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的美学意蕴之于博物馆展示空间运用浅析
发布时间:2017-08-25 13:11
本文关键词:“永字八法”的美学意蕴之于博物馆展示空间运用浅析
【摘要】:在文化多元快速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出的文化趋同现象,使人们逐渐关注并重视文化的多元性的建设的重要性。如何使中国当代空间设计语言呈现出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化性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形象显现”方式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在历经数千年汉字的书写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艺术理论和思维方式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字、人、自然相融合,汉字与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相融合,派生出无以计数的文化底蕴和汉字的视觉样式。先人人们通过汉字来记录表达生活,潜移默化的受着汉字的这一整套思维模式的影响,目前这种影响在建筑、民俗等多方面都已经得以论证。在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这平面布局与空间构成上。而要研究汉字,就需要从汉字的结体结构出发,即可概括为“永字八法”。“法”为法度、法则。“永字八法”作为汉字(楷书)笔法之根基,影响着汉字的用笔之法与结构。以“八法”为切入点,用九宫格和米子格空间的纵横分割法分析建筑的平面布局与空间构成,找出汉字(书法)与建筑空间设计之间的关联点。而博物馆作为人类保存具有文化价值的物品的永久性机构,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将这种关联进行梳理,运用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让汉字的形从二维的视觉的形象中脱离出来,变得三维化甚至多维化。
【关键词】:永字八法 宫格 博物馆 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序论7-11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意义8
- 1.3 研究目的8
- 1.4 研究内容8-9
- 1.5 研究方法9
- 1.6 创新点9-11
- 第二章 研究综述11-13
- 2.1 博物馆的研究历史与现状11-12
- 2.2 我国博物馆的存在形式12-13
- 2.2.1 博物馆的一般陈分类和特点12
- 2.2.2 博物馆的一般陈列方式12-13
- 2.2.3 展示方式13
- 第三章 汉字思维与相关概念阐述13-17
- 3.1 汉字思维15
- 3.2 汉字结体15-16
- 3.3 视觉空间16-17
- 3.4 汉字字体结构在视觉空间上的研究17
- 3.5 本章小结17
- 第四章“永字八法”解析17-21
- 4.1“八法”起源18-19
- 4.2“八法”的美学意蕴19-21
- 4.2.1 审美意象融于形态美19-20
- 4.2.2 约象立名20-21
- 4.3 本章小结21
- 第五章 宫格与中国传统空间思维21-27
- 5.1 汉字思维在中国传统空间中的运用21-22
- 5.2 九宫格和米字格在空间中的经纬运用22-27
- 5.2.1 九宫格在城市布局及选址中的运用22-23
- 5.2.2 九宫格和米字格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23
- 5.2.3 九宫格和米字格在园林布局中的运用23-24
- 5.2.4 九宫格和米字格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24-27
- 5.3 本章小结27
- 第六章“八法”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运用27-33
- 6.1 解字重构27-28
- 6.2 形式法则28-29
- 6.2.1 均衡与对称28
- 6.2.2 平衡与呼应28-29
- 6.3 空间氛围营造29-31
- 6.3.1 意在笔先30
- 6.3.2 和谐共生30-31
- 6.3.3 巧用点画31
- 6.4 本章小结31-33
- 小结33-34
- 参考文献34-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洋;解y,
本文编号:736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3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