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局部火灾作用下PEC柱框架抗火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2:06

  本文关键词:局部火灾作用下PEC柱框架抗火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PEC柱框架 局部火灾 失效模式 耐火极限


【摘要】:框架结构作为一个超静定结构,其构件之间相互作用较强,火灾高温会导致结构出现明显的内力重分布,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均不同于独立构件,因此基于整体结构耐火性能的研究更能真实地反应结构在火灾下的实际性能。在住宅建筑中,由于各户之间分隔较好,火灾可能局限在某个局部的空间,对于在局部火灾作用下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抗火性能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本文以局部火灾作用下PEC柱-钢梁平面框架为例,分析其在火灾作用的失效模式、变形规律和耐火极限。主要内容如下:1、在确定混凝土和钢材的高温本构关系和热工参数之后,应用PEC柱、组合节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单层单跨框架的抗火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全面验证,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材料的本构关系、热工参数的正确性。2、设计了两榀三层三跨PEC柱-钢梁组合平面框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局部火灾作用下PEC柱-钢梁组合平面框架的温度场计算模型和力学分析计算模型。分析了九种不同火灾工况和两种荷载工况下框架结构的失效模式。3、分析了柱失效模式下等跨框架和不等跨框架的耐火性能、温度场分布、框架变形和内力变化规律。4、分析了梁失效模式下梁等跨框架和不等跨框架的耐火性能、温度场分布、框架变形和内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局部火灾作用下PEC框架的抗火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PEC柱框架 局部火灾 失效模式 耐火极限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52.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5
  • 1.2.1 PEC柱抗火研究现状12-13
  • 1.2.2 组合节点研究现状13-14
  • 1.2.3 钢-混凝土组合平面框架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意义15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15-16
  • 第二章 高温下材料热工性能和本构关系16-21
  • 2.1 概述16
  • 2.2 高温下材料热工性能16-17
  • 2.2.1 钢材的热工性能16-17
  • 2.2.2 混凝土的热工性能17
  • 2.2.3 防火涂料的热工性能17
  • 2.3 高温下材料本构关系17-20
  • 2.3.1 钢材的本构关系17-19
  • 2.3.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9-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高温下PEC构件及单层单跨框架有限元验证21-35
  • 3.1 概述21
  •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21-23
  • 3.2.1 温度场模型的建立21-23
  • 3.2.2 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23
  • 3.3 PEC柱抗火性能研究23-27
  • 3.3.1 温度场模型验证23-25
  • 3.3.2 力-热耦合模型验证25-27
  • 3.4 组合节点抗火性能研究27-31
  • 3.4.1 温度场模型验证28-30
  • 3.4.2 力学分析模型验证30-31
  • 3.5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抗火性能研究31-34
  • 3.5.1 温度场模型验证31-33
  • 3.5.2 力学分析模型验证33-34
  • 3.6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局部火灾作用下多层PEC柱合失效模式分析35-40
  • 4.1 概述35
  • 4.2 PEC柱组合平面框架35-37
  • 4.2.1 三层三跨等跨框架设计35-36
  • 4.2.2 三层三跨不等跨设计36-37
  • 4.3 局部火灾作用组合框架有限元模型37-38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7-38
  • 4.3.2 火灾下工况设计38
  • 4.4 结构的失效模式38-39
  • 4.5 本章小结39-40
  • 第五章 柱失效模式下PEC柱组合框架抗火性能分析40-59
  • 5.1 概述40
  • 5.2 等跨框架柱失效抗火性能分析40-48
  • 5.2.1 耐火性能分析40-41
  • 5.2.2 温度场分析41-43
  • 5.2.3 框架变形分析43-46
  • 5.2.4 框架内力分析46-48
  • 5.3 不等跨框架柱失效抗火性能分析48-57
  • 5.3.1 耐火性能分析48-49
  • 5.3.2 温度场分析49-50
  • 5.3.3 框架变形分析50-54
  • 5.3.4 框架内力分析54-57
  • 5.4 不同跨度框架柱失效模式的对比分析57-58
  • 5.4.1 温度场对比57-58
  • 5.4.2 耐火性能对比58
  • 5.4.3 内力变化对比58
  • 5.5 本章小结58-59
  • 第六章 梁失效模式下PEC柱组合框架抗火性能分析59-75
  • 6.1 概述59
  • 6.2 等跨框架梁失效模式抗火性能分析59-65
  • 6.2.1 耐火性能分析59-60
  • 6.2.2 温度场分析60-61
  • 6.2.3 框架变形分析61-64
  • 6.2.4 框架内力分析64-65
  • 6.3 不等跨框架梁失效模式抗火性能分析65-72
  • 6.3.1 耐火性能分析65-66
  • 6.3.2 温度场分析66-68
  • 6.3.3 框架变形分析68-71
  • 6.3.4 框架内力分析71-72
  • 6.4 不同跨度框架梁失效模式的对比分析72-74
  • 6.4.1 温度场对比72-73
  • 6.4.2 耐火性能对比73
  • 6.4.3 内力变化对比73-74
  • 6.5 本章小结74-75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5-77
  • 7.1 主要结论75-76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6-77
  • 参考文献77-80
  • 致谢80-81
  • 作者简历81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PE和PEC烧结管式精细过滤器[J];机电新产品导报;1995年Z1期

2 陆佳;丁冠中;;部分外包组合PEC柱强、弱轴滞回性能破坏模式研究分析[J];江苏建筑;2012年03期

3 陆佳;戴雅萍;马吉;;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4 ;PEC理念在酒店的完美展示[J];城市环境设计;2012年06期

5 夏腾云;方有珍;张怀卿;陆承铎;;相关设计参数对新型卷边薄壁钢板组合PEC柱受力性能的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许笛;刘祖华;袁苗苗;;PEC预埋锚固槽钢拉拔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7 许笛;刘祖华;袁苗苗;;PEC预埋锚固槽钢拉拔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4年02期

8 ;PEC理念在酒店的完美展示(THORN索恩照明)[J];照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9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小芳;壳聚糖/果胶/阿拉伯胶静电复合过程及离子对PEC膜性质和机械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宇;局部火灾作用下PEC柱框架抗火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3 马勇;具有PEC功能的空调变频器的开发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4 滕伟斌;一类新型二自由度控制器——PEC及其改进[D];浙江大学;2002年

5 宋鹤;PEC柱—型钢梁顶底角钢连接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6 赵凯;新型卷边PEC柱—钢梁摩擦耗能型部分自复位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7 杨彬;卷边钢板PEC柱—钢梁外伸端板连接组合框架中间层倒塌机理[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840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40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