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滨水码头区的景观重生策略探讨——以后工业国家的改造项目为例
本文关键词:后工业滨水码头区的景观重生策略探讨——以后工业国家的改造项目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 后工业景观 城市公共空间 滨水码头 景观重生
【摘要】:后工业滨水码头区因占据了城市中的优越地位,是现代景观更新中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对世界范围内25个工业码头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这些项目的主导方式、投入资金、后期收益、改造契机、用途和模式,并研究其中的内在关系。探索后工业滨水码头区的景观重生策略在地域特征、功能混合、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公众参与及学科合作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对正处于工业转型期的中国以及未来将要面对的后工业遗存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德国GTL景观设计事务所;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后工业景观 城市公共空间 滨水码头 景观重生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RW2014-01)资助
【分类号】:TU986
【正文快照】: 当后工业景观与城市公共空间相碰撞,滨水码头一带是其中最重要的产物。早期社会,陆路运输的交通工具和设施条件不够发达,重工业的巨型物资主要依靠船舶运输。因此,作为船舶停靠和水上运输的枢纽,工业滨水码头区在工业城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第二次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2 周挺;张兴国;;汉堡港口新城建设中的更新改造对策[J];新建筑;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杰;沿海港口吞吐量与国民经济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敏;吕月娟;罗谦;;城市中心城区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分析——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2 钟岚;;我国城市湖泊风景区发展状况及规划设想[J];安徽建筑;2010年01期
3 钱锦;;“三江六岸”沿江景观带对金华城市品位定位作用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4 南楠;郁琢;卢笛野;;城市滨水地区开发策略的研究——以徐州主城区滨水地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23期
5 杨亭;杨庆媛;张安明;;从使用者观点评价都市河岸空间规划——以重庆市南滨路三期工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6 詹美旭;葛幼松;;莫愁湖滨水景观变迁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7 李世杰;;黄河风情线景观旅游功能空间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8 李淑玲;周琼;;中小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吴媛媛;;基于游客视角的无锡市水上旅游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10 郑燕宁;江芳;;基于城市滨水区景观意象的滨水场所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蔡克光;;从“逐水而居”到“一江两岸”——对滨江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聂慧民;李栋峰;;突出运河景观特色 争创国家园林城市[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薛丹;;城市湖泊型风景区的开发与居民休闲活动——以“北方百湖之城”大庆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向超伟;;城市滨水风光带规划理念与设计方法探讨——结合邵阳市资江两岸滨水景观规划研究与实践[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5 顾仕珲;龚迪嘉;;从“滨水区”到“水社区”的公私合作与多样性塑造[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朱琳yN;;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控制因素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卢培云;;基于城市复兴的滨水区改造对策探讨——以沈阳市百里运河改造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广文;柴江豪;;国外城市滨水区业态布局的经验及借鉴意义——以伊春中心城滨水区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宁宁;马航;;国外城市滨水区开发功能定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军;;滨水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城市复兴策略和资源集约利用——以宿迁运河西岸工业集中区改造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田伟君;河流微污染水体的直接生物强化净化机理与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重华;长株潭(CZT)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6 焦胜;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湖南大学;2005年
7 杨凯;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结构特征及城市化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余兴光;海洋城市滨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区域开发协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栾春凤;城市滨河地区更新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付博新;集装箱港口规划领域的若干理论及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亚琦;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姗姗;济南滨水绿化现状与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德才;庄河市建设北黄海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益明;株洲旧城滨水区改造更新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徐赫;基于CVM与TCM的城市滨水空间游憩价值评估对比[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陈武昌;城市滨湖游憩空间形态解析与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7 黎文勤;城市滨水空间及其环境的美学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8 完松;当涂县护城河滨水区的更新改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许骅;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章益飞;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永钧;;现代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2 穆成坡,黄厚宽,田盛丰;基于模糊认知图的自动入侵响应决策推理机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阚大学;;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赵进文,温宇静;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投入产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5 朱顺应,王红,刘伟,张建旭,潘艳荣;公路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弹性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干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7 柳艳娇;肖青;;组合模型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刘翠莲,肖青;港口通过能力理论分析与生产力布局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9 李季涛;马彩雯;孙光祈;;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动态预测[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郭秀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域内多港口经济贡献测算[J];港工技术;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长新;港航经济系统理论与数理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骆祥峰;认知图理论及其在图像分析与理解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于江涛;多智能体模型、学习和协作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杨建勇;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冰;港台经济体制、政策及其效果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2 蔡成果;项目社会经济效益与影响后评价[D];湖南大学;2001年
3 惠凯;营口港港口建设投资经济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4 李尚伟;港口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刘超;珠江航运与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伟;交通运输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玉辉;山东省交通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8 尹相君;水运业对经济社会贡献的测算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罗洪涛;长江散货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翼;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J];城市规划;2002年10期
2 林云华;基于行为需求的滨水休闲空间设计[J];四川建筑;2004年04期
3 陈晓恬,任磊;山地与滨水旅游度假村的建筑空间组织[J];上海建设科技;2005年01期
4 帅民曦;;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意韵之美[J];装饰;2006年12期
5 周們,刘宇;低密度滨水居住区与滨水住宅[J];时代建筑;1999年03期
6 王萌;结合自然景观的小城镇滨水堤岸设计——以法国小镇安纳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5年03期
7 王西波,顾斌,邰学东;滨水地区的营建与城市发展——宿迁市古黄河与京杭大运河风光带概念性城市设计[J];规划师;2005年03期
8 Dennis Pieprz;重建城市滨水区[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9 ;天津市津滨水厂建设工程简介[J];供水技术;2007年01期
10 王燕燕;祝晓;;南京市内秦淮河河岸景观改造思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言;;美国滨水公园为何遭冷落[A];中国公园协会2002年论文集[C];2002年
2 李金花;黄伟;;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可达性研究初探——以重庆市渝中区滨水开放空间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向超伟;;城市滨水风光带规划理念与设计方法探讨——结合邵阳市资江两岸滨水景观规划研究与实践[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4 叶青;;滨水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心理学要素简析[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辛岩;;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以郑州市东风渠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6 乔亮生;;汾河地域文化及北方城市滨水生态区再开发——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王昊;袁青;;吉林市滨水住区微气候环境优化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军;;滨水老工业区改造中的城市复兴策略和资源集约利用——以宿迁运河西岸工业集中区改造规划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叶蕾;;城市中心区滨水地带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探析——以长沙市中心区滨水地带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顾洁;;滨水地段住区策划设计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志伟;刘刚部署滨水开发规划建设[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松花江城区段滨水风景线将全面整治[N];哈尔滨日报;2009年
3 记者 宫玉忠;孙吴县加快打造滨水园林城市[N];黑河日报;2011年
4 记者 樊金钢;冰城滨水旅游填补空白[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 郝会龙;打造特色滨水园林城市[N];中国环境报;2010年
6 王立峰 本报记者 孙丹秋;同江全力打造滨水园林城市[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7 杜求然 吕晓明;牡丹江启动在建滨水项目[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杨波 整理;南宁欲打造滨水生态城[N];广西日报;2009年
9 记者董明;打造惬意休闲龙城[N];柳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贺云鹏;杨信检查全省滨水城市规划建设现场会参观路线[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静;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王s,
本文编号:921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21687.html