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参数融合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本文关键词:深基坑参数融合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深基坑 参数融合 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 风险分析
【摘要】:基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实体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和力学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提出深基坑参数融合数据模型,实现将深基坑的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下.根据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采用C++语言对各基坑实体进行描述,为模型设计一个能够体现各基坑实体类之间层次关系的数据结构,并开发了深基坑三维建模与风险预警软件.将开发的软件应用于上海市汉中路地铁车站深基坑项目,结果表明,该数据模型很好地实现了不同基坑实体之间的关联,可以有效地预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深基坑 参数融合 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 风险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63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项目(11231201600)资助
【分类号】:TU753
【正文快照】: 近年来,地下空间的开发愈来愈受到重视,基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增加,深基坑工程中各实体对象的受力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如何把控施工风险成为工程施工任务的重中之重.在现有的风险判别方法中,多是以单个参数为控制标准[1-2],忽略了基坑各实体参数之间的关联,预警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明强;鞠尊洲;;煤矿地理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的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研究[J];工矿自动化;2009年01期
2 朱合华,郑国平,吴江斌,叶为民;基于钻孔信息的地层数据模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刘一杰;陈锦剑;王建华;朱雁飞;;深基坑施工风险的多参数评估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4 朱合华;李晓军;;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5 杨育文;蒋涛;刘秀萍;敖晨霞;;深基坑工程实例及系统开发[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6 泮晓华;马平;王媛媛;韩超;李国梁;;三维基坑参数化自动建模与动态可视化软件开发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7 吴威皋;黄忠辉;金磊铭;朱雁飞;王建华;;基于数据相关性的基坑工程风险预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芳;朱合华;吴江斌;;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研究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张芳;朱合华;吴江斌;;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研究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3 琚娟;朱合华;李晓军;;基于特征约束的地下空间一体化数据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4 解福奇;朱合华;李晓军;孙雪兵;;时态GIS数据模型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5 董文澎;朱合华;李晓军;王卫东;;大型基坑工程数字化施工仿真方法研究与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6 焦方晖;赵飞;刘涛;杨忠年;;基于ArcGIS Engine的隧道三维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7 崔健;杨石飞;蔡菲;;地理信息监测系统研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8 黄铎;梁文谦;张鹏程;;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框架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9 张芳;张鹏;陈雷;韩煊;周宏磊;张在明;;三维岩土工程勘察信息系统的工程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10 胡金虎;杨永香;王江峰;;基于G-maps拓扑数据模型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新锋;张鹏;;潞安矿区勘查精度对比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2 丁小彬;朱合华;李晓军;王长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元数据模型研究[A];第二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培楠;朱合华;王驹;钟霞;李晓军;;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三维地学信息系统初探[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冲;网络环境下煤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程朋根;地矿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相关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汤华;地下厂房安全监测信息可视化与智能分析管理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张芳;场框架下的城市地下空间三维数据模型及相关算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琚娟;基于特征的数字城市地下空间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6 李鹏;面向生态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及实践[D];同济大学;2008年
7 李新星;基于DUSE的数字—数值一体化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同济大学;2008年
8 秦胜伍;基于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鹏;透地通信的电磁场仿真及其并行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过江;基于矿山3D数据库的采场贫损与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巍巍;重庆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冀晓伟;露天矿台阶爆破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敬博;层状岩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孟凡利;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层模型构建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5 张磊;地质空间可视化数据插值算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杜新锋;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分类编码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5年
7 刘晓明;基于实测的采空区三维建模及其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8 荆永滨;地下矿山生产计划三维可视化编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陈云;边坡风险评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郑路;数字化盾构隧道数据组织及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2 董文澎;朱合华;李晓军;王卫东;;大型基坑工程数字化施工仿真方法研究与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3 毛善君;灰色地理信息系统——动态修正地质空间数据的理论和技术[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孙敏,唐小明,赵仁亮;面向对象的三维矢量GIS数据模型及拓扑关系的建立[J];测绘通报;1998年07期
