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1990年以来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经过了急剧的变化和重组过程,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格局、土地利用和资源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1990年以来不同时期的TM影像,对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半城市化地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进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所;上海大学建筑系;
【关键词】: 半城市化地区 土地利用 上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51222813;5110832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0100219117)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批准号:2012BAJ22B03)联合资助
【分类号】:TU984.17;F301.2
【正文快照】: 半城市化地区是全球化和地方化的产物。在我国,半城市化地区受到转轨经济背景下外来投资、乡村工业化进程和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共同影响,是转型经济中双轨城市化——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1]。我国的半城市化地区既包括受大城市辐射影响的周边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车生泉;马晓星;;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生态格局优化设计的途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花利忠;崔胜辉;黄云凤;尹锴;熊永柱;;海湾型城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扩展演化——以厦门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茜;鲍俊;;半城市化地区社会变迁分析——以姜堰市城西片区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任远;张放;;城市化阶段和大城市地区不同区域人口空间变动——以上海静安区、浦东新区和南汇区为例[J];人口学刊;2006年04期
3 车生泉;马晓星;;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生态格局优化设计的途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何淑勤;郑子成;陈华峰;;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3期
5 李富程;王青;李国蓉;慕长龙;;马尔柯夫过程预测官司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5期
6 代兵;谷晓坤;张洪武;;大都市郊区农村宅基地景观格局特征及政策启示——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J];生态经济;2008年11期
7 ;A review of non-agricultural land-use in peri-urbanization area:research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J];Ecological Economy;2008年01期
8 石龙宇;崔胜辉;刘江;李桂林;;半城市化地区可持续性评价——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生态科学;2010年05期
9 黄静;崔胜辉;李方一;邱全毅;马克明;;厦门市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J];生态学报;2011年24期
10 程兰;吴志峰;魏建兵;庞海燕;;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J];生态学杂志;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思思;;双转型背景下东莞二次城市化发展的规划应对——以常平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新军;敬东;高世超;;调整优化上海发展空间布局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姚伯均;罗芳;;郊区地产化开发对上海市郊区城市化推动和抑制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钟振远;周礼坤;黄茜;;基于GIS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中山市城市空间拓展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红亮;刘盛和;宋金平;;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绍兴市为例[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建刚;陈昌勇;沈青;;基于GIS-CA模型的城镇空间发展分析——以吴江市临沪经济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张培刚;;快速城市化地区半城市化现象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林春梅;王敏锋;;“城中村”路在何方——对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再思考[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于兰军;李砚芬;;试论大城市边缘区的半城市化现象[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冯艳;叶建伟;黄亚平;;19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空间内聚式发展的实证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韦薇;县域城乡一体化与景观格局演变相关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平;制度约束与中国城市规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曹斌;多类型复杂管线系统规划布置与图形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晶;上海城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禄;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集约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树礼;城郊地区的空间生产及其实践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3 章云江;论我国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何舸;江苏泰州地区耕地占地率动态变化[D];南京大学;2011年
5 施丹锋;上海郊区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莉;咸阳市城市化水平与资源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礼;北京中心城与新城空间结构演变及动力机制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张敏,
本文编号:782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8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