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PVC管约束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组合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FRP-PVC管约束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组合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组合柱 FRP-PVC管 拟静力试验 滞回性能 刚度退化 延性
【摘要】:对6个FRP-PVC管约束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滞回性能试验,研究轴压比n、FRP横向包裹层数m和FRP类型对组合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能量耗散能力、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外包FRP-PVC管开裂并退出工作时,试件承载力呈跳跃式下降,试件退化为钢筋混凝土柱,可将外包FRP-PVC管的开裂作为该类构件即将破坏的首次预警;所有试件的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捏缩现象不明显,滞回性能良好;试件的承载力退化不显著;轴压比的增大提高了试件的峰值荷载,同时延缓了刚度退化趋势,降低了试件的耗能能力;与BFRP包裹的试件相比,CFRP包裹试件的峰值荷载、耗能能力有所提高,刚度退化延缓;BFRP包裹层数的增加可以延缓试件刚度退化并提高其延性。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键词】: 组合柱 FRP-PVC管 拟静力试验 滞回性能 刚度退化 延性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J14B05-1) 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9J06027)
【分类号】:TU398;TU317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polymer,FRP)在建筑结构中得到应用和发展[1-3]。FRP-PVC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在PVC管内设置钢筋混凝土,同时在PVC管外包裹FRP布或不同间距的FRP条带,形成外包管与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的组合构件[1,4]。由于几种材料共同工作,F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峰;武萍;;新型组合结构柱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展武;徐立杰;;碳纤维布加固RC梁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潘从建;;关于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研究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3 杜斌;赵人达;;外贴碳纤维布加固既有桥梁的可靠度指标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4 杨威;王文炜;;FRP布加固偏心受压钢筋混凝土矩形柱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5 李会恩;杨慧;张宗臣;;芳纶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圆形短柱抗压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6 余琼;侯婧辰;;碳纤维约束混凝土偏压柱轴压比限值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7 谢启芳;郑培君;薛建阳;杨勇;;FRP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8 周长东;张蝶;;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数值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邓宗才;阚德新;翟胭脂;;HFRP布约束混凝土圆柱体轴压力学性能试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邓宗才;阚德新;王力;李建辉;;HFRP约束长龄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平;姚谏;;钢筋混凝土梁表层嵌贴FRP抗剪加固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范俊奇;辛凯;;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及其应用综述[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姚国文;曹伟;;等幅、变幅循环加载下CFRP加固钢筋砼梁疲劳性能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刘伟庆;方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2010年海峡两岸功能性复合材料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海超;葛月珍;李永秋;张红英;辛建达;;关于加强拉结钢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延性的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张大鹏;黄承逵;;FRP加固混凝土柱轴向受压承载力分析[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马芹永;卢小雨;;低温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柱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凯;杨汝俊;盛光复;;二次受力状态下CFRP加固R.C约束梁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夏;李晨光;刘航;;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尹晓明;王苏岩;;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抗冻融性能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强;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结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王乐)元;体外CFRP筋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张莉;碳纤维布加固木梁的受力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胡程鹤;改进的复合粘结FRP技术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霍宝荣;BFRP-混凝土结构理论与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7 侯爽;钢筋混凝土结构预期使用期可靠度设计与FRP加固监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任伟;钢筋混凝土T梁桥的片材加固机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D];长安大学;2006年
9 王占桥;纤维增强与加固混凝土断裂与粘结性能[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张铟;FRP夹心桥面板桥梁静动态响应的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学娇;碳纤维布和角钢复合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慧;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的受弯试验与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阳;SRAP技术加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的仿真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刘杰;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大比例T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芳芳;钢骨-FRP管混凝土结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红霞;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压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任彦华;短切碳纤维混凝土静载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赞;重度受损钢筋混凝土梁修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张宇;重度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孙涛;圆套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静力性能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孝伟;张睿娟;;SRC-RC转换柱恢复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2 戎贤;李金钢;樊少飞;;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的滞回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郑宏;胡立黎;赵冉;蒋晓燕;;组合深梁填充钢框架滞回性能试验[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年05期
4 黄勇;杨想红;刘静;;组合空腹板架结构中方形钢管剪力键拟静力试验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高春彦;李斌;;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与其他节点的比较研究[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6 李斌;高春彦;;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S2期
7 ;循环弯曲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的性能[J];钢结构;2009年09期
8 朱贺飞;车媛;刘焦;韩毅;;方截面CFRP-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抗震性能试验[J];钢结构;2008年02期
9 李帼昌;孙巍;邢忠华;;钢管煤矸石混凝土梁柱加强环中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王永;徐觉慧;王浩;;外露式固接柱脚抗震性能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来;王铁成;尹燕霞;邓們;;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恢复力模型的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方明;卢葭;李龙春;;某特种工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节点试验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斌;高春彦;;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4 完海鹰;曹靖;;双腹板、顶底角钢半刚性节点在周期荷载作用下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来;邓們;;低周反复荷载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英利;王绍杰;苏幼坡;李如春;杨松;;钢骨混凝土框架梁延性的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7 赵山;许洪春;郑国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延性分析讨论[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罗涛;冯远;钱若军;王建;;钢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方法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关萍;;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顾冬生;吴刚;魏洋;徐伟炜;;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圆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顾问总工蔡益燕;钢结构住宅设计中的若干问题[N];中国建设报;2002年
2 孙永权 陈如荣 浙江绍兴 冯世忠;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短柱问题的处理[N];建筑时报;2007年
3 陈斌;谈现代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对比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5 五合国际(5+1 Werkhart)结构工程师 刘平;从震害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下)[N];中华建筑报;2008年
6 夏杰生;一项技术引发产业升级[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刘航;高强非金属纤维加固技术[N];科技日报;2001年
8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 孙有为;震中建筑缘何“坏而不倒”?[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 孙有为;由汶川地震引发的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考[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徐征;新型高层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抗震分析和设计探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来;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赵大洲;钢骨—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力学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郭蓉;加固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朱美春;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林晓康;火灾后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滞回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6 曹云中;空间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汪明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弹塑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8 辛立民;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雪松;翼缘狗骨式削弱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陈爱国;钢框架腹板双角钢梁柱抗剪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钢;加固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陈远峰;考虑施工缝影响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李晓蕾;短肢剪力墙刚度与延性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樊少飞;加固后的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永生;半刚性节点的实验研究与滞回模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林杰;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7 张卫东;考虑施工缝影响的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8 岳健广;H型钢空间钢桁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珂;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10 乔磊;变截面H型钢柱稳定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2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8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