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岩石拉伸剪切破裂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9:23

  本文关键词:岩石拉伸剪切破裂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破裂 拉伸剪切 试验研究


【摘要】:岩石拉伸剪切破裂是一类特殊应力状态条件下的破裂形式,属于同时受垂直于破裂面的法向拉应力和平行于破裂面的剪应力作用的复合破裂模式。在研制的DSC-800电液伺服测控岩石拉伸剪切试验仪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花岗闪长岩和砂岩的拉伸剪切试验,开展了配套的破裂断口三维激光扫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颗粒流离散元(PFC)数值模拟等相关试验,利用分形理论研究了岩石拉剪破裂面特征,研究了岩石拉剪-压剪全区破裂准则、剪切速率对岩石拉剪破裂强度的影响,采用颗粒流离散元研究了岩石拉剪破裂过程。研究结论如下:(1)岩石拉剪破裂面的宏观与微观分形维数即粗糙度随着拉应力的增加而增大;(2)岩石的微观断裂形式是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的结合。当拉应力较小时,岩石的微观断裂形式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并且随着拉应力的增加,岩石的拉伸破坏形式表现得更加明显;(3)岩石在拉伸剪切区的破裂拉应力与剪应力成线性负相关关系,在拉伸剪切应力区的岩石破裂线斜率比压缩剪切区大,岩石在拉伸剪切应力条件下比压缩剪切应力条件下容易破裂;(4)在岩石拉伸剪切条件下,剪切速率与剪切强度成非线性反相关关系,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岩石拉剪破裂面粗糙度增加;(5)建立了岩石拉伸剪切PFC数值试验模型,模拟了岩石拉伸剪切破裂过程中的力链演化以及剪切速率对拉剪破裂面粗糙度的影响,获得了与实验室试验一致的结果。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关键词】岩石破裂 拉伸剪切 试验研究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0102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27901,41272352,41272351,4120221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20375)资助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弓|言 岩石断裂按照外力作用方式可以分为受拉应力作用的I型(张开型)破裂、受剪应力作用的n型(滑开型)破裂和in型(撕开型)破裂⑴。岩石拉伸剪切破裂是受特殊应力状态破裂的一类形式,岩石同时受到垂直于破裂面的法向拉应力和平行于破裂面的剪应力作用,发生I型+n型、I型+ni型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拴宏;对磁组构在岩石变形分析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9年04期

2 刘俊来,刘正宏,徐仲元,陈华;上部地壳岩石变形与方解石质岩石的低温流动[J];世界地质;2000年03期

3 申剑坤;秦柳;张良华;;压力衰竭对储层岩石影响的现状报告[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09期

4 刘俊来;上部地壳岩石流动与显微构造演化——天然与实验岩石变形证据[J];地学前缘;2004年04期

5 祖烨;郭文武;;岩石声发射信号AR模型谱分析[J];人民长江;2006年11期

6 赵中岩;压溶——一个重要的地质变形机制[J];岩石学报;1986年04期

7 曾正文,马瑾,刘力强,,刘天昌;岩石破裂扩展过程中的声发射b值动态特征及意义[J];地震地质;1995年01期

8 陈柏林,董法先;江西大背坞地区韧性剪切带中岩石变形与矿物变化的关系[J];矿物岩石;1999年01期

9 姚大全;岩石变形所反映的地震作用过程——第13届国际变形机理、流变学和构造学学术会议概述[J];国际地震动态;2001年07期

10 金振民;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及其地球动力学的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阿兴;;一种快速测定岩石长期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及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肖建华;;岩石的多相本构方程及其物性参数与几何形态的演化[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郑亚东;;岩石变形的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奉献给敬爱的王仁老师[A];仁厚笃实的一生——王仁先生纪念文集[C];2002年

4 马胜利;雷兴林;刘力强;马瑾;;影响岩石变形中微破裂时空分布的因素及其地震学意义[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刘力强;陈国强;刘培洵;陈顺云;马瑾;;岩石变形实验热红外观测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文斌;孙殿卿;;关于岩石变形及破坏与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7 王艳梅;刘宝林;贾苍琴;;岩石细观力学试验方法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洪汉净;;强震发生的力学条件以及强震地点的预测[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9 周思孟;;关于岩石变形的基本偏微分方程[A];陈宗基论文选[C];1994年

10 陈庆宣;;岩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分析中值得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8)[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碧玛;我国地质流体作用研究获重要成果[N];科技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镇;岩石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演化机制姓[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杨红伟;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与孔隙水耦合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宫凤强;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力学特性和动态强度准则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宋艳波;低渗气藏岩石变形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柴文革;围压卸载条件下花岗岩损伤演化与破坏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李云祯;高孔岩石局部化变形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鹏;水—岩作用的岩体剪切特性试验与M-H-C耦合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8 崔少东;岩石力学参数的时效性及非定常流变本构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韩文梅;岩石摩擦滑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傅晏;干湿循环水岩相互作用下岩石劣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鹏;炸药与岩石的匹配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丁海洋;岩石动态响应特性与爆破破碎效率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3年

3 陈忠;岩石直接拉伸与压缩循环加载试验与变形特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石飞;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单轴压缩与直接拉伸力学特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楠;岩石冻融力学实验及水热力耦合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尹成;岩石拉压实验的颗粒离散元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袁小平;基于细观力学的岩石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李占海;动态扰动触发高静应力岩石发生破裂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张向阳;金川二矿区深部岩石力学性及岩石流变损伤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吴秋红;两种各向异性岩石的力学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4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64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