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密度和竖向应力对原状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干密度和竖向应力对原状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力学 原状非饱和黄土 吸力 天然干密度 竖向应力 吸力临界荷载 土水特征曲线
【摘要】:利用非饱和土固结仪对原状非饱和黄土进行常含水率固结试验,试验中分别选用3种不同干密度、6种不同含水率试样,分析天然干密度和竖向应力对原状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原状非饱和黄土的吸力随着试样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同一含水率下,原状非饱和黄土的吸力随着天然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提出吸力临界荷载的概念,干密度相同时,吸力临界荷载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含水率相同时,吸力临界荷载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率一定时,竖向荷载引起的干密度变化与初始干密度变化对吸力的影响是不相同的;竖向应力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较小,可以用无荷载条件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来描述其吸力状态。最后,提出原状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函数经验表达式。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土力学 原状非饱和黄土 吸力 天然干密度 竖向应力 吸力临界荷载 土水特征曲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83)
【分类号】:TU444
【正文快照】: 1引言非饱和土的分布非常广泛,房屋地基、路基填土基本上都处于非饱和状态。西安地处黄土高原中东部,工程中所用的黄土常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处于非饱和状态。非饱和土的研究必须考虑吸力作用带来的影响,而土水特征曲线是研究吸力最直接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土水特征曲线是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铁行,王晓峰;密度对砂土基质吸力的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6期
2 李永乐,刘汉东,刘海宁,刘慧卿,刘翠然;黄河大堤非饱和土土-水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3期
3 李志清;胡瑞林;王立朝;李志祥;;非饱和膨胀土SWCC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05期
4 王铁行;卢靖;岳彩坤;;考虑温度和密度影响的非饱和黄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1期
5 王世梅;刘德富;谈云志;李孝平;;某滑坡土体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10期
6 蒋坤;丁文其;陈宝;施笃铮;;郑开下穿越工程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室内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龙;余钟波;崔广柏;;土壤水文过程与溶质迁移转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2 叶为民;张亚为;周秀汉;谢强;;某公路弱膨胀土土水特征与非饱和渗透特性[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3 李志清;李涛;胡瑞林;李熊;李壮举;;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测试与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5期
4 孙德安;赵嶙;徐连民;;非饱和土石混合料的初始吸力[J];工程勘察;2009年05期
5 余沛;柴寿喜;魏厚振;孟庆山;;不同干密度下玄武岩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分析[J];工程勘察;2012年07期
6 潘宗俊;刘庆成;;基于离心机法研究变重度压实黄土土—水特征曲线[J];公路;2009年08期
7 常波;吴益平;何高峰;姜淼;孟振;;临江Ⅱ号崩滑体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9期
8 李永乐;舒笑天;张红芬;;黄河大堤加固工程饱和-非饱和土渗流分析[J];工程勘察;2012年10期
9 宋亚亚;卢廷浩;季李通;;应力作用下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10 汪明武;杨江峰;李健;秦帅;;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原状非饱和膨胀土的土水特性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方杰;孔令伟;朱建群;;杭州湾浅层储气砂土的持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存礼;褚峰;董玉柱;蒋雪;李雷雷;曹泽民;;原状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苏永华;赵明华;刘晓明;赵振勇;颜永国;;粉质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压实特性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李志清;胡瑞林;茅加峰;周应新;张汝文;岳锐强;;SPA-500型非饱和土水特征与水力参数实验系统的研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戴张俊;陈善雄;罗红明;陆定杰;;非饱和膨胀土/岩持水与渗透特性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旭;压实黄土增湿变形的非饱和土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艳;非饱和土的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吴丽君;高速铁路非饱和土固结压缩特性及地基加固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玉锁;砂质土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及分级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程钰;非饱和土普适的强度与变形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6 谈云志;压实红粘土的工程特征与湿热耦合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邵明申;PS加固对非饱和遗址土的渗透特性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李幻;考虑任意干湿循环变化历史的非饱和土本构理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张雪东;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在非饱和土力学中应用的基本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金旭;非饱和原状土土—水特征曲线及本构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广鑫;昆明盆地泥炭土在渗流条件下变形规律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刘艳敏;巴东组软岩残坡积非饱和红粘土土水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3 常波;水土耦合作用下的库岸滑坡时变可靠度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4 王正芳;基于随机场理论的裂隙非饱和水力特性研究及其诱发滑坡的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永刚;基质吸力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及基坑支护计算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康全;降雨条件下膨胀土路堤不均匀变形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7 尹华杰;膨胀土路堑增湿变形条件下的路基路面力学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8 钟方杰;浅层储气砂土的气藏压力状态与应力路径力学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9 赵丽晓;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胡艳青;非饱和粘性土基质吸力变化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择德,程金茹,邓安,向井雅之,神山秀雄;黄土包气带土壤水特征曲线研究[J];辐射防护;2000年Z1期
