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氧化石墨烯水泥基再生混凝土材料主要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4 10:16

  本文关键词:氧化石墨烯水泥基再生混凝土材料主要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石墨烯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分析


【摘要】:21世纪,建筑业发展迅速,城镇化脚步越来越快,同时旧城改造项目越来越多,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建筑垃圾。在我国大部分建筑废弃物都未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绝大多数建筑废弃物当作垃圾进行处置,随意堆砌在露天郊外,或者采取简单的填埋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对废弃混凝土采取破碎、筛分、清洗后获得的再生骨料,将其利用到混凝土生产中,可以提高对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然而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出的再生骨料相比天然骨料,具有吸水率高、孔隙率高,密度低等物理性能。由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生产的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低,耐久性不高等缺陷,所以在工程中并未得到普及推广。为了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本文将氧化石墨烯掺入再生混凝土中,通过氧化石墨烯促进水泥水化反应,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通过微观试验寻找氧化石墨烯改善混凝土力学机理。本文对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1.对再生骨料物理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发现再生骨料表观密度低、吸水率高、压碎指标高,但是参照《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规范》,再生粗骨料能满足混凝土对骨料性能的基本要求;2.将氧化石墨烯掺入混凝土中,并进行了混凝土抗压试验、抗折试验、耐磨试验和耐久性试验。试验对比分析了天然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同时发现氧化石墨烯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明显提高作用;3.将氧化石墨烯掺入水泥砂浆中,并进行了水泥砂浆抗压试验、抗折试验。试验发现氧化石墨烯对于砂浆强度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4.对氧化石墨烯水泥基试样进行SEM扫描电镜试验,结果发现掺入氧化石墨烯后,水泥基内部孔隙率下降,水泥水化产物更密实,积聚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2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引言9
  • 1.2 课题提出9-10
  • 1.3 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10-13
  • 1.3.1 国外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10-12
  • 1.3.2 国内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12-13
  • 1.4 本文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再生混凝土骨料性能的研究15-22
  • 2.1 引言15
  • 2.2 废弃混凝土主要来源15-16
  • 2.3 试验材料16-17
  • 2.3.1 再生粗骨料16
  • 2.3.2 天然粗骨料16-17
  • 2.3.3 砂和试验用水17
  • 2.4 试验仪器17-18
  • 2.5 粗骨料筛分试验18-20
  • 2.6 粗骨料表观密度分析研究20
  • 2.7 粗骨料吸水率分析研究20
  • 2.8 粗骨料压碎指标分析研究20-21
  • 2.9 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22-53
  • 3.1 引言22
  • 3.2 试验材料22-24
  • 3.3 配合比设计24-29
  • 3.4 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29-37
  • 3.4.1 试验方法30-31
  • 3.4.2 试验结果31-32
  • 3.4.3 混凝土抗压破坏形态对比分析32
  • 3.4.4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龄期关系32-34
  • 3.4.5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氧化石墨烯掺量关系34-35
  • 3.4.6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关系35-37
  • 3.4.7 小结37
  • 3.5 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抗折性能试验37-42
  • 3.5.1 试验方法38
  • 3.5.2 试验结果38
  • 3.5.3 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氧化石墨烯掺量关系38-40
  • 3.5.4 混凝土抗折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关系40-41
  • 3.5.5 小结41-42
  • 3.6 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42-44
  • 3.6.1 试验方法42-43
  • 3.6.2 试验结果43
  • 3.6.3 结果与分析43-44
  • 3.7 氧化石墨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44-51
  • 3.7.1 主要试验设备44-45
  • 3.7.2 试验方法45-47
  • 3.7.3 质量损失结果与分析47-49
  • 3.7.4 动弹性模量损失结果与分析49-51
  • 3.8 本章小结51-53
  •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砂浆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53-62
  • 4.1 引言53
  • 4.2 试验材料及仪器53-54
  • 4.3 试验方法54
  • 4.4 氧化石墨烯砂浆抗压性能试验研究54-58
  • 4.4.1 砂浆抗压试验方法55
  • 4.4.2 氧化石墨烯砂浆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55-58
  • 4.5 氧化石墨烯砂浆抗折性能试验研究58-60
  • 4.5.1 砂浆抗折试验方法58
  • 4.5.2 氧化石墨烯砂浆抗折试验结果与分析58-60
  • 4.6 本章小结60-62
  • 第五章 氧化石墨烯水泥基微观结构分析研究62-69
  • 5.1 引言62
  • 5.2 再生混凝土界面结构62-64
  • 5.3 扫描电镜(SEM)试验64-67
  • 5.3.1 试验设备64
  • 5.3.2 试样制作64-65
  • 5.3.3 试样结果分析65-67
  • 5.4 本章小结67-6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9-73
  • 6.1 结论69-71
  • 6.2 展望71-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茗;张鹏云;李春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表征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李永玺;陈_g;庄小东;张斌;朱金辉;李佩佩;牛丽娟;;石墨烯化学及潜在应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王新伟;杨艳;田宏伟;郑伟涛;;石墨烯的化学方法合成及其表征[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年03期

4 张文毓;;石墨烯应用研究进展综述[J];新材料产业;2011年07期

5 龙威;黄荣华;;石墨烯的化学奥秘及研究进展[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蒲琳钰;马拥军;胡海龙;裴重华;;水热法制备氟化石墨烯[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张闵;尚小鹏;李静;王贤保;;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J];胶体与聚合物;2012年04期

8 ;15英寸单层石墨烯透明电极制备成功[J];机电工程技术;2013年02期

9 孙晓霞;;石墨烯:产业起步 引导为重[J];新材料产业;2013年09期

10 ;我国百吨级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粉体生产线投产[J];新材料产业;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刘明凯;带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刘勇;智能化及掺杂改性石墨烯的研究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49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49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