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自然要素探析
本文关键词:建筑设计中的自然要素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设计 自然要素 风 光 水 木 土 自然主义设计
【摘要】:当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的运用以及建筑创作日益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设计、新造型。面对建筑创作的繁荣,如何在设计方法和理论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有着不同的角度和途径。从维特鲁威的建筑三要素,到当代不同的建筑流派,建筑理论的研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脚步,它始终与时俱进着。本文对建筑自然要素的探讨,也是基于建筑设计要素的思考和对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及综合分析,从风、光、水、木、土这五个方面,对建筑自然要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和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和总结。第一部分绪论,提出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以及其对建筑界的影响。将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且对本文探析的相关主要概念进行了诠释,对研究范围及内容做了范围界定。第二部分重点说明了建筑要素和自然要素的构成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们之间在各个层面的关系。第三部分为本论文重点章节部分,对于自然要素在建筑设计各个方面的参与方式进行了有条理的总结。第四部分将建筑设计与自然要素上升到了理论层面,探析作为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要素从自然观到建筑设计中的自然主义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五部分对全文作以总结,并且强调在未来建筑界中,自然主义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未来建筑创作向自然主义设计方向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 自然要素 风 光 水 木 土 自然主义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绪论10-24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选题意义12-13
- 1.2 相关概念解析13-15
- 1.2.1 建筑要素的定义13
- 1.2.2 自然要素的定义13-15
- 1.3 相关研究论述15-21
- 1.3.1 国外对自然要素的研究15-17
- 1.3.2 国内对自然要素的研究17-21
- 1.4、研究的方法及框架21-24
- 1.4.1 研究方法21-22
- 1.4.2 研究框架22-24
- 2.自然要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24-34
- 2.1 自然要素与建筑要素的关系分析24-31
- 2.1.1 建筑要素的构成24-25
- 2.1.2 自然要素的分类25-31
- 2.1.2.1 风26-28
- 2.1.2.2 光28-29
- 2.1.2.3 水29-30
- 2.1.2.4 木30
- 2.1.2.5 土30-31
- 2.2 自然要素与建筑设计的关联内容31-32
- 2.2.1 环境层面的联系31
- 2.2.2 功能层面的联系31-32
- 2.2.3 理念层面的联系32
- 2.3 自然要素与建筑设计的关联准则32-34
- 2.3.1 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32
- 2.3.2 科学利用自然为支撑32-33
- 2.3.3 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33-34
- 3.自然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34-62
- 3.1 自然要素与建筑设计构思34-46
- 3.1.1 作为场地利用要素的设计主线34-35
- 3.1.2 作为模拟对象的原型参与35-41
- 3.1.2.1 以有机生命体为对象的模拟设计37-39
- 3.1.2.2 无机形式的模拟对象39-41
- 3.1.3 提升空间品质的关键所在41-44
- 3.1.4 自然要素综合作用下与建筑的特殊关系44-46
- 3.2 自然要素与建筑平面布局46-51
- 3.2.1 自然要素与中庭的关系46-49
- 3.2.2 自然要素对平面布局的制约49-50
- 3.2.3 自然要素对平面的优化50-51
- 3.3 自然要素与建筑外部造型51-55
- 3.3.1 自然要素作为模拟原型51-53
- 3.3.2 自然要素作为制约因素对建筑造型的影响53-54
- 3.3.3 自然要素提升建筑形象54-55
- 3.4 自然要素与建筑内部空间55-62
- 3.4.1 自然要素与空间的神性化55-58
- 3.4.2 提升空间品质及舒适度58-59
- 3.4.3 营造特殊体验效果59-62
- 4.从自然观到建筑设计中的自然主义62-77
- 4.1 中外自然观与自然主义思想62-71
- 4.1.1 西方传统自然观62-65
- 4.1.2 西方当代自然主义思想65-66
- 4.1.3 中国传统自然观66-67
- 4.1.4 中国当代自然主义思想67-71
- 4.2 自然主义设计的形成与发展71-75
- 4.2.1 自然主义设计理念71-72
- 4.2.2 自然主义的风格演变72
- 4.2.3 自然主义设计手法72-75
- 4.2.3.1 建筑融于基地环境72-73
- 4.2.3.2 建筑顺应自然地形73-74
- 4.2.3.3 建筑形态模拟自然元素74
- 4.2.3.4 以自然要素连接空间74
- 4.2.3.5 内部空间引进自然要素74
- 4.2.3.6 运用自然材料74-75
- 4.2.3.7 隐喻自然要素75
- 4.3 自然要素之于建筑的设计思想75-77
- 4.3.1 建筑顺应自然环境的设计思想75-76
- 4.3.2 建筑引入自然要素的设计思想76
- 4.3.3 建筑隐喻自然意境的设计思想76-77
- 5.结语:走向自然主义设计77-78
- 参考文献78-82
- 个人简历82-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J];河南交通科技;2000年01期
2 ;美国专家预测──21世纪的建筑设计[J];华中建筑;2000年01期
3 戚星海;建筑设计的防雷意识亟待加强[J];浙江水利科技;2000年06期
4 王蕴洁;对我院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的初步构想[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重组改制 加快发展——吴奕良理事长在建筑设计协会珠海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J];建筑设计管理;2000年06期
6 戴恩欣;房屋商品化大潮中的建筑设计课题[J];南方建筑;2000年02期
7 小雨;1999年度北京优秀建筑设计揭晓[J];岩土工程界;2000年03期
8 崔悦玫,杨双印;冷藏库的建筑设计[J];林业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9 ;21世纪建筑设计预测[J];中国房地产;2001年06期
10 罗玲玲,张书鸿;建筑设计的思维本质和解题特点与创造能力开发[J];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晓东;孙世龙;;建立评价体系提高建筑设计质量[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丽群;姜华;;幼儿园建筑设计若干问题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3 杨德山;;谈新世纪建筑设计的革新[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赵静;卿笃超;;某科技综合楼建筑设计浅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5 尼书军;李思源;宋彩霞;;建筑设计之我见[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6 李新霞;;建筑设计之我见[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鹏;;建筑设计之我见[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尹志社;许晓宇;;建筑设计意义及其方法初探[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廉凤梅;季贵斌;侯永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张伟;;医疗建筑设计与应急管理[A];2010’全国医院建设大会——贵州省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坚;法国审批建筑设计的程序和法规[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2 记者 尚丹宁;重庆城镇建筑设计高端论坛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卢泳志;养老地产迎来建筑设计新国标[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4 孙亚宁;管窥美国建筑设计教育[N];建筑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张e,
本文编号:881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8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