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实训基地建设的职业院校(园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4:31

  本文关键词:基于实训基地建设的职业院校(园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 职教园区 空间结构


【摘要】:现今我国正在进入职业院校假设的高峰期,但职业院校建设标准的确实给学校的建设与使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围绕职业院校(园区)和实训基地的关系,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归纳了职业院校(园区)的选址模式、职教园区和职业院校的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作为职业院校(园区)建筑研究课题组“职业教育院校(园区)建设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力求为职业院校的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为职业院校建设标准的编制提供实证支持,为职业院校(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策略。本文首先从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办学特征出发,强调了职业院校与城市产业的依存关系,进而通过对选址的影响因素的解析,从中归纳出职业院校的选址模式与发展策略。以此为基础,在职教园区层面上,以共享区作为结构“中心”,揭示了职教园区的空间结构模式。在职教校园层面上,围绕实训区的布局特征,归纳阐述了符合其教学特点的功能组合模式、空间组织模式以及校园发展的控制模式。
【关键词】: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 职教园区 空间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13-17
  • 1.2.1 研究对象13
  • 1.2.2 研究内容13-14
  • 1.2.3 研究范围14-17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17-20
  • 1.3.1 职业教育理论17-18
  • 1.3.2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18-19
  • 1.3.3 职业院校规划与设计19-20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20-22
  • 1.4.1 研究方法20
  • 1.4.2 论文框架20-22
  • 第二章 衔接城市产业的职业院校(园区)选址模式22-38
  • 2.1 校企产学结合的关联要素22-25
  • 2.1.1 空间布局22-23
  • 2.1.2 专业衔接23-24
  • 2.1.3 合作模式24-25
  • 2.2 影响职业院校选址的因素25-33
  • 2.2.1 城市规划25-26
  • 2.2.2 开发成本26-28
  • 2.2.3 空间形态28-29
  • 2.2.4 功能策划29-31
  • 2.2.5 交通联系31-33
  • 2.3 基于选址区位的发展策略33-37
  • 2.3.1 城市内部模式33-34
  • 2.3.2 城市边缘模式34-35
  • 2.3.3 卫星城模式35-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资源集约共享的职教园区空间结构模式38-60
  • 3.1 土地集约利用的布局理念38-43
  • 3.1.1 校园规模的合理性38-40
  • 3.1.2 开发强度的可能性40-43
  • 3.2 公共资源整合的共享模式43-47
  • 3.2.1 共享要素43-45
  • 3.2.2 要素层级45-46
  • 3.2.3 实施机制46-47
  • 3.3 支持功能“中心”的结构模式47-50
  • 3.3.1 “中心”的结构意义47
  • 3.3.2 单一中心模式47-49
  • 3.3.2.1 紧凑式47-48
  • 3.3.2.2 松散式48-49
  • 3.3.3 多中心模式49-50
  • 3.3.3.1 并列式49
  • 3.3.3.2 层级式49-50
  • 3.4 职教园区形态的类型解析50-58
  • 3.4.1 要素形态50-51
  • 3.4.1.1 中心形态50-51
  • 3.4.1.2 路网形态51
  • 3.4.2 类型归纳51-58
  • 3.4.2.1 向心圈层型52-54
  • 3.4.2.2 格网毗邻型54-55
  • 3.4.2.3 平行带状型55-57
  • 3.4.2.4 中心轴型57-58
  • 3.5 本章小结58-60
  • 第四章 实训布局优化的职业院校空间结构模式60-74
  • 4.1 内外联系便捷的实训布局60-63
  • 4.1.1 实训区与职业院校的相对位置60
  • 4.1.2 高效而独立的实训区交通组织60-63
  • 4.2 教学实训并重的功能组合63-70
  • 4.2.1 教学实训的集群组合方式63-64
  • 4.2.2 职业院校的功能组合模式64-70
  • 4.2.2.1 基本型65-66
  • 4.2.2.2 复合型66-68
  • 4.2.2.3 组团型68-70
  • 4.3 多元丰富的空间结构模式70-71
  • 4.3.1 集中式70
  • 4.3.2 线性式70
  • 4.3.3 簇群式70
  • 4.3.4 格网式70-71
  • 4.3.5 综合式71
  • 4.4 适应学科发展的弹性空间71-73
  • 4.4.1 校园发展控制模式71-72
  • 4.4.2 教学用地预留方式72-73
  • 4.5 本章小结73-74
  • 第五章 结论74-76
  • 5.1 研究结论的归纳74-75
  • 5.2 后续研究的方向75-76
  • 参考文献76-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佳乐;郝秋实;马维娜;;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学空间设计手法探究[J];城市建筑;2015年04期

2 海佳;;与城市共生目标下的新建大学校园交通规划模式研究[J];华中建筑;2014年06期

3 刘宇波;马晓东;王珏;庄惟敏;李子萍;刘玉龙;朱明;饶雪松;莫修权;陆激;王小工;刘淼;徐苏宁;;职业教育院校校园建设探讨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3年03期

4 季松;弹性结构与共享模式——以苏州国际教育园北区详细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5年10期



本文编号:818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18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c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