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弹塑性变形条件下锚杆、喷混凝土和U型钢的支护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围岩弹塑性变形条件下锚杆、喷混凝土和U型钢的支护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挖面效应 弹塑性变形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 支护效果 剩余承载力
【摘要】:已给出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的全过程解析求解,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3种常用支护结构的支护作用效果,是非常必要的。考虑开挖面空间效应,根据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的全过程解析求解,针对6、5、4 m直径的工程算例,分别对素喷混凝土、锚杆和U型钢等3种支护结构的支护作用效果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主要包括:3种支护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理论计算、基于开挖面空间效应的3种支护结构控制围岩弹塑性变形的理论计算与效果分析、剩余支护承载力对普氏围岩压力支护效果的计算与分析;研究了U型钢支架的荷载-径向变形本构关系、提出了剩余支护承载力的概念、分析了支护结构支护围岩各类形变压力的支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3种支护结构能提供的支护承载力ip(1 MPa)相对于原岩应力0p(10 MPa)来说量级太低,控制5~6 m及更大直径的巷道围岩弹塑性变形是无效的,但控制4 m直径的巷道围岩弹塑性变形是有效的;(2)对于直径达5~6 m甚至更大的巷道围岩,若支护结构的剩余支护承载力i2p能有效地被保存,则支护结构还可以起到有效地支护普氏围岩压力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
【关键词】: 开挖面效应 弹塑性变形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 支护效果 剩余承载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助重点项目(No.U1261212,U1361210)
【分类号】:TD353;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将发生显著变化,围岩 将向巷道内空产生很大的径向位移,如巷道顶板下沉,两帮或底板膨胀等。现有支护理论认为,巷道支护结构起到减小围岩径向位移的作用,防止巷道 断面过度缩小及已离散和破坏的围岩发生冒①p*?p0,巷道未开挖时;落[1-2]。一些学者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玉昌,姚社军,侯松林;U型钢可缩性支架增阻卡[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4年02期
2 范家伟;;钢材屈曲后强度的利用对实际工程影响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09期
3 孙钧;;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4 侯公羽;;围岩-支护作用机制评述及其流变变形机制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2期
5 侯公羽;牛晓松;;基于Levy-Mises本构关系及Hoek-Brown屈服准则的轴对称圆巷理想弹塑性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6 侯公羽;;基于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7 侯公羽;牛晓松;;基于Levy-Mises本构关系及D-P屈服准则的轴对称圆巷理想弹塑性解[J];岩土力学;2009年06期
8 侯公羽;李晶晶;;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J];岩土力学;2012年04期
9 李杰;宋春明;胡啸;陈文涛;范鹏贤;;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2年S2期
10 孙闯;张向东;李永靖;;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永胜;米旭峰;周军文;;初始缺陷对张弦梁结构影响的有限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黄亮;陈小峰;范荣荣;;某复杂高层混合结构屈曲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3 齐永胜;赵风华;周军文;;多层框架单向无梁柱稳定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4 王文韬;张青林;龙海涛;;冷弯开口薄壁帽型截面受压钢构件压弯承载力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5 李彪,张子新;京珠高速公路石门坳隧道施工初探[J];地下空间;2001年01期
6 吴波,高波;锚喷支护隧道围岩稳定性粘弹性分析及应用[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7 毕继红,丛蓉;各种形状洞室的围岩压力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8 贾金刚;蒋美蓉;金丰年;吴畏;周健南;;引水隧洞施工及运营过程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9 蔡晓鸿;蔡勇斌;蔡勇平;甘晓荣;孙富学;;二向不等围压和内压作用下椭圆形洞室的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10 杨有海;王长虹;;考虑时空效应的隧道工程黏弹性位移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训国;杨庆;栾茂田;;隧道围岩中全长注浆岩石锚杆的应力分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金山;卢文波;;非轴对称荷载下圆形隧洞围岩弹塑性分析解析解[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唢;赵明阶;蒋树屏;林志;;基于渐进性破坏理论的隧道围岩压力预测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孙路;刘晚成;林均岐;;几何参数表达的压杆挠曲线方程的解析与应用[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5 种建涛;;煤矿马头门稳定性有限元分析[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宫守才;;煤帮塑性区弹塑性位移解[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李云;张同亿;何晓洪;王利群;;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交易大厅罩棚结构设计[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毕继红;任洪鹏;;DOKA体系的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R,
本文编号:775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7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