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新型超缓凝剂性能研究及作用机理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14 07:14

  本文关键词:新型超缓凝剂性能研究及作用机理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还原剂 聚羧酸减水剂 合成研究


【摘要】:保坍缓凝剂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混凝土技术研究的几个热点之一。自主设计研发的混凝土超缓凝剂保坍、缓凝效果优良,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降低水泥水化最高温升,减少混凝土收缩。特别适用于大体积、超大超长桩基等对混凝土水化温升、凝结时间及收缩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微观分析表明,超缓凝剂严重抑制了水泥中C3S和C3A两种主要矿物的早期水化,但是对水泥中后期水化无明显影响。
【作者单位】: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
【关键词】还原剂 聚羧酸减水剂 合成研究
【分类号】:TU528.042
【正文快照】: 2.China Construction Ready Mixed Concrete Tian Jin Co.,Ltd.,Tianjin 300457,China)0引言混凝土超缓凝剂是一种能够在长时间内任意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但不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外加剂。这种外加剂主要用于在长时间干燥、高温环境下施工的混凝土工程,以及其他要求混凝土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立久,张铁民,刘军,谢风琴,纪彤国;混凝土新型超缓凝剂研究[J];混凝土;2000年10期

2 查文珂;李素芳;方建军;李桃凡;何德强;赵雅楠;;混凝土新型超缓凝减水剂的研制[J];混凝土;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查文珂;李素芳;方建军;李桃凡;何德强;赵雅楠;;混凝土新型超缓凝减水剂的研制[J];混凝土;2010年09期

2 陈清志;深圳地铁工程钻孔咬合桩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2期

3 宋宏伟,郭玉顺;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和抗冻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5年05期

4 沈保汉;刘富华;刘波;袁志英;王平卫;陈清志;;捷程MZ系列全套管钻孔咬合桩[J];建筑技术;2006年08期

5 徐辉;李克亮;邢有红;王毅;温金保;刘兴荣;;混凝土超缓凝剂在钻孔咬合桩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科学;2008年07期

6 康静;王贺;王明霞;;缓凝组分在RCC多复杂影响因素下的成功选用[J];山西建筑;2011年03期

7 沈保汉;刘富华;陈清志;;第七讲 超缓凝混凝土的研究与实施[J];施工技术;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鑫;;缓凝组分在碾压混凝土多复杂影响因素下的成功选用[A];中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平卫;全套管灌注桩承载性状及施工工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张建玲;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新;缓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宗梅;煤系减水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郭保林;掺纳米二氧化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陈争;混凝土咬合桩在地铁车站深大基坑中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罗积胜;地铁车站咬合桩围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孙乃聪;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以及在西安地区应用前景[D];长安大学;2010年

7 黄恺;木质素基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及用作三次采油牺牲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立久,张铁民,刘军,谢风琴,纪彤国;混凝土新型超缓凝剂研究[J];混凝土;2000年10期

2 张长松;张继昌;;低坍损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闫秀清;;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8年3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维英;;糖蜜缓凝剂的配制与应用[J];建筑工人;2000年07期

2 黄波;王军;刘明;唐玉超;王婵;;高保塑超缓凝剂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2年20期

3 周明凯,田中青,沈卫国;缓凝剂对水泥稳定粒料土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王振军;何廷树;;缓凝剂作用机理及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J];公路;2006年07期

5 洪雷;王苏岩;;超缓凝剂对硅酸盐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黄宗凯;赵自勉;胡小勇;黄沙;;缓凝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2年06期

7 巴松涛;;掺用缓凝剂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J];混凝土;2009年01期

8 王立久,谢凤琴,尚洁;新型超缓凝剂对混凝土早期热裂缝影响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3期

9 计亦奇,刘豫峰,刘巽伯;S型石膏缓凝剂的性能[J];房材与应用;2001年02期

10 朱效荣,宋东升,王世彬,齐文丽;碱矿渣水泥高效缓凝剂的研究及应用[J];水泥;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文军;靖向党;;水泥复合浆液中磷酸盐缓凝剂的优选与浆液性能研究[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赵云龙;;缓凝剂对抹灰石膏性能的影响[A];2013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第四届年会暨第八届全国石膏技术交流大会及展览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陈雷;王栋民;蔺喜强;韩方晖;刘海亮;;促凝剂与缓凝剂对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马保国;黄洪财;马玲;蹇守卫;张琴;张风臣;;低掺量缓凝剂对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董荣珍;马保国;许永和;朱洪波;李相国;;缓凝剂对高胶凝性水泥水化硬化的双临界影响效应[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6 王骁敏;陈国军;;MS-I型预拌砂浆专用缓凝剂的主要性能和工程应用[A];纪念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成立20周年——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子明;陈红岩;崔素萍;王亚丽;兰明章;;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缓凝剂的复合效应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范立瑛;王志;;缓凝剂对脱硫石膏/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A];2010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五届全国石膏技术交流大会及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家琪;余其俊;赵三银;乔飞;殷素红;文梓芸;;缓凝剂掺入方式对碱碳酸盐矿-矿渣灌浆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10 瞿金东;彭家惠;张建新;陈明凤;;缓凝剂对建筑石膏硬化体强度与微结构的影响[A];2008第三届全国石膏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洲坝水泥厂 刘实忠;利用化工副产品生产高效缓凝剂的方法[N];中国建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家惠;建筑石膏减水剂与缓凝剂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莉;缓凝剂对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韩越;混凝土缓凝剂辅助塑化效应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黄刚;缓凝剂和早期养护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1年

4 冯启彪;胶蛋白质石膏缓凝剂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旭;SDH油井水泥缓凝剂的评价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朱晓丽;延缓碱—矿渣水泥凝结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3年

7 刘进超;减水剂及缓凝剂对α半水脱硫石膏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8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48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2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