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不同连接方式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02:13

  本文关键词:不同连接方式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 连接构造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摘要】:填充墙的构造形式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试验设计了7榀足尺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其中6榀为带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框架,1榀为空框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方式采用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柔性连接填充墙的变化参数主要包括构造柱的构造形式和数量、框架柱中拉结筋的设置与否和填充墙上设置竖向缝的数量。分析了不同填充墙构造形式框架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系数、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结果表明: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的抗震性能介于刚性连接填充墙框架和空框架之间;对于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填充墙的构造措施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西部区);
【关键词】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 连接构造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153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TU375.4;TU352.11
【正文快照】: 0引言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建筑结构中得到应用广泛。在结构设计中,填充墙通常被当作非结构构件,不参与结构的抗震计算[1]。近年来国内外几次强烈地震[2-3],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大量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发生了严重破坏,实际震害表明,填充墙与框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对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英民;韩军;田启祥;陈伟贤;赵盛位;;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3期

2 杨伟;侯爽;欧进萍;;从汶川地震分析填充墙对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刘玉姝,李国强;带填充墙钢框架结构抗侧力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3期

4 黄群贤;郭子雄;朱雁茹;刘阳;;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2期

5 朱荣华,沈聚敏;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拟动力地震反应试验及理论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96年04期

6 郭子雄;黄群贤;魏荣丰;刘阳;;填充墙不规则布置对RC框架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7 童岳生;钱国芳;;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变形性能及承载能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启旺;李力;;汶川大地震中框架结构震害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2 孟祥强;郭远翔;;含少量剪力墙RC框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3 白亮;陈曦虎;刘永福;张乃贤;;汶川地震离震中较远地区高层建筑抗震鉴定实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4 郭远翔;马彦晓;;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侧移能力影响的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5 汤丁;姚谦峰;郭猛;;框架-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与框架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程斌,薛伟辰;基于性能的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7 孙跃东,肖建庄,周德源,张鹏;再生轻质砌块填充墙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5期

8 辛力;梁兴文;白亮;;RC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5期

9 郭子雄;吴毅彬;黄群贤;;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10 尹之潜;;现有建筑抗震能力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民;韩军;刘立平;郑妮娜;王丽萍;刘建伟;伍云天;刘阳冰;;建筑结构强震破坏机制与控制方法的讨论[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田洁;田伟;;填充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滞回耗能特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崔名相;陈向荣;周剑;刘中伟;;钢框架—填充墙结构体系受力特点以及ANSYS在其结构中的应用概述[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治林;;高层框架结构填充墙中的抗震斜柱[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5 刘建毅;史庆轩;;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评估[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6 冯兴科;韩建平;李慧;;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7 许刚;陈志华;王明贵;;ASA镶嵌式填充墙-钢框架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阎红霞;杨庆山;;多遇地震下填充墙侧向刚度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9 蒋利学;;一个限制高层建筑层间变形的新参数—广义剪切变形[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10 房正刚;郝际平;时娇娇;钟炜辉;;钢框架-填充复合板结构抗侧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培雷;考虑隔墙影响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及地震灾场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伟;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性能设计及整体抗震能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黄群贤;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程云;砌块填充墙平面外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郭棣;宽肢异形柱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7 赵冬;密肋壁板轻框结构受力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8 赵艳静;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潘文;Push-over方法的理论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孙跃东;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娟;填充墙平面内及平面外受力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蒲秀娟;水平荷载作用下带填充墙RC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3 卢成;基于实际震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生雷;赤泥陶粒粉煤灰免烧免蒸压砖性能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陈俊霖;考虑填充墙作用的RC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分析[D];西华大学;2011年

6 公晓颖;考虑填充墙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熊有利;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作用的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8 吴函恒;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钢框架结构协同工作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张涛;GRC填充墙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陈辉明;底层架空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国雄,夏敬谦;钢筋混凝土框架砖填充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1期

