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水平缝节点的机理分析
本文关键词:新型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水平缝节点的机理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预制混凝土 水平缝节点 高强螺栓 连接钢框 机理分析
【摘要】:提出一种采用内嵌边框、高强螺栓以及连接钢框连接相邻层预制墙板的新型干式连接方式.为研究该连接方案的可行性及连接件的传力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然后对节点的传力路径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连接件的制作误差对传力路径的影响;最后对弹性阶段及弹塑性阶段时连接件的应力分布与重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连接钢框应力分布的计算模型以及高强螺栓传递剪力的计算公式.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表明,该新型连接方案可行,传力路径明确.机理分析表明:连接钢框受压区的应力大于受拉区的应力;受压区高强螺栓传递的剪力大于受拉区高强螺栓传递的剪力,受压区的高强螺栓率先发生滑移.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水平缝节点 高强螺栓 连接钢框 机理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077)
【分类号】:TU398.2
【正文快照】: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能源消耗少、质量易控制、施工速度快、场地环境好以及收缩裂缝少等优点.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明确提出要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张峰;郭正兴;;装配式短肢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J];工程力学;2013年05期
2 孙建;邱洪兴;许家鹏;;IPSW结构竖向缝连接抗剪承载力试验及理论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3 宋国华,柳炳康,王东炜;反复荷载作用下PBPS竖缝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3年06期
4 姜洪斌;陈再现;张家齐;吴斌;田玉斌;刘文清;;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6期
5 王墩;吕西林;卢文胜;;带接缝连接梁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10期
6 刘家彬;陈云钢;郭正兴;袁富;;竖向新型连接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忠;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地下旋流池防水性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2 石开展;;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3 杨彦克;陈辉;宋登富;潘绍伟;叶跃忠;李固华;;桥梁裂缝注浆修补材料及技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4 刘晓红;;轻骨料混凝土受压构件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5 于秋波;刘立新;谢丽丽;胡丹丹;冯辉;;HRB500级钢筋用于先张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6 林沂祥;郑廷银;蔡万军;陈志军;;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管品武;郭海峰;雷士发;;HRB500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破坏形态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刘晓红;李鸿芳;雷光宇;;M-N相关曲线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截面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9 薛刚;张晓斌;李奉阁;;损伤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艳;王命平;耿树江;杨勇新;;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构件轴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金凌志;谢旦;;预应力RPC简支梁受弯性能浅析[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言志信;叶振辉;刘培林;;钢筋混凝土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倒塌过程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宋美瑶;吴宇环;许宁;程小珂;蒋秀根;;基于拉压组合受力的混凝土劈裂受力数值试验[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毅;李密密;崔娜;吴丹;蒋秀根;;钢筋骨架支承下混凝土梁受损破坏行为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来;王琦;尹燕霞;;十字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来;马云良;尹燕霞;;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须亚平;查万理;彭煜;曾义;朱爱军;王磊;王辉刚;;置于岩石地基的独立基础力学特性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须亚平;袁志英;常达美;王林枫;彭煜;王辉刚;;岩石地基上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缺陷[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福;胡亮;靳鑫;;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转换梁受力性能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姬慧;;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强;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万海涛;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其基于变形性能的参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小勇;钢筋钢丝网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压、偏压及抗震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8 叶苏荣;基于梁段模型的FRP加固混凝土梁界面剥离破坏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9 杨小卫;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地震破坏机理的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李贤;端板螺栓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莲;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甲甲;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明林;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肖志龙;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双向板冲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爱霞;FRP加固受损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6 雷鸣;锈胀损伤RC拱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鑫;无筋及水平灰缝配筋砌体干燥收缩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曹磊;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范雪;钢管混凝土柱—工字钢梁半刚性节点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龚志宏;预制构件在住宅产业化中的应用及设计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松;李国强;崔大光;;型钢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正截面受弯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楚先锋;;万科“标准化”走住宅产业化之路[J];城市开发;2007年18期
