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改进的反应位移法

发布时间:2017-08-19 15:09

  本文关键词: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改进的反应位移法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反应位移法 地基弹簧 刚度系数


【摘要】:反应位移法中地基弹簧刚度系数难以准确确定,且不同地基弹簧之间互不相关,难以准确地反映土体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土体与结构四周接触面的荷载分布存在误差。通过改进地基弹簧刚度系数的求解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反应位移法,即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加载方式,采用在结构四周同时加载单位力的方式求解地基弹簧刚度系数。与现有的反应位移法的对比表明,改进的反应位移法计算结果合理,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作者单位】: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厦门宏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地下结构 地震反应 反应位移法 地基弹簧 刚度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0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013602) 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项目(PHR20110808)
【分类号】:TU311.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地上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已接近极限,由此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以地铁车站和地铁隧道为代表的地下结构工程的大规模兴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都已有相当规模的地铁投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戈平;李林;;等截面弯曲杆件刚度方程的推导和认识[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谢用九;;空间构架的动力分析和 QR 力法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3 杨海霞,王德信;弹塑性多拱梁分载位移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4 崔清洋,周咏馨;连续梁板结构的递推计算与应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张波;;等截面直角折杆刚度方程的推导及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洪浩;周智勇;左杨杨;;分区混合法解超静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0期

7 杝叔陶;多\d屋架之槰a闪J];土木工程学报;1954年01期

8 陈永鸿;施继余;向丽军;;按常系数差分方程求解任意连续梁[J];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9 王丹;詹洪林;魏洪杨;陆光泳;张波;;Γ形单元转角位移方程的力法推导及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6期

10 陈颖;结构力学中力法和位移法未知量的换算[J];茂名学院学报;199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良;刘猛;;非典型方程位移法[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2 王书报;;弹性结点结构的内力计算[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3 周亦唐;张玉婕;沈素金;马存明;;折板基础的实用计算方法[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4 黄亮高;岳峰;;无损检测锚杆(索)初锚力、工作载荷的一种新方法[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刘光好;;用图乘剪力解连续梁[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6 陈芳培;;201机库屋盖网架整体提升过程中的柱子稳定计算[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7 徐汉忠;;任意多跨连续梁的新弯矩分配法[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8 詹联盟;董石麟;;圆柱网壳和带肋圆柱壳组合结构的拟三层壳分析法[A];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9 王澍春;王天应;;三边支承一边开口网架的设计与 安装[A];第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4年

10 龙驭球;;结构分析方法论[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军 贺小锋;陕化建3项技术评为部级工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志强;重力式挡土墙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与基于位移法的抗震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小伟;古建筑双跨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刘长江;建筑膜结构非线性振动及其预张力测量理论和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喻莹;基于有限质点法的空间钢结构连续倒塌破坏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胡正平;索网穹顶结构协同作用特性及施工全过程跟踪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华;梁柱体系的整体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2 焦彦利;黄土增湿的工程性状仿真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3 李荣峰;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张羽;基坑开挖与邻近桩基础的相互影响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5 高雪冰;特殊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空间问题的位移与应力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6 季亮;基于施工过程的空间结构计算与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齐庆龄;空间多面体高层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佩云;祈年殿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颖;钢筋混凝土框架教学楼抗震动力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马倩;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01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01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