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厦门市旅游景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3:08

  本文关键词:厦门市旅游景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景点 分形 空间结构 优化 厦门


【摘要】:基于分形理论,通过测算厦门市主要旅游景点之间的空间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探讨厦门旅游景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演化的分形特征以及交通网络关联度。研究发现,厦门市旅游景点存在多个聚集中心,且有向带状、聚集融合发展的趋势,空间结构具有自组织优化的趋势,总体交通通达性好;厦门市景区布局具有明显组团向带状演变趋势,可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多个聚集中心的景点组团区域,加强旅游资源要素关联度的空间优化。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旅游景点 分形 空间结构 优化 厦门
【分类号】:TU984.18;F59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厦门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截止2011年底,在全国28个重点旅游城市中排名第8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位。近几年,政府也相继出台各种政策促进厦门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厦门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大大提高。但也存在旅游项目的开发用地趋于紧张,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与市场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淑华;沙润;欧阳冬;;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王良健;周克刚;许抄军;何剑;;基于分形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6期

3 戴学军;林岚;许志晖;丁登山;;基于分形方法的旅游景区(点)系统等级结构研究——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J];地理科学;2006年02期

4 崔大树;孙杨;;基于分形维数的湖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5 许志晖;戴学军;庄大昌;林岚;丁登山;;南京市旅游景区景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研究[J];地理研究;2007年01期

6 陈彦光,王义民;分形、1/f涨落与旅游风景地的美学实质[J];大自然探索;1999年03期

7 陈彦光,王义民;论分形与旅游景观[J];人文地理;1997年01期

8 陈彦光,罗静;河南省城市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9 李凤华;李晓东;唐伟;唐苏华;;吐鲁番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分形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7年04期

10 戴学军,丁登山,许志晖,林岚;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分形研究——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井晓鹏;;边缘效应与乡村旅游规划优化设计探讨——以临潼区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2 余瑞林;杨华;刘承良;;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卞显红;;基于旅游产业集群视角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4 冯淑华;沙润;欧阳冬;;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聂坚;白永平;孙克;王世金;;“红三角”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分形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6 李传武;张小林;吴威;;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7 但强;朱珠;;旅游景观内涵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董青;李玉江;刘海珍;;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9 曾万涛;;长株潭城市群研究综述[J];城市;2008年10期

10 刘蓉;宋杰;;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空间结构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斌;;基于分形模型的重庆市城镇体系特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晓华;乌恩;;区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分形结构——以北京市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3 彭永祥;魏峰群;吴成基;;基于CNKI文献的国内旅游地学研究发展及趋势[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朱晓华;中国主要地貌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维及其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春;基于小波和分形理论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及噪声的和谐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邓慧琼;电网连锁故障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韩学文;湖南城市群林业建设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9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洁;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虚拟城市建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慧权;黑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正龙;汉长昌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祝亚雯;基于地统计学理论的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晓磬;长沙城市旅游内部空间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沙沙;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区的分形网络连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艳茹;基于分形视角的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成功;成都茶馆系统多级空间尺度分形结构与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新宇;沈阳经济区旅游空间结构分析及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彦光,周一星;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冯淑华;沙润;欧阳冬;;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西丹霞地貌景区点空间特征及优化整合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陈彦光;分形城市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4 岳文泽,徐建华,司有元,徐丽华;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5 齐德利,肖星,陈致均;甘肃省丹霞地貌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布局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3期

6 陈勇,,艾南山;城市结构的分形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04期

7 陈涛,罗宏宇;旅游行为本质的信息论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1期

8 艾南山,陈嵘,李后强;走向分形地貌学[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1期

9 陆大道;;二○○○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年02期

10 刘继生,陈涛;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地理科学;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昱华;分形级数摄动法在振动问题中的应用[J];强度与环境;2001年01期

2 纪其进;用马尔可夫调制的泊松过程近似多分形突发流量研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4年04期

3 徐玉秀,钟建军,刘薇,周晓梅;基于广义分形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识别与分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方崇惠;雒文生;;分形理论在洪水分期研究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年06期

5 苏宏志;陈永昌;;混沌和分形理论揭示了建筑和城市演化的图景[J];新建筑;2008年02期

6 陈艺伟;王银堂;;分形理论在生态水文学中的应用综述[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7期

7 华春红;任章;张敏虎;;一种快速产生1/f~γ分形信号的新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8 李吉;;基于分形理论模拟的海岸线算法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周超;高诚辉;;确定高度偏差和支承率的分形轮廓合成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09期

10 张静;丘雷;于茜薇;;从分形城市到流动城市——超低成本替代地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J];华中建筑;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伟;卢国斌;郭嗣宗;;分形理论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兴元;满永奎;蔡胜乐;;心率涨落中分形机制的研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谢淑云;鲍征宇;贾先巧;;地球化学场的分形与多重分形研究[A];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李雯静;毋河海;龙毅;;制图综合中地图目标的分形衰减现象分析[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珍岩;高抒;黄海军;;数盒子法应用于分形分维数测算的不确定性分析—粗视化方法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方崇惠;雒文生;;应用分形理论进行洪水分期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萍;王仁芳;方文军;;仿生分形表面对神经胶质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耿林;张晨新;;一种新型分形印刷振子的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张森文;雷勇波;黄素清;;分形与混沌理论在多学科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李志芳;李晖;;生物组织光学性质的分形近似[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凌云;分形理论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及优势[N];光明日报;2006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系李建军范力;股市分析新方法:分形理论[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陆彦文;“生”的科学含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记者 于卓通 讯员 谢延华;合成纤维也能“龙缠柱”[N];科技日报;2003年

5 王广禄;分形理论用于模拟测算“海岸线利用潜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廖熠;基于分形的地形图像表面重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蒋新;硅胶粒子分形聚集过程研究及白碳黑产品开发[D];浙江大学;1995年

3 王玉玲;基于分形分布的金融风险及投资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魏进武;基于分形的网络流量建模及排队性能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5 孙梅玉;基于分形的非平稳时间序列挖掘关键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6 陈明;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矿光谱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彤;小波分析在分形信号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友生;基于分形域的图像检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二永;分形理论在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田进;基于小波和分形理论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5 曹苏娜;分形渗流中的若干问题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国兴;基于分形理论的图像压缩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冯建昌;高斯白噪声背景下1/f分形信号波形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梁洪超;含PDMAEMA大分子的合成及其分形图案形态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9 汪志勇;结合分形神经网络理论的网络流量预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彭虹;分形视频图像压缩并行算法设计[D];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36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36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