3 张大长;陈怀亮;卢中强;;基于抗剪抵抗机构的无开洞RC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模型的探讨[J];工程力学;2007年07期
4 张季超;楚先锋;邱剑辉;李楠;刘波;曹军伟;李于辉;许勇;杨作用;;高效、节能、环保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J];工程力学;2008年S2期
5 李楠;张季超;楚先锋;刘波;;预制混凝土结构后浇整体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S1期
6 刘家彬;陈云钢;郭正兴;张建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水平拼缝U型闭合筋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姜洪斌;张海顺;刘文清;阎红缨;;预制混凝土结构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锚固性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钱稼茹;彭媛媛;张景明;秦珩;李建树;刘国权;赵丰东;李禄荣;;竖向钢筋套筒浆锚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J];建筑结构;2011年02期
9 钱稼茹;彭媛媛;秦珩;张景明;李建树;刘国权;赵丰东;李禄荣;;竖向钢筋留洞浆锚间接搭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J];建筑结构;2011年02期
10 张微敬;钱稼茹;陈康;秦珩;刘国权;李建树;;竖向分布钢筋单排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J];建筑结构;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海顺;预制混凝土结构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锚固搭接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大勇;黄利涛;王永;韦炜;;高强螺栓连接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唐维强;;钢结构高强螺栓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2期
3 应付钊;;镀锌高强螺栓的工程应用[J];钢结构;2010年02期
4 余洋;向红;;节点疲劳破坏试验中的高强螺栓力学性能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3期
5 于雷;;高强螺栓在弯剪作用下的简化计算方法[J];钢结构;2011年12期
6 刘灿;吴波;;高强螺栓作为横向预应力钢筋时的性能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4期
7 尚飞;张亮;于海龙;;浅谈斗轮堆取料机高强螺栓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7期
8 刘树屯;崔宽;;钢结构高强螺栓延滞断裂可靠度分析[J];冶金建筑;1982年09期
9 董天淳,李德滋;剪-压式高强螺栓连接的研究[J];工业建筑;1983年05期
10 艾长庚;;高强螺栓在平炉车间钢结构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冶金建筑;197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杰;陶怡;;高强螺栓连接的构造及计算[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永峰;吴桂莲;;钢结构工程高强螺栓施工要点[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3 雷宏刚;;高强螺栓疲劳缺口系数的有限元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4 张凯;吴旭东;黄颖;蒲晋;贺强;剧锦三;;高强螺栓节点受弯承载力设计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秀英;靳猛;周学军;;结合某工程探讨高强螺栓在设计中的选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窦开亮;陈志华;;天津市博物馆网架结构高强螺栓试验[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治;王朝阳;程鹏;;关于高强螺栓长度取值问题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崧;谢黎奎;;钢结构工程高强螺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9 何东敏;沈馨娥;李伟红;朱颖;魏庆国;;十二角头高强螺栓工艺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董军;黄炳生;郑廷银;;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高强螺栓工作原理教学思考[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通讯员 贾安来;吊装四分之一个“鸟巢”[N];中华建筑报;2012年
2 专刊记者 金珊;首次承担公路大型钢桁梁斜拉桥安全检测任务[N];新疆日报(汉);2009年
3 述文;钢结构制作安装质量常见病[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赵卓;灾后重建钢结构幕墙值得期待[N];现代物流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赵静;东北城“水立方”昨日开工建设[N];铁岭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卿;高强螺栓受力及疲劳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曾意;门式刚架厂房半刚性梁柱节点在高强螺栓欠拧和超拧下的数值模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萌;腐蚀钢结构高强螺栓摩型连接性能退化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焦晋峰;基于累积损伤及断裂力学理论的高强螺栓疲劳寿命估算[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5 周欣茹;基于疲劳试验数据的高强螺栓疲劳设计方法[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胡安吉;高强螺栓拼接节点的耗能机理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7 刘刚;钢框架中钢梁高强螺栓拼接的耗能机理及抗震设计方法[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8 穆健;高强螺栓连接节点疲劳破坏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超;高温环境下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10 张秋萍;高温下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在偏心拉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6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9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