来反映各级加载下的动应变幅值;不同加载频率、围压和温度条件下,动应变幅值随动应力幅值的变化规律相同,即随着动应力幅值的增加,动应变幅值逐渐增大;动应变幅值随加载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动应变幅值最终趋于一稳定值,对于青藏黏土和兰州黄土,该稳定值均随加载级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围压的增加,青藏黏土的动应变幅值变化不大,而兰州黄土的动应变幅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动应变幅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动应力幅值对动应变幅值的影响最大,动荷载振动频率的影响次之,温度的影响第三,围压的影响最小。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关键词】青藏冻结黏土 兰州黄土 动三轴试验 分级加载 动应力幅值 动应变幅值
【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重点项目“列车荷载作用下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No.O9SF10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023003,No.40971046)
【分类号】:TU411
【正文快照】: 1引言动荷载作用下冻土会发生变形。冻土的变形受含水率、含冰量、温度、围压、动荷载水平、振动频率、动荷载幅值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冻土的变形特征变化复杂。近年来,学者们对动荷载作用下冻土的变形性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徐春华等[1]对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志华;石坚;张淑娟;罗丽娟;;高含冰量冻土动强度和残余应变的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6期

2 赵淑萍;马巍;焦贵德;常小晓;;长期动荷载作用下冻结粉土的变形和强度特征[J];冰川冻土;2011年01期

3 朱占元;李静;邹祖银;莫忧;;动力荷载作用下冻土变形特性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2期

4 焦贵德;马巍;赵淑萍;常小晓;杨曙光;;高温冻结粉土的累积应变和临界动应力[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5 朱占元;凌贤长;胡庆立;于洋;邹祖银;;中国青藏铁路北麓河路基冻土动应变速率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6 徐春华,徐学燕,沈晓东;不等幅值循环荷载下冻土残余应变研究及其CT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4期

7 朱占元;凌贤长;胡庆立;于洋;常小晓;;动力荷载长期作用下冻土振陷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辉,刘立平,赖明;基于地面地震反应输入的自由场地震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张晓忠;张胜民;李世民;;土层锚杆预应力损失原因分析与补偿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3 朱志铎;郝建新;赵黎明;;交通荷载作用下粉土路基变形特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4 王路君;左永振;孔宪勇;王志强;;CT技术在岩土工程研究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5 高志华;石坚;张淑娟;罗丽娟;;高含冰量冻土动强度和残余应变的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6期

6 赵淑萍;马巍;焦贵德;常小晓;;长期动荷载作用下冻结粉土的变形和强度特征[J];冰川冻土;2011年01期

7 王秀英,张弥;地震作用下沉管地基砂土液化可能性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张q煌;钱彦岭;徐慧峰;王建伟;;基于Nastran的粘性和粘弹性人工边界的模拟与验证[J];兵工自动化;2009年03期

9 闫晓鹏;张年梅;杨桂通;;开孔与闭孔泡沫铝的抗侵彻性能研究[J];兵工学报;2009年S2期

10 张瑞丰,林皋;一种新的储液罐动力提离计算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卫国;姚安林;李又绿;陈华燕;曾祥国;;冲击载荷作用下含裂纹高压埋地输气管道的安全性评定[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2 庄乐和;;中国地震烈度影响半径的统计模型[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3 胡忠志;简文彬;;重力式挡墙动土压力的简化解[A];第三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立娜;凌贤长;李琼林;张锋;;列车荷载下青藏冻结粉质黏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常玉;冻融循环与列车动载耦合作用下高速铁路地基沉降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徐慧峰;基于弹性波的地下管线水平导向钻随钻探测理论与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施烨辉;列车荷载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永光;冲击挤密潜孔锤外表减阻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贾亮;加筋挡土墙的地震作用及动力稳定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晓红;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黏土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青松;加强型袋装砂井综合治理可液化砂土—淤泥质软粘土互层地基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李东阳;冻土未冻水含量测试新方法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锋;深季节冻土区重载汽车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与永久变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秦岭;钢悬链线立管的ANSY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志凯;挡土墙后地震主动土压力的拟动力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国顺;井峪沟尾矿坝稳定性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杨晨晨;金属粉末的粘弹塑性本构方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林冬;振动波衰减与压实度关系的试验探索[D];长安大学;2011年

