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速度到质量: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
本文关键词:从速度到质量: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速度 城镇化质量 京津冀地区 市场与政府 战略规划
【摘要】:199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加速,与此同时,区域差异和大城市病等城镇化问题逐渐显现,并日趋加剧。首先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变化,然后通过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质量格局、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及2000—2010年期间的时空变迁,最后提出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进行模式转型,需要在兼顾城镇群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京津冀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前提下,发挥市场机制的根本性力量,以促进创新、效率、效益及竞争力等面向的城镇化质量提升;提高城市规划等政府调节的有效性,以促进应对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面向的城镇化质量提升。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速度 城镇化质量 京津冀地区 市场与政府 战略规划
【基金】: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研究项目 2013年上海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立项课题“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城镇群战略研究”阶段成果
【分类号】:F299.21;TU984.2
【正文快照】: 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水平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镇)化快速推进,2012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2.57%。与此同时,城镇化质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201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出,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唯佳;;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3期
2 于涛方;吴志强;;京津冀地区区域结构与重构[J];城市规划;2006年09期
3 于涛方;顾朝林;吴泓;;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期
4 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5 吴唯佳;于涛方;赵亮;于长明;;北京城市空间趋势和布局战略思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实施评估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01期
6 于涛方,吴志强;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环渤海湾地区区域结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5年03期
7 陶然;论大城市的发展潜力和人口政策选择──从“过度城市化”争论看中国大城市发展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晓静;;基于SWOT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分析[J];才智;2010年22期
2 孙贵艳;王传胜;肖磊;金凤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体系演化时空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3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湖北“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层级结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4 江进德;赵雪雁;张方圆;;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5 顾朝林;于涛方;张敏;张成;张晓明;陈璐;汪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规划[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3期
6 许锋;周一星;;我国城市职能结构变化的动态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7 唐娟;马晓冬;朱传耿;钱程;;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8 孟德友;赵文亮;;基于时间距离的河南城市经济联系及其空间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6期
9 陈红霞;李国平;张丹;;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10 于涛方;吴泓;;2000年以来沪宁走廊地区城市经济格局与变迁[J];城市观察;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巧宏;刘维超;孟静;;基于客运流量分析杭州都市经济圈功能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世界城市化趋势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报告[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上)[C];2006年
3 于涛方;秦新光;;巨型城市区多中心结构:国外案例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韩峰;;基于空间关联效应的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覃成林;熊雪如;;中国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春林;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映慧;东北地区城市系统的空间极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阳;基于生活成本调整的真实产出和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适宜规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放;论中国城市化[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9 李威;更新·嬗变[D];天津大学;2007年
10 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健;新时期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杨r,
本文编号:837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3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