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双强度折减策略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19 12:22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强度折减策略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 综合安全系数 双强度折减技术 极限分析上限分析


【摘要】:基于能耗分析理论,假定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按不同折减系数进行强度折减,采用不同边坡综合安全系数定义方式,根据虚功原理推导了各自综合安全系数的目标函数表达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和内点法编制了非线性规划迭代程序,对综合安全系数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依据算例结果探讨了双强度折减技术评价方法对边坡安全系数计算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抗剪强度参数c与φ的折减系数之间不存在惟一确定的函数关系,现有预先假定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按某一比例进行强度折减的处理方法尚难以完全合理解释;通过强度折减的最短路径来定义边坡综合安全系数的方法物理意义更为明确。研究结论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加深采用强度折减技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认识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 综合安全系数 双强度折减技术 极限分析上限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208522)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项目(No.2012SK3231,No.2012TT2039)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No.2012122033)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采用极限平衡方法、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或数值分析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时,常常结合强度折减技术,通过折减抗剪强度参数使边坡达到临界失稳状态[1-2]。然而从物理机制出发,边坡的破坏并不是一瞬间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外界复杂条件如水、外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萍;陈洪;;对强度折减法中折减系数的讨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唐芬;郑颖人;;边坡渐进破坏双折减系数法的机理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3 唐芬;郑颖人;;边坡稳定安全储备的双折减系数推导[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唐芬;郑颖人;;强度储备安全系数不同定义对稳定系数的影响[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03期

5 郭明伟;葛修润;李春光;王水林;邓琴;;边坡和坝基抗滑稳定分析的三维矢量和法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6 张强;葛修润;王水林;李春光;;考虑材料变形和破坏特性的强度折减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7 唐高朋;赵炼恒;李亮;高连生;谭悍华;;基于MATLAB的边坡稳定性极限上限分析程序开发[J];岩土力学;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萍;陈洪;;对强度折减法中折减系数的讨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黄毅;王建国;;抗滑桩可视化程序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杨锋;;浅谈膨胀土边坡滑坡机理及防治措施[J];安徽建筑;2011年06期

4 沈朝华;;淠史杭灌区渠道滑坡成因及治理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张蕾;陈力华;陈进;黄海斌;曾祥蓉;;榛子林古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6 王慧娟;张建海;赵晓锋;李杰;;出线竖井变形监测反馈及衬砌变形稳定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7 黄伟;潘泓;王燕燕;;全遮帘式板桩码头结构遮帘桩合理桩间距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8 谭亮;孙世国;冉启发;刘玉福;;基于剩余推力法和优化原理的边坡三维稳定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9 韦寒波;孙世国;高谦;王文婷;;基于临界滑移场技术的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胡杰;;辽源市某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评价[J];才智;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超;王志鹏;高凤;任青文;;地震次生灾害作用下高坝风险分析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葛修润;;关于边坡与坝基抗滑稳定问题的“矢量和”分析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3 晏同珍;;滑坡动态规律及预测应用[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4 朱大勇;张四维;;边坡稳定性计算新方法[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5 王亮清;唐辉明;胡新丽;杨裕云;;剩余下滑力曲线在滑坡治理设计中的应用[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6 汪洋;殷坤龙;;水库库岸滑坡引起的初始涌浪计算[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覃克非;王静;;武都水库大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章青;陈爱玖;王大伟;;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高拱坝坝肩岩体抗滑稳定分析[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秦云;姜清辉;郭慧黎;;滑坡速度预测的计算方法探讨[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代云霞;殷坤龙;汪洋;;滑坡速度计算及涌浪预测方法探讨[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史海莹;双排桩支护结构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坤铭;边坡及其抗滑桩加固工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周斌;湘西红砂岩顺层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D];中南大学;2010年

7 柳群义;红层路堑边坡稳定性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树丰;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刘y~,

本文编号:700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00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d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