6 司伟;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与耐久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刘玉;船墩防撞系统碰撞力学仿真初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8 周晔;软土环境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路基动力相互作用[D];宁波大学;2010年

9 严桂兰;应变速率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动力特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田宗正;粒子冲击钻井注入系统分析与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平,朱元林,张家懿,沈忠言,俞祁浩;饱和冻结粉土的动弹模与动强度[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2 程国栋,何平;多年冻土地区线性工程建设[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3 吴志坚,马巍,王兰民,程建君,冯文杰;地震荷载作用下温度和围压对冻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4 沈忠言,张家懿;振动荷载作用下饱水冻结粉土的单轴抗压强度[J];冰川冻土;1996年02期

5 沈忠言,张家懿;冻结粉土的动强度特性及其破坏准则[J];冰川冻土;1997年02期

6 沈忠言,张家懿;围压对冻结粉土动力特性的影响[J];冰川冻土;1997年03期

7 沈忠言,张家懿;冻结粉土动强度的荷载效应及长期极限动强度[J];冰川冻土;1998年01期

8 郁寿松,石兆吉,谢君斐,丰万玲;上海地铁隧道振陷的计算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6年01期

9 杨柏坡,孙平善,申杰;有冻土层场地上多层砖房的震害预测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10 王丽霞,凌贤长,徐学燕,胡庆立;多年冻土场地路基地震响应动应力性状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军,闫澍旺;长江口软粘土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弱化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05年01期

2 高志华;石坚;张淑娟;罗丽娟;;高含冰量冻土动强度和残余应变的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6期

3 刘霞;贾荣光;杜历英;钟普浴;崔桂梅;;动三轴试验固结时间对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影响的初步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0年04期

4 王艳丽;饶锡保;潘家军;王勇;;细粒含量对饱和砂土动孔压演化特性的影响[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03期

5 郭文;李强;王汝恒;;振动频率对饱和砂卵石土动模量和动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6 谢婉丽;薛建功;常波;;加筋土动力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J];灾害学;2008年S1期

7 张训忠;王汝恒;贾彬;张春涛;;饱和砂卵石土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09年03期

8 赵红芬;何昌荣;王莉娜;;动模量阻尼的动三轴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9年04期

9 刘恩龙;宋长航;罗开泰;万里;;粗-细粒混合土动力特性探讨[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S1期

10 王皆伟;王汝恒;;四川地区砂卵石土动强度试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景元;;基于动三轴试验数据的砂土液化有限元分析[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田会礼;高荫桐;王建华;;饱和粉土液化预测方法的研究[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3 李继祥;贺建清;张家生;;石灰土填料在动载作用下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兰;王峻;;兰州震陷性黄土的地震工程特性与震害预测[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5 张立荣;石玉成;;随机荷载下黄土动力特性探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6 李兰;;动三轴软土震陷分析及抗震性能的评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7 张铭;翁家杰;;冻土力学参数的反演计算[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8 蒋昱州;徐卫亚;王瑞红;;考虑温差影响的神经网络岩石流变模型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吴定洪;陆业海;;岩石声发射特征研究[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孙钧;胡玉银;;三峡工程饱水花岗岩抗拉强度时效特性研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秦锦丽;建立兰州国家级地灾监测预警防治示范区[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谷川;基于变围压应力路径的饱和软粘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变剪模半空间上基础竖向振动分析与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冯瑞玲;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性状的CAT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00年

3 陈别;砂土—粘土分层复合试样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李晓辉;黄土的动变形特性及土层的地震动反应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周志广;大理三塔地基土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胡仲有;不同地区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结构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高益弟;振动荷载下土体流变力学性质及在动力基础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6年

8 任权;列车长持时振动引起黄土滑坡滑带土微结构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杨星;非饱和原状黄土的固结特性及试验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赵心涛;黄泛区饱和粉土抗液化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6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56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7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