2 曹万林,张永山,庞国新,王绍英,卢立炜;沿高变刚度设支撑高层大开间异型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2期

3 郭子雄;吴毅彬;黄群贤;;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4 夏敬谦,关国雄,罗学海,廖德章;剪力墙结构、框架填充墙结构模型模拟地震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2期

5 张雅君;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及变形性能的改善[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年06期

6 刘建新;填充墙框架结构的一种新的抗震计算模型[J];工程抗震;1994年01期

7 王春武;钢筋混凝土框架-砌体墙结构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2年07期

8 黄靓,施楚贤,熊辉;带砌体填充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质疑[J];建筑结构;2005年03期

9 李英民;韩军;刘立平;;ANSYS在砌体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邹昀;带砌体填充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受力性能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猛;姚谦峰;袁泉;李鹏飞;;框架-密肋复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3期

2 张品乐;李青宁;;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J];建筑结构;2010年12期

3 张微敬;钱稼茹;孟涛;冯葆纯;;带现浇暗柱的预制圆孔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S2期

4 艾兵;吴敏哲;杨玉东;;宽肢异形柱-砌块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英民;于婧;夏洪流;;施工缝对框架柱抗震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6 夏训成;卢哲安;彭自强;;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3期

7 王秀芬;王铁成;;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0年05期

8 许淑芳;冯瑞玉;张兴虎;李守恒;张锐;王琼梅;范仲暄;姜维山;;十层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结构1/2.8比例模型房屋抗震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艾兵;吴敏哲;郭棣;王立新;;4层宽肢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J];工业建筑;2007年02期

10 孙修礼;;RC梁-钢管混凝土柱单跨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顺;张王丽;沈煌萤;韩添石;;压型钢板-竹胶板组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玉顺;沈煌莹;张王丽;韩添石;;压型钢板-竹胶板组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3 李兵;王强;陈鑫;;钢筋混凝土高剪力墙拟静力试验及滞回模型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4 李玉顺;韩添石;张振文;沈煌萤;;压型钢板-竹胶板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白国良;岳健广;刘付浩;;H型钢空间钢桁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屈铁军;朱祝兵;;软土地基汽轮发电机基础抗震性能实验[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鹏;贾连光;汤扬;成维根;;考虑填充墙参与工作的钢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屈铁军;朱祝兵;;软土地基汽轮发电机基础抗震性能实验[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侯国艳;冀志江;李海建;;农作物秸秆建材作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10 侯国艳;冀志江;李海建;;农作物秸秆建材作为抗震房屋用材的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守勇;新农村规划建设需注意房屋抗震性能[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钱铮;日本 建筑定期做“体检”[N];人民日报;2008年

3 陈进周;抗震型管材渐受业内关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扬帆;震灾悄悄影响市民生活[N];无锡日报;2008年

5 甄书秀;房子如何防震备受关注[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陈熹熹邋汪晓霞;住宅抗震性能成关注热点 抗震能力可否要写进合同[N];经理日报;2008年

7 林佳;我省全面筛查建筑抗震性能[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8 瞿学江;抗震系数考验震荡楼市[N];宁夏日报;2008年

9 五合国际(5+1 Werkhart)结构工程师 刘平;从震害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下)[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记者 杨振军;科学规划 提高新建房屋抗震性能 优化空间结构[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训成;火电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程云;砌块填充墙平面外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黄选明;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于劲;钢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5 高慧婷;Fe/Zn复合材料及液压阻尼器抗震性能数值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施刚;钢框架半刚性端板连接的静力和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刘肖凡;箱形转换层上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林明森;T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梁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来;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汪明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弹塑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远峰;考虑施工缝影响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 葛贝德;压型钢板—竹胶板组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刁云云;带连廊结构柔性连接体系的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4 杨建兴;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邴卿德;圆弧倒角型隔板贯通节点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胡北;装配整体式钢骨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伟;墩柱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数据库架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8 张臻;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拼装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舒平;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高峰;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43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43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