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相软土动力特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湖相软土动力特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荷载 湖相软土 动力特性 敏感性分析 动三轴试验 正交试验
【摘要】:考查动应力幅值、振动频率和围压3个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根据正交设计方案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动荷载下湖相软土的轴向累积应变、动孔隙水压力和动弹性模量等动力特性,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了各加载因素对软土动力特性指标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动应力幅值对软土轴向累积应变、动孔隙水压力和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均十分显著,围压为影响轴向累积应变和动弹性模量的次要因素,而影响动孔隙水压力的次要因素为振动频率。
【作者单位】: 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关键词】: 循环荷载 湖相软土 动力特性 敏感性分析 动三轴试验 正交试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198)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GK3086)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2C0580)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3B010)
【分类号】:TU435
【正文快照】: 2.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南湘潭411105)随着我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环湖经济区逐渐形成,修建于湖相软基上的城际道路越来越常见。由于湖区地势平坦,软基通常较矮,在交通动荷载影响下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结构破坏[1]。因此,有必要对循环动荷载作用下湖相软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昌富;杜翠翠;张根宝;;基于双参数法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性设计[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2 闫春岭;唐益群;刘莎;;地铁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累积变形特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3 李炎隆;李守义;丁占峰;涂幸;;基于正交试验法的邓肯-张E-B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J];水利学报;2013年07期
4 王军;蔡袁强;丁光亚;潘晓东;;双向激振下饱和软黏土动模量与阻尼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5 王辉;陈卫忠;;嘎隆拉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对变形的敏感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6 袁维;白冰;李小春;汪海滨;;透镜体对尾矿坝安全性影响的参数敏感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鹏;杨晓华;王婧;王永威;陈志敏;;砾类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2 努尔哈斯木·穆哈买提汗;余湘娟;李敏;高磊;;新疆某水库坝基砂层透镜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3 陈章毅;宋金良;刘文程;廖原;;珠江口海洋软土动三轴试验分析[J];华南地震;2014年S1期
4 史冬梅;杨风暴;王肖霞;;尾矿坝风险评估中指标相关性权重的确定[J];金属矿山;2014年11期
5 刘汉龙;;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研究进展综述[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6 黄金柏;卢龙彬;付强;王斌;温佳伟;;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沟壑地形的降雨反应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4期
7 王长兵;袁会娜;张丙印;张其光;;考虑坝料初始压密特性的土石坝变形计算方法[J];水利学报;2013年10期
8 冯仲恺;廖胜利;程春田;苏华英;;库群长期优化调度的正交逐步优化算法[J];水利学报;2014年08期
9 曾旭婧;张毅;黄素萍;陈玉林;杨顺平;;定量遥感支持下的岷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J];土壤通报;2014年04期
10 王军;郑晓;蔡袁强;郭林;;应变控制下水泥土动静力特性试验[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谷川;基于变围压应力路径的饱和软粘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郭林;复杂应力路径下饱和软粘土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王芳;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涛;地铁列车荷载下不同固结度重塑粘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柴小兵;300m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变形可靠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张帅;双向循环应力作用下黄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如何,肖必华,方永水;正交试验设计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朱维申,章光;节理岩体参数对围岩破损区影响的敏感性分析[J];地下空间;1994年01期
3 路荣博;王涛;;上游法尾矿库溃坝事故致因分析及安全管理技术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S1期
4 陈国兴,谢君斐,张克绪;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的经验估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1期
5 颜永国;陈健;;基于条分模式的边坡可靠度近似计算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6 马德翠,单红仙,周其健;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7 周建,龚晓南,李剑强;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特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0年11期
8 陈昌富;肖淑君;;基于加权残值法和统一强度理论抗滑桩合理锚固深度的确定方法[J];工业建筑;2009年01期
9 胡晓军;吴延枝;;抗滑桩锚固深度的可靠度与参数敏感性[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张继勋;姜弘道;任旭华;;岩体参数对隧洞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卫东;尾矿坝非线性系统混沌与安全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山山,马良筠;码头动力特性现场测试方法研究[J];实验力学;2002年02期
2 于德介,周先雁,朱之基;一种桥梁结构动力特性修改逆问题求解方法[J];工程力学;1994年01期
3 尹泽勇,欧圆霞,李彦,罗素理,,梅庆;变化轴力对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J];固体力学学报;1994年01期
4 李桂华,许士斌,吴晓媛,时战,白水源;大型桥梁动力特性检测方法[J];应用力学学报;1996年01期
5 陈长万;;基于动力特性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8期
6 宝志雯;陈志鹏;;从建筑物的脉动响应确定其动力特性[J];深圳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7 张德文;;扩阶模型之动力特性的快速分析技术[J];应用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8 易坤涛;杨奰昕;马婷婷;曹曙阳;;中塔刚度对三塔缆索承重桥动力特性影响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19期
9 张志平;王杰;马利亚;;基于动力特性和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损伤诊断[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5期
10 王宏伟;陈啸;张慧乐;刘斌;鄢磊;张继松;;加荷频率对土体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德介;周先雁;朱之基;;一种桥梁结构动力特性修改逆问题求解方法[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2 施养杭;;料石结构房屋动力特性的分析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3 安东亚;李承铭;;地震中结构损伤后动力特性分析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考重;王莉;李安起;王巍巍;;底部两层框架砖房动力特性实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5 高铭霖;夏樟华;宗周红;;五跨钢筋混凝土连拱桥的动力特性[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6 王莉;赵考重;张建阳;;动力特性测试在建筑物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7 朱怀亮;梁思辉;罗仁安;;多重连接加固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检测与识别[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8 陈兴冲;朱东生;贾军政;马国刚;刘涛;;雁盐黄河大桥动力特性及抗震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9 潘维霖;;浅析基于动力特性和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损伤检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国莲;魏德敏;;太原理工大学科学楼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学余;“散体动力学”的奠基之作[N];中国矿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长军;大跨索桁桥初步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静;基于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桥梁结构动力特性识别[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游云川;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爱国;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律文田;静动荷载作用下铁路桥梁桩基的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刘旭;影响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的因素[D];长安大学;2014年
6 王剑利;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动力特性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赵毅;基于动力特性可靠性约束的三维随机结构优化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文治;重庆涪陵乌江特大桥施工阶段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肖金针;多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李少一;考虑横向刚度退化的在役宽桥动力特性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8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1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