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非饱和红黏土土水特性及强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11:39

  本文关键词:非饱和红黏土土水特性及强度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饱和红黏土 土水特性 强度特征


【摘要】:为研究红黏土土体非饱和特性,分别针对典型的原状和重塑红黏土,结合Geo-experts自平衡型压力板仪和ZJ型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开展了不同干密度下土样的非饱和土水特征试验和直剪试验,探讨了红黏土的一些典型非饱和物理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赋存状态的改变和微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红黏土重塑前后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的重要因素;原状非饱和红黏土土水曲线呈现典型的三阶段型变化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进气值和残余含水量,而重塑的非饱和红黏土则呈现半抛物线型变化特征;对于原状红黏土来说,非饱和土体黏聚力最大值出现在低含水率状态,对应的含水率比土水曲线的残余含水率高5%~10%.因此,在开展非饱和红黏土抗剪强度试验时,在相应含水率区间处适当增加试验组数可优化试验成果,对于重塑红黏土来说,可根据塑限含水率判断重塑红黏土内摩擦角开始显著减小的区间.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非饱和红黏土 土水特性 强度特征
【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项目(2010G018-E-4)
【分类号】:TU411.3
【正文快照】: 红黏土是碳酸盐类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经强烈风化和红土化作用后形成的一种高塑性黏土,主要分布在北纬30°与南纬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亚洲、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红黏土分布.由于红黏土的工程性质较为复杂,因此,一些国家对红黏土力学特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汶玲娟,鹿化煜,强小科;新近纪黄土高原红黏土粒度和沉积速率的空间变化及其揭示的古大气粉尘传输动力[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8期

2 王敏杰;郑乐平;郑洪波;杨守业;;中国北方红黏土研究进展及问题[J];海洋地质动态;2010年09期

3 侯圣山;灵台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初步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姜文英,彭淑贞,郝青振,刘东生,彭淑贞;上新世红黏土的碳同位素记录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J];科学通报;2001年24期

5 梁斌;莫凯;;不同含水率下重塑红黏土抗剪强度特性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04期

6 王先彦;鹿化煜;弋双文;邓成龙;;晚新生代洛川典型风尘堆积序列的延伸[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1期

7 谈云志;孔令伟;郭爱国;万智;;压实过程对红黏土的孔隙分布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5期

8 王敏杰;郑乐平;;中国北方红黏土中铁锰胶膜对化学元素的影响[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6期

9 聂庆科;王英辉;梁书奇;张全秀;;广西靖西红黏土及其击实后的水稳定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4期

10 邹飞;夏怡;;红黏土平面裂纹扩展的分形特征[J];人民长江;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雷;张云翔;弓虎军;;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红黏土成因粒度分析[A];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强小科;安芷生;李华梅;常宏;宋友桂;;黄土高原北部红黏土堆积的磁学性质及其古气候意义[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天虎;谢巧勤;徐惠芳;陈骏;季峻峰;;洛川红黏土中纳米自生矿物特征和古气候的指示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康长平;廖义玲;易庆波;黄颖光;田聪;;贵州红黏土液塑限的差异及对工程性质的影响[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正堂;郝青振;魏建晶;乔彦松;彭淑贞;袁宝印;安芷生;刘东生;;黄土中不同替代指标纪录的地球轨道周期特征及其气候意义[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郭正堂;郝青振;彭淑贞;乔彦松;刘进峰;张仲实;葛俊逸;肖国桥;尹秋珍;袁宝印;刘东生;;我国北方风尘堆积纪录的亚洲内陆干旱和季风环境演化及其与全球性重大地质-环境事件的关系探讨(摘要)[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为才;中国地质专家破解几内亚红黏土秘密[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记者 王锋 通讯员 才旺瑙乳;静宁发现古生物化石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正国;纤维红黏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袁满;差异沉降下纤维土防渗层变形特性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7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37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