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变形监测的土质边坡安全评价技术

发布时间:2017-08-25 12:32

  本文关键词:基于变形监测的土质边坡安全评价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均质土坡 强度折减法 失稳判据 位移变形特征 通用公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无论是修建公路、铁路还是水利工程都涉及到土质边坡工程问题。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危害较为严重,因而工程建设中的边坡稳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不同角度(按土性特征、土体的结构、边坡变形特征、边坡几何)入手对土质边坡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并对边坡的破坏类型及其运动特性、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分析了几何因素及土体力学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当边坡高度或角度增大时,将使边坡的安全系数降低,边坡土体的粘聚力或内摩擦角增大时,将增大边坡的安全系数。为了便于探讨,以均质土坡作为代表进行分析。通过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均质土坡典型的模型,运用强度折减法对土坡的"初步变形-逐渐发展-最终破坏"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坡体稳定性系数与全过程发展规律的变化关系,边坡变形演化过程以及边坡位移信息与安全系数间的关系。通过运用FLAC3D强度折减法求解,当坡体发生失稳破坏时,可从水平位移图中看出,在边坡内部会形成一条"分界线",即为边坡的滑动面。通过对均质土坡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圆弧型滑动破坏为均质土坡的主要破坏形式,重要的监测布点位置应设置在坡脚稍上部位至坡顶后缘拉裂区域,因此应当尤为重点关注坡顶后缘拉裂缝区和坡脚稍上部位。边坡土体位移变化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由(线形变形阶段、加速变形阶段、猛烈变形阶段)三个边坡变形失稳的阶段充分反映。基于计算得到的位移数据,结合1stOpt的自动搜索功能,对其进行公式拟合,可以得出:表示"倾斜角"、"位移"以及"倾斜角、位移"分别与安全系数间非线性关系的通用表达式,最终得出了"位移信息——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体系。本文对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街口支线K14+380~K14+600段右侧的安全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进行了介绍,同时将本文提出的方法运用于该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根据实测位移数据,实时掌握边坡的稳定状态,为该路段边坡安全监测与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实践参考。
【关键词】:均质土坡 强度折减法 失稳判据 位移变形特征 通用公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引言10-11
  • 1.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现状11-15
  • 1.2.1 定性分析方法13
  • 1.2.2 定量分析方法13-15
  • 1.2.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15
  • 1.3 基于位移监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法的现状研究15-16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6-18
  • 第二章 土质边坡分类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18-24
  • 2.1 概述18
  • 2.2 土质边坡分类18-21
  • 2.2.1 按土性分类18-20
  • 2.2.2 按土体结构分类20
  • 2.2.3 按边坡变形特征分类20
  • 2.2.4 按边坡几何分类20-21
  • 2.3 土坡的变形破坏机理21-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24-40
  • 3.1 FLAC3D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24-27
  • 3.2 几何因素对土坡稳定性影响分析27-32
  • 3.2.1 边坡高度27-29
  • 3.2.2 边坡角度29-30
  • 3.2.3 坡面形态30-32
  • 3.3 土体力学参数对土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32-35
  • 3.4 滑动面位置的确定35-36
  • 3.5 关于土质边坡安全系数的敏感性分析36-39
  • 3.5.1 敏感性分析36-37
  • 3.5.2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敏感性分析37-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均质土坡变形特征分析40-61
  • 4.1 引言40
  • 4.2 均质土坡破坏特征研究40-47
  • 4.2.1 位移云图分析40-41
  • 4.2.2 坡面监测点位移矢量分析41-42
  • 4.2.3 各监测点倾斜角分析42-44
  • 4.2.4 剪应变增量的发展变化44-46
  • 4.2.5 SLIDE验证46-47
  • 4.3 均质土坡位移变化规律47-59
  • 4.3.1 X方向位移随安全系数的变化47-48
  • 4.3.2 Z方向位移随安全系数的变化48-50
  • 4.3.3 边坡特征点的变形发展研究50-53
  • 4.3.4 不同位置处的位移分布53-54
  • 4.3.5 均质土坡空间变形特征54-56
  • 4.3.6 曲线拟合56-59
  • 4.4 本章小结59-61
  • 第五章 基于位移信息的边坡稳定性评判分析方法61-67
  • 5.1 引言61
  • 5.2 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位移61-66
  • 5.2.1 土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62-64
  • 5.2.2 有限元法计算边坡位移64-66
  • 5.3 基于位移信息的强度折减系数计算66
  • 5.4 本章小结66-67
  • 第六章 土坡基于位移信息的稳定性分析67-89
  • 6.1 引言67
  • 6.2 1stOpt软件简介67-68
  • 6.2.1 1stOpt软件特征67-68
  • 6.2.2 1stOpt的公式自动搜索拟合功能68
  • 6.3 公式自动搜索拟合68-73
  • 6.3.1 "位移—安全系数"公式拟合68-70
  • 6.3.2 "倾斜角—安全系数"公式拟合70-72
  • 6.3.3 "倾斜角、位移—安全系数"公式拟合72-73
  • 6.4 公式的预测验证及应用效果73-78
  • 6.4.1 预测验证73-74
  • 6.4.2 公式的应用效果74-78
  • 6.5 评价体系的提出及应用78
  • 6.6 实例分析78-88
  • 6.7 本章小结88-89
  • 结论与展望89-91
  • 致谢91-92
  • 参考文献92-9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永春;姜屏;谭国金;孙晏一;焦峪波;;基于位移监测信息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实时评判[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6期

2 谢良;支学艺;郭钟群;吴乐文;;基于位移反分析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1年05期

3 王浩;;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4 兰海涛;李谦;韩春雨;;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评价[J];岩土力学;2009年11期

5 陈开圣;方琴;熊岚;彭小平;;路基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2008年01期

6 薛新华;张我华;刘红军;;基于遗传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评价[J];岩土力学;2007年12期

7 田莉;刘玉;王秉纲;;沥青混合料三维离散元模型及其重构技术[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刘涌江,邓卫东,杨青,严秋荣;高速公路路堤稳定性与沉降变形规律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05期

9 郑颖人,时卫民,杨明成;不平衡推力法与Sarma法的讨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7期

10 张萍,田斌;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孝松;山区公路边坡安全评价与灾害预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王宏祥;高寒湿地公路软基处理新方法与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智超;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福恒;降雨条件下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D];长安大学;2004年

3 王彦;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36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36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