5 程朋根,龚健雅;地勘工程3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数据结构设计[J];测绘学报;2001年01期
6 刘学军,龚健雅;约束数据域的Delaunay三角剖分与修改算法[J];测绘学报;2001年01期
7 毛善君;煤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的研究[J];测绘学报;1998年04期
8 武晓波,王世新,肖春生;Delaunay三角网的生成算法研究[J];测绘学报;1999年01期
9 陈云浩,郭达志;一种三维GIS矢量数据结构的研究——以矿山应用为例[J];测绘学报;1999年01期
10 杨可明,吴立新,陈书琳,王彦兵;煤矿矿图的GIS管理、更新与共享[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边亦海;基于风险分析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D];同济大学;2006年
2 徐中华;上海地区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变形性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一杰;深基坑施工多参数风险评估与信息化预警[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刚;粉喷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矿业快报;2002年15期
2 朱炯;深基坑施工研究综述[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程家麟;组合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02年02期
4 宋建学,张杰晓;深基坑施工中的工程测量[J];建筑技术;2002年02期
5 李好,周绪红;深基坑桩锚支护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杨虹,娄奕红,罗兰;金华大厦深基坑工程的仿真计算与分析[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7 魏心平;深基坑工程施工及周围建筑保护[J];当代建设;2003年05期
8 杨芳;温州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的现状和分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王兵 ,朱炯;深基坑施工研究综述[J];太原科技;2003年05期
10 杨丽君,周卫东;深基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处理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刘振宏;钱元运;洪庄年;袁戟;;深基坑宽度对周围建筑影响的有限元分析[A];第十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樊春田;刘合强;;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探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占洋;孙万红;;深基坑开挖方法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4 孙杰;马汝光;李红;;某公司办公楼深基坑开挖及支护简述[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5 李仲;乔中鑫;田万寿;张振宇;郭青山;;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监测[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6 张小妮;李作军;佟向前;;司法部办公楼工程深基坑监测控制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浩生;;有限元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8 陈炎玮;崔京浩;;深基坑支护若干形式比较及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9 胡凌云;刘金兴;刘晖;;保丰大厦深基坑加固工程[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10 贾坚;刘建航;侯学渊;;上海城市建设中深基坑的安全稳定性控制[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如刚 记者 李耀华;严管深基坑 杜绝“楼歪歪”[N];连云港日报;2013年
2 记者 彭诗淇;昆明将整顿深基坑工程建设[N];昆明日报;2013年
3 徐列;上海织密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网[N];建筑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红梅 通讯员 崔伟;高楼入白云 地角固金汤[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 檀心;深基坑工程事关建设工程基业之本[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记者 钱怡;深基坑工程抽检 新开4张“罚单”[N];苏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本报通讯员 亓坤坤;新技术“爆”出国内最深基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8 ;南通市市区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办法[N];南通日报;2012年
9 祝冬标;地下结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N];建筑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郭靖;深基坑施工应制订事故预案[N];宁波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秀栋;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变形安全性状的时间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胡强;深基坑工程建模理论与稳定性评判的关键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徐兴良;广安门医院门诊楼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李维涛;深基坑工程三维仿真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王爱勋;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边亦海;基于风险分析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D];同济大学;2006年
7 赵延林;深基坑稳定与变形的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朱庆科;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若干问题分析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庄心善;深基坑开挖土体的卸荷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卓文;成都地铁一号线小天竺车站深基坑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谢李钊;深基坑现场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9年
3 董清;宝钢宽厚板工程旋流池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杨晋文;填海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蔡智云;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减小邻近建筑沉降的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国杰;成都地铁天府广场深基坑施工力学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王强;群光大厦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8 王江涛;渗流对深基坑工程的影响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9 牛中元;邯郸市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蔡宽余;深基坑工程减压性降水自动控制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2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4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