2 李志清,胡瑞林,吴礼舟,熊野生,戚萍,徐华,吉回照;生态防护在高速公路护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3 刘艳华,龚壁卫,苏鸿;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4 党进谦,,李靖;非饱和黄土含水量与基质吸力的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1995年04期
5 刘思春,王国栋,朱建楚,马爱生,许安民;负压式土壤张力计测定法改进及应用[J];西北农业学报;2002年02期
6 党进谦,李靖,王力;非饱和黄土水分特征曲线的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7 李爱国,岳中琦,谭国焕,李焯芬,罗锦添;野外土-水特征及其工程意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8 叶为民,唐益群,崔玉军;室内吸力量测与上海软土土水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9 叶为民;白云;金麒;陈宝;崔玉军;;上海软土土水特征的室内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10 黄海,陈正汉,李刚;非饱和土在p-s平面上屈服轨迹及土-水特征曲线的探讨[J];岩土力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祥;谭新;丁万涛;;济南市基坑支护设计系统[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0期
2 张在明;;一本有特色的土力学教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3 张正威;;从《土力学》的学科特点谈高职高专土力学的教学方法[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费康;;虚拟三轴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及应用[J];高教论坛;2009年02期
5 吴同情;许年春;吕庆江;;“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8期
6 郭进军;;土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7 费康;许朝阳;;研究性学习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04期
8 李经春;《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吉林水利;1997年08期
9 殷宗泽;土力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简讯[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肇钧;;土的破坏机理和土力学问题[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2 孟庆文;叶启民;;再谈触探土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孟庆文;叶启民;;触探土力学概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赵志峰;邵光辉;张婷;;浅议如何在“基础工程”教学中实现学习迁移[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成刚;李涛;;面对21世纪的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教育[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陈存礼;褚峰;董玉柱;蒋雪;李雷雷;曹泽民;;原状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卢肇钧;;关于土力学发展与展望的综合述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介玉新;许延春;李广信;温庆博;;深部粘土的性质与深土力学[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李婕;顿志林;张学民;高雪冰;;横观各向同性地基Cerruti问题的解析解[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10 何文龙;杨平;邵光辉;张婷;;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李峰;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在兰举行[N];甘肃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骆会欣;鑫三角系统 为建筑工程带来三大自由[N];中国花卉报;2007年
3 本报通讯员 孙海华 张小果;“弦线模量”何以38年写不进规范[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顾今;我国桩基工程实践水平国际领先[N];建筑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又耳;西安理工大学众专家进行初测[N];陕西科技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邓东来 郭西平;计算湿陷软件已送黄熙龄罗宇生[N];陕西科技报;2007年
7 顾今;探讨全球岩土工程未来发展方向[N];建筑时报;2008年
8 李星;粉煤灰又有新用途[N];中国矿业报;2005年
9 宋玉环;重视高难度重大工程问题研究[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璇;率独立耗散岩土材料多变形机制的热力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孙丽云;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固结试验与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李彰明;土体力学响应的有限特征比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引科;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王助贫;三轴试验土样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骆亚生;非饱和黄土在动、静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特性及结构性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爱武;结构性吹填软土流变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刚;土力学网络CAI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庞浩;长螺旋钻机提钻力学行为及提钻液压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屈畅姿;水泥土搅拌桩基坑支护结构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4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陈毅;桩承式路堤中加筋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胡勇;基于混凝土力学的受扭构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喜军;饱和黏土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8 何致宏;变分极限平衡法在土力学极值问题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勇;浅基础地基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10 朱崇辉;粗粒土的渗透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05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0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