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5:30

  本文关键词: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半刚性节点 钢框架结构 神经网络算法 ANSYS MATLAB


【摘要】:钢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装配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结构安全、可靠、整体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在钢框架结构中,采用半刚性节点连接形式的钢框架结构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但是此类结构钢材使用量较大,造价较高等因素是阻碍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对钢框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钢材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广泛的调研相关文献,比较了多种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常用的几种优化算法的特点及其针对本文所研究问题的适应性,选取神经网络算法作为本文优化设计的算法工具。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工作原理,并简要介绍了常见的神经网络对应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并利用MATLAB做为神经网络算法实现的软件工具。通过了解ANSYS有限元软件所具备的数据分析计算功能,选择ANSYS作为结构分析的软件工具,通过ANSYS与MATLAB的联合使用有效的完成优化设计研究工作。本文选取带有支撑的四层钢框架结构作为优化设计的研究对象,并选取结构中六种所处位置与荷载承担情况不同的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半刚性节点的转动刚度作为优化设计的变量,以结构用钢量的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应力约束条件与挠度约束条件作为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基于不同的半刚性节点刚度配置设计两个优化设计方案,使用ANSYS的结构分析功能和优化功能计算各组优化设计算例对应的局部最优解,以ANSYS计算所得的局部最优解作为MATLAB优化计算的数据来源,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计算对应的全局最优解。比较两种不同优化设计方案的优化结果,得出优化设计的结果与半刚性节点转动刚度配置情况之间的定性关系,并通过计算结果总结了本文所用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半刚性节点 钢框架结构 神经网络算法 ANSYS MATLAB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39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课题研究背景12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12-13
  • 1.2 钢框架结构国内外发展现状13-14
  • 1.2.1 国外发展现状13-14
  • 1.2.2 国内发展现状14
  • 1.3 本文研究工作的创新点14-16
  • 1.4 本文研究内容16-18
  • 第2章 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18-27
  • 2.1 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算法简介18-21
  • 2.1.1 禁忌搜索算法18-19
  • 2.1.2 模拟退火算法19
  • 2.1.3 遗传算法19-20
  • 2.1.4 拓扑优化20
  • 2.1.5 神经网络算法20-21
  • 2.2 神经网络算法研究21-24
  • 2.3 结果优化设计方法的软件实现24-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分析实例27-76
  • 3.1 作为优化目标的框架结构的选取27-29
  • 3.2 荷载计算与初始设计方案的校核29-34
  • 3.2.1 荷载的计算29-33
  • 3.2.2 初始设计方案的校核33-34
  • 3.3 节点半刚性连接的力学简化34-39
  • 3.4 优化变量选取与优化计算流程39-44
  • 3.4.1 优化变量的选取39-41
  • 3.4.2 优化计算流程41-44
  • 3.5 优化模块介绍44-45
  • 3.6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45-54
  • 3.6.1 几何模型建立45-48
  • 3.6.2 材料属性选取48
  • 3.6.3 单元的选取48-50
  • 3.6.4 网格划分50-52
  • 3.6.5 有限元计算条件的设置52-54
  • 3.7 有限元结果分析54-61
  • 3.8 ANSYS局部优化计算的敏感度与拟合曲线分析61-64
  • 3.9 不同刚度配置下的优化结果分析64-66
  • 3.10 神经网络数据训练设置66-67
  • 3.11 数据训练与优化结果分析67-75
  • 3.11.1 数据训练67-70
  • 3.11.2 优化结果分析70-75
  • 3.12 本章小结75-76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76-79
  • 4.1 对本文工作的总结76-77
  • 4.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3-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开国;火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的分析[J];钢结构;2002年04期

2 赵权,冯志伟;钢框架结构住宅的应用与发展中的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7期

3 滕文刚;王西十;吴学敏;;强风对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影响分析[J];钢结构;2010年01期

4 张伟平;陈集强;蒋宝林;;浅析高层钢框架结构施工技法[J];电大理工;2010年02期

5 谢复久;;基于结构体系可靠度的钢框架结构设计方法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14期

6 刘开国;钢框架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二阶分析[J];华中建筑;2000年01期

7 张文元;张耀春;;若干典型巨型钢框架结构的罕遇地震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4期

8 邵永松,刘洪波,谢礼立,张耀春;平面与空间钢框架结构的简化柱梁模型[J];工程力学;2004年01期

9 孙爱伏,董毓利,刘仲奇;面向对象的钢框架结构火灾行为分析程序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10 郑廷银,赵惠麟;巨型空间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实用分析[J];建筑结构;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理列;赵成文;;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秀华;段忠东;;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临洁;蒋焕迎;;钢框架结构稳定基本概念之我见[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4 黄见东;王遒堂;;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5 王景涛;马华;蒋华戈;尚自端;;钢框架结构健康检测的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春丽;罗永峰;;某钢框架结构体系的计算分析与加固方法[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舒兴平;陈绍蕃;;钢框架结构二阶弹性精确分析及简化方法[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赵赤云;周坚;;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石磊;沈凤斌;;钢框架结构的爆炸响应研究[A];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蒋焕迎;;钢框架结构稳定的计算方法初探[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洪;“上挂下托”技术破解国内巨型钢框架结构施工难题[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杨骏;把软肋做硬[N];中华建筑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既有与改进节点形式的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2 王晓飞;酸性大气环境下多龄期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程东梅;半刚性钢框架结构研究及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徐国林;巨型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5 刘坚;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轻型钢框架结构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刘洪波;钢框架结构典型震害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周晓峰;巨型钢框架结构的静力、抗震和抗风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8 齐宝欣;火灾爆炸作用下轻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机理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董可;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的动力性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杨秀英;钢框架结构火灾反应分析及其模拟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见;钢框架结构的火灾模拟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程洋;酸性大气环境下锈蚀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地震易损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黄浩;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有限元分析及存取策略探讨[D];长安大学;2015年

4 孔德阳;受冲击钢框架结构梁—柱连接性能的实验与数值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5 郭强;装配式轻型低矮房屋门形支撑铰接钢框架结构体系及其受力性能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6 张艳霞;钢楼梯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刘勇刚;存在施工缺陷的多层钢框架结构加固方案[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杨宁;采用摇摆桁架和BRB的钢框架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冲;不均匀沉降对钢框架结构内力及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10 付康;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数值模拟和